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点点头:“不咸屯大队向来很配合咱们的工作,那边气氛也一直比较宽松,但我还是怕人多眼杂不好,把地方选在河谷地了。”
“河谷地?”张主任愁的直搓牙花子,“最多五天,五天后必须连夜转移!”
这么急?贺庆吃一惊。
张主任指指楼上,“会议室里正闹腾呢,说要集结优秀学生代表,开始给各个单位来一次查访!”
他娘的都哄不抱肚子了,这一群吃饱了撑的专会找事!
“为啥突然又闹起来了?”前儿好不容易才安抚下去。
张主任从兜里掏出一张大字报,冷笑说:“看看这张喜报,地区反孔取得了巨大进展……”
贺庆一目十行,抖着这张纸,努力压低声音:“人家农校自己的果园子,跟反孔有啥关系?咋就‘尊孔反法’了?”
扯了一堆屁的规章制度来做幌子,说农校不遵守纪律,资本主义风气冒头,又批判老师们占集体便宜,最后推倒了‘象征孔孟之道’的果树就算取得巨大成效了?
这都什么理论,张主任见状给他指了指“桃李满天下”这句,贺庆气的直运气,这不生拉硬扯、无中生有么!
张主任就说:“农场那边可是有一堆顶着‘无中生有’罪名的老领导呢!”不赶紧转移,还能咋整?
“我一会让小陈悄么再去一趟不咸屯,透个口风叫他们有准备。”贺庆说。
“这两天叫小陈辛苦点,来回晃着吧。”张主任叹气,不咸屯那边偏僻又富饶,是很好,但另一方面,太偏了,连电都没法通,通讯也太不方便了。
贺庆想起来什么,一把薅住张主任的袖子,晃晃这张狗屁不通的喜报,紧着问:“那些果树呢?”
“活不成啦!”张主任指着外头:“这什么天气,果树整个给推倒了还能活?听说好几个老教授抱着树哭,险些被那些人给揪住挂牌游街!”听说还有十来棵好不容易活下来的枣树,全给毁了!
别人养不活,但不咸屯的那位小仙姑不一定养不活呀!昨儿凑着看老彭的试验田规划中,老彭的那个徒弟还说他们正找果树苗呢。那规划的种类可不少,什么都敢试,什么都想种,一看就不是老彭这种农技员的手笔,那就八成是另一个负责人林大夫做主弄的呗。
“老张,你帮忙打听打听,那边想怎么处理这些果树,若不然就给咱们县得了。”贺庆道:“不咸屯那边三面环山,比别处暖和不少,兴许能救活,要等明年开春再捣鼓,这些果树也只能当柴烧了。”别管跟谁来往,都得双向的互惠互利,不然早晚玩完儿。
贺庆是深谙“添麻烦了就得找补些好处”这种处世之道的,小陈直接骑着借来的驴子再来不咸屯的时候,就带来一好一坏两个消息。
小陈也是熟人了,当初春播小组里跟着贺庆的小干事就是他,“……把树推倒了,那些人拍拍屁.股胜利回归了,倒是好些个老教授给气病了,果园子里也没人收拾,校长说咱们县要愿意自己去拉,就任由拉走。不然也是被附近居民偷偷砍了当柴烧的下场。”
“今年冷的邪乎,县里各单位日子不大好过,有些单位呀产出不足,有些就产出过剩……”小陈突然说起另一桩事情来。
黄大壮就道:“可不是,县纺织二厂多大个厂子,来看过一眼咱的棉花就没有下文了。”雪省不是棉花产区,供销社压根就不收棉花,本来指望县纺织厂能就近收购了,谁知也没成。本来棉布这种物资绝不愁卖,可问题是工人们又被组织起来开始什么斗争,没人干活,棉纺厂自己的原料仓库都消耗不掉。产出不足,二棉厂在本大队的账也没给结,让本以为能分一批布料的乡亲们白高兴一场。
小陈只好说得再明白些:“临县煤矿知道吧?那边正销煤呢,有不要票的劣等煤,咱们大队是不是有需要?人家那边管运送。”本地山林旺盛,除了城里,乡下就没舍得烧煤取暖的,偏偏今年供给粮不足,城里大部分家庭宁可把钱省下来去黑市买高价粮,也少有拿着煤炭票让人送煤的。
林星火就明白了,这是绕了一个圈给这边解决了树苗运送的问题。
老支书当即就拍板说要半车煤,小陈就很高兴,说领导打过招呼,可以先赊账。林星火摆摆手,她记性好,过目不忘:“煤矿要了三次松酒,都挂着账没结呢。”就跟金家窑砖厂似的,他们巴不得用厂里的产品抵账呢。
小陈就觉得人家这村里比他们公家单位还宽裕,革委会家属院现在烧锅炉都是算着来的,半温不热的糊弄事。
“贺领导和煤矿还挺熟?”林星火问。
这可叫小陈咋说,熟肯定有几个熟人,但要看办什么事了。小陈觉得那地方除了买煤和塞人进去当矿工也没啥别的能求的了吧?可矿工真不是好当的,别看有工资吃商品粮,只要能过下去的人家还都不愿让儿孙当煤黑子。
“那边原本有个附属煤矿学院的印刷厂?裁撤后被矿上收回,并没遭到破坏……”林星火说:“我想进矿上阅览室看看。”那个煤矿学院早前是位进步矿主私办的,转为公有后火过一阵子,运动开始后被裁撤了编制……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位矿主财大气粗,煤矿学院的图书馆据传曾比省城大学还要大,学院收归公有后还以这个图书馆成立了一家印刷厂,就叫煤矿印刷厂。煤矿印刷厂靠着矿山,辐射周边好几个地区,曾是省城新华印刷厂的重要补充。
现在虽然学院和印刷厂都被裁撤,但属于平稳接收,煤矿印刷厂拥有的那些样书都被充入矿工阅览室了。这个节骨眼,县城图书馆已经完全关闭了,林星火也不打算去县里招眼,但矿山属于相对独立的系统,兴许还能借阅几本有用的书籍解决困境——
不咸屯的仓库里堆着成山的棉花,大家伙干看着,除了分下去点续一续旧棉衣棉被,就只能看着棉山干着急。还是那句话,本地不产棉,谁家都没纺车,更没织布机,没有工具、不会技术,想收获了棉花就能实现粗布自由?这当真是做梦!
给师祖做了身新棉衣后,林星火的布料也捉襟见肘了,她空有金山银山绸缎山,明年的春衣却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小陈一听就松了口气,这事好办,不用领导的关系他就能给办成:“矿工文盲率是公家单位中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