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开局谋逆,皇上请退位> 第302章 殿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2章 殿试(1 / 1)

秦骁吩咐御厨煮了不少玉米与红薯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地放在盘子里,上朝的时候,请各位大臣品尝。

“这是朕吩咐皇庄引进的种子,不仅高产而且味美,各位大臣品尝品尝。”

大家看着这稀奇古怪的东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尝了一下,很快就打开了新世界。

玉米的清甜很适合这些吃惯了肉的大臣,而红薯的软糯,更是深得他们的喜爱,这样的粮食不需要任何的加工,方便又美味,而且听到皇所有的产量,哪怕只能够实现七成,都足以解决大部分百姓的饥荒问题。

“不是,皇上这些数据都是真的吗?”

秦骁看着大家的态度,没有明显想要反对的,看来都比较满意,毕竟这东西的确利国利民也没有什么弊端。

“是真的,朕派人去皇庄查看过了,产量这些全部都是真的,并没有作假,这一次来就是与各位大臣商量着,这两种东西如果能够推广,还是要先从各位大臣的家田当中开始。”

这些大臣每一个都是有田的,而且量还不少,秦骁如果想要推广这两种东西,还真的少不了这些人的支持,毕竟只有他们可以将东

西快速地种出来,并且有一定的远见,不会让他中途就被吃掉。

诸位大臣对此也没有意见,比起小麦和水稻还需要经过加工才能够食用,这两样东西则能够省很多的功夫。

不管是小麦还是水稻,在没有实现机械化脱壳的时候,去壳处理,简直就是一道酷刑,只能够依靠人力,举着一个大棒槌,一遍一遍地捶打,所以当初吕太后才会罚自己的情敌戚夫人去舂米。

但是玉米和红薯则不需要这样繁琐的工序,特别是红薯挖出来洗干净,不用煮都能够吃。

“各位爱卿,朕会每人给你们发放一亩地的种子,然后再派专门的人教导你们耕种的方式以及种植当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不过事先说好,这个种出来可不是给你们吃的,你们可以留两亩地做种子,剩下的需要上交,由农官统一发放给百姓。”

事关百姓,这一点大家倒是没有太大的分歧,就算是有也不敢当面说出来,总不能说自己比较自私,不想管百姓的死活,只想自己享用吧。

秦骁当着诸位大臣的面在朝堂上说出来,就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直接将他们架在

火堆上,不给他们拒绝的余地。

大部分人也知道被算计了,但是恼归恼心里面还是心甘情愿的,毕竟这东西的确是利国利民,而且他们也能分到种子最先品尝。

秦骁处理完这件事情,也算是了却了半桩心事,百姓的知识问题,本来一直就是他心中的大患,有了这两样会少饿死许多人。

“对了,红薯还能够晒成红薯干,吃着会更甜,玉米也能够制成糖,朕还没有尝试过,各位爱卿收成了之后到时可以尝试一下。”

剩下的就是杂交水稻,这东西真的只能够纯粹地碰运气,不能够找到三系,杂交水稻就不可能成功。

不过现在还没有到水稻播种的时间,秦骁心里面就算急,也只能够等待着。

“这玩意儿一定要找到,能不能够解决饿肚子的问题就全靠它了。”

春耕的事情有了决定之后,就是另一件大事,科举的殿试快要举行了。

这个时代的科举三年举行一次,第一年是乡试,在8月份的时候举办,只有秀才可以参加,中了之后就被称为举人,因为是在秋天举行,因此也通常被称为“秋闱”。

而在此之前,还有一

次院试,好重的人才能够被称为秀才。

第二年的二月举行会试,也被称为省试,只有举人可以参加,中了的人会被称为贡士,到了这一步,其实就已经可以做官了,不过一般都是地方的小官员,晋升的空间不大,因此大多还是会继续参考。

第三年的三月份,就是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殿试,前三会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就是一甲,二甲会被称为进士,三甲被称为庶吉士。

两者具有很大的区别,一榜的进士会被留在京城做官,二榜则大多外放,除非表现甚好,功绩大,否则很难回京。

因此很多人宁愿落榜,都不愿意种庶吉士,毕竟被外放到外地,天高皇帝远,如果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皇上连你的名字都没听过,又怎么可能想起你,把你提拔回来,自然比不得京城的晋升空间大。

能够进入殿试的都是人中龙凤,除了前三甲的差距与其他人较大,进士与庶吉士是其实并不相差太多,至少大多数人心里面是这样认为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心理落差难免会比较大。

因此为了能够有更好的状态应对殿试,

很多人在会试举行完之后就会进京,找一家旅店开始温习,就连过年都不会回家,毕竟一年的团圆比不上前程更重要。

考生们慌里慌张,朝廷需要做的事情也不少,殿试事关国家人才,半点马虎不得,需要考虑的事情也不少。

虽然时间还有两个多月,但秦骁已经要开始令人着手准备了。

首先他需要考虑的,就是考官,这可是一个不小的位置。

朝堂就是一个大的人情社会,七弯八拐的有着不少的关系,其中有一点就是座师与学生,考官就是座师,这些考生就是学生。

一旦这样的关系建成,双方之间彼此就多了一层联系,而同一届考生之间,也被称为同科同僚,关系也比上下几科要亲密许多。

所以为了避免官员之间大肆勾结,考官的人选就必须要严谨,殿试关系到国家,考官的人品必须高尚,不能够有半点徇私舞弊。

毕竟每一届都有不少的考生自作聪明,私底下想方设法地去讨好考官,希望能够有一个较高的名次。

这样的情况如果被发现了之后,不管是考生还是考官,都会受到严重的惩罚,但是依旧屡禁不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