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杜昱明在朝堂上,阻止这个可能导致国家陷入混乱的提案,带给国家的后果却是无法预想的……。
皇帝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传令下去,立即召集在京武侯商讨对策!爱卿你们可有对策?”
朝堂之上,瞬间仿佛掀起了一场风暴。
各种议论声、担忧声此起彼伏,像是海浪般不断翻涌。那些身居高位的大臣们,平日里威严庄重,此刻却都露出了深深的忧虑。
他们深知,一旦这股风暴失控,整个朝廷,乃至整个国家都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陛下,自古犯上作乱的刁民,皆以蛊惑人心,破坏法制为乐。”刑部尚书常威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回荡在朝堂之上。
他的脸色严峻,目光如刀,似乎要将那些不同意见的人看穿。他的话语,虽然带着明显的警告意味,却也透露出对朝廷稳定的坚定信念。
常威的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顿时激起千层浪花。朝臣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他们知道,常威的这番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针对最近朝廷中出现的一系列动荡不安的迹象。这些迹象,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如同暗流涌动,随时可能掀起惊涛骇浪。
然而,就在朝堂上的议论声越来越激烈的时候,皇帝却突然站起身来,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一切。
他扫视了一眼在场的朝臣,然后缓缓开口:“诸位爱卿,朝廷的稳定,国家的安宁,都离不开诸位的共同努力。有什么良言良策尽管说出来,此时已经不容诸位藏私了。”
皇帝的话如同一道定海神针,瞬间稳定了朝堂上的局势。朝臣们纷纷点头称是,他们的眼中再次燃起了坚定的信念。
“陛下,流民暴乱自古有之,无非就是不想等死,人饿急了就不再是人了,都能易子而食,何惧杀头的风险?”
“臣以为阻止暴乱还是应该安抚为主,镇压为辅!”
说话的是李景达,兵部尚书!
“李尚书此言缪也!”杜昱明再次站出指责道。
下面无论是清流还是世家的官员,都一个个的点头。
“今天很是奇怪,丞相大人一向聪明睿智,为何今天只会责备他人,自己也拿不出一个,具体可行的建议?”
李景达一点也不在乎杜昱明,托大谁不会?当初要不是皇帝制衡世家,一个御史做丞相,自古也不多!
杜昱明被李景达的话噎得一口气差点没上来,涨红着脸想说些什么,手举了老高也没有说出话来。
刘未庚见状,只好打圆场道:“李尚书,今天丞相一时没有周全的想法,你切莫不要讥笑他了。”
“陛下说得对,老臣唐突了!”李景达朝着皇帝的方向拜道。
“当务之急两件事,第一件事行募捐的事宜,这个方案是四皇子提出的,就由他与礼部、吏部来实施。”
“另一件事就是入北境平乱,依照李尚书说的,安抚为主,镇压为辅!兵部将这件事安排下去,具体事宜上个折子。”
群臣见没有事情也就这样了,大家心里都在琢磨如何安排家族搞几个官位,至于平定叛乱他们从来就不关心。
丞相杜昱明似乎还有话想说,只见刘未庚已经起身离开了龙椅,把他想说的话压了压,决定还是思量周全了后再禀报。
就在刘克俭在外玩爆竹的时候,刘语嫣悄悄地拉着高阳来到后院,阿紫也紧随其后。
“公主拉着我到这里是何意?”
高阳有些不解,问向刘语嫣。
“高阳,说实话,今年天气有些异象,恐怕今年百姓要死不少人。”
刘语嫣的脸上闪过一丝忧虑,声音也带上了几分苦涩。
“是会死人,估计此时朝堂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高阳的担忧,来自后世的文学作品。
这时候百姓是需要的,时间久了,朝堂未必能供应得上,再加上地方的贪官,老百姓就不得不造反,历史上百姓造反的,都是饥饿造成的。
“你说如果朝廷没有办法,我们能帮助什么吗?”
刘语嫣露出希冀的眼神看着他,他多么希望高阳能帮助这些百姓。
“我问你,你是希望我帮助百姓,还是朝廷?”高阳问。
“有什么区别吗?”刘语嫣不解地回答。
“朝廷是士大夫的天下,背地里也是最有钱的那部分人,他们不会真的在乎百姓。”
高阳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刘语嫣听,希望她能明白他们要帮的是什么人。
“我父皇希望天下的百姓能安居乐业。”
“可朝堂被那些世家大族把控着!”
“百姓如果想安然的活下去会怎么样?”
“在这大荒之年,百姓会造反……”
当刘语嫣听到高阳说,百姓会造反这句话的时候,心头一紧,她再也说不出话来。
刘克俭放完爆竹,进屋没有看见高阳他们,只看见苏茜和裴玲在一起坐着说话。
“裴姑娘,高阳去哪里了?”
玩得起性,进房间后还想着拿出剩下的几根爆竹,一脸堆笑地问向两女。
“他呀,被公主拖到院子里去了!”
裴玲说着,还俏皮地用手指向后院。
“就他们两个?”
刘克俭一脸的不信,满头问号地问向裴玲。
“还有阿紫侍卫在一起!”
裴玲笑着说道。
公主将高阳拉到后院肯定是有什么机密,刘克俭想着就心里不甘,他就朝着后院悄悄地走去。
后院两人说话声音并不小,隔着很远就能听见。
阿紫贴身站在公主的身旁,责任就是负责保护,至于刘克俭来了她只是看看,并没有阻止。
“百姓真的会造反么?”刘克俭凑上前问道。
“你觉得呢?”高阳反问道。
“如果我在家饿极了,我也会发火的,人在那种情况下,或许真的会反吧。”
刘克俭思考了一下,说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