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阳杀心一动,立即焕发出不一样的气势,那灼灼的双目,看得三个鬼物心中发毛。
但是,他们并不以为燕阳真的会杀人,毕竟燕阳需要从他们嘴里套取情报。
悲催的是,在关乎自家性命的关键问题上,他们想错了。
燕阳只要想杀人,那就随时可以杀,哪会在乎什么情报不情报的。况且,有的时候,不杀人反而得不到想要的情报。
这三个金刚魔主尽管武功修为达到了一定境界,但是智商、情商却不怎么高。
结果便是,三兄弟之中的老大,悄无声息地没了生息,扑通一声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牛老大不听话,老子把他杀了,接下来该轮到你们了!”燕阳面无表情,瞪着呆若木鸡的两个金刚魔主。
鬼老二、蛇老三未曾想到燕阳说杀就杀、连点提示都没有,登时吓得不敢动弹,面色蜡黄,心思却转得飞快,心想,说了可能会死,不说死得更快,当此之时,还是说了为好,还等什么!
“主人,牛老大不识好歹,死得其所,您杀得好!”鬼老二战战兢兢地开了口,“奴才们蹲守在这里,其实是守护那深井炎魔。”
“深井炎魔就是你们魔族的精神领袖”燕阳闻言诧异,“他一个死人,你们守着他干什么莫非你们魔族有为死人守墓的习俗”
鬼老二眨眨眼睛:“主人容禀,深井炎魔其实没死,活得好好的呢,这十数年来一直在这暗道之中闭关。为了避免外人搅扰,事先命我等在此守护。”
对话至此,燕阳大概听明白了,原来这暗道之中果然有蹊跷,而且这蹊跷还是个大料!那深井炎魔乃是魔族的图腾,在魔人心目中的地位比大魔主纯正白鸟还高,他要是死了,对道族方面还没有什么影响,出乎意料的是这个该死的家伙居然活着,并且正在闭关,对道族来说可能就有些不该有的麻烦了。
以深井炎魔那图腾般的地位,他的武功修为注定低不了,说不定比大魔主纯正白鸟还强。他闭了十多年的死关,一定是在参悟什么高深的武技神通,一旦成功,境界势必会有跨越式提升,这当然会对道族方面构成威胁,尤其是当道族强者全线压上的时候。
继续盘问一阵,燕阳得悉自己处身之地并非暗道的尽头,而是深井炎魔为了闭关而在暗道之中所隔出的居室的外端,内端连通魔族总坛。若无这个临时隔出的居室,暗道的尽头其实是魔族总坛的某个所在。
据鬼老二所说,那神魂阻隔墙也是由深井炎魔布设的,目的一是阻止外人强行闯入,二是防止负责守护的三个金刚魔主擅离职守。至于他们的饮食,则通过石壁上的小孔传递,由魔族总坛里的人按时送来。
至于金刚魔主之类的特殊称谓,乃是深井炎魔为了与跟从大魔主的霹雳魔主有所区别,另外创制出的一个称谓体系。深井炎魔特意作这样的区分,也是为了显示自己有别于大魔主的特殊身份。
将一应事体了解清楚,燕阳当即陷入沉思之中。道族强者倾巢而出,逼近魔族总坛,魔族方面除了大魔主纯正白鸟指挥一干属下迎敌之外,深井炎魔并未露面。这说明深井炎魔或许是故意深藏不露,等到关键时刻猝然杀出,打道族强者一个措手不及,或许正在冲关的紧要关头,一时脱身不得,不然的话很可能前功尽弃甚至走火入魔。
无论哪种情况为真,道族方面都必须有所防备。
于是,燕阳决定让桑无相立即去向道主闲山鹤通报,自己则留守在这里静观其变。至于两个金刚魔主,燕阳命他们奔赴前线战场,帮着道族将士攻击魔族武者。
鬼老二、蛇老三闻言踟蹰。
燕阳斥道:“你们犹豫什么诸多投奔了道族的魔族隐居大能和霹雳魔主早已奔赴前线发威,你们已经不是第一个魔族出身的道族战士,应该以率先奔赴战场的那些隐居大能和霹雳魔主为榜样,尽快建功才是!”
两个金刚魔主一听,当即对瞧一眼,心道:原来如此!既然前面有车,咱们何妨后面有辙,杀他娘的便是!
心思已定,各自向燕阳抱拳施礼,大步流星而去。
待桑无相和两个金刚魔主先后离开,燕阳静坐于身旁的石块上,伺察着石壁后面的动静。
石壁背后的暗室内,一个矮小老者一动不动地端坐着,似乎已经陷入沉睡。
可不为人知的是,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却波涛汹涌,那翻腾不已的心绪无论如何都按压不下。
他,深井炎魔,一个自恃天下无敌的魔族强者,竟然面对自己的属下被人欺凌至死而无能为力,不由感到深深的悲哀,还有无与伦比的愤恨。
这等无奈的局面,他已经许多年没有遭遇过了。
幼年时期,自从明白了魔道相争的意义之后,他就立志为铲除道族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甚至牺牲生命。于是,他不顾家人反对,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游历四方,遍访名师,习学武功技艺。
由于天赋异禀,他颇得一些武林耆宿赏识,一干隐居大佬不惜将自己的技能倾囊相授,以期培养出一个不世之材。
有高人指点,加之他在对武道的追求上倾心竭力,是以他的进境远超同侪,常常令人刮目相看。
不过,由于师出多门,他的武功路数颇为杂乱,不能归于一统。为了将这些杂乱的功夫融合在一起,他可谓绞尽了脑汁,无奈最终还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百思无计之后,他隐隐意识到,武道中的问题,或许跳出武道的思维方能解决。于是,他改变思路,四处访求其他领域有建树的大师级人物,通过交谈参悟他们成功的哲理,从中吸取有益的成分。那些大师见他虽则少年得志但是毫无浮躁习气,能够虚心受教,于是不吝传授自己的诸种心得。
如此历时五六年。最后,他将大师们传授的哲理整理成册,反复阅读、体悟,抽丝剥茧,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那些抽丝剥茧之后形成的哲理精华,就像一个能够包容万物的汪洋大海,将他先前所习练的各路武功一一吸纳进去,继而加以熔炼,成为具有贯通性的开放式招数,其境界提升了若干倍不止。
在这一过程中,他对武道的整体感悟也逐渐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