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两日我们去了蓟镇,看完戚元敬操练的人马后再给他说。
这战必须打,我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尽可能将女真青壮埋葬在宽甸,这样后面扫荡巢穴就好打多了。
至于宽甸的伏击战,让他亲自看过地形后再决定,到底是李成梁习惯的追击战法还是包围战,让他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魏广德这会儿态度有点松动,不再坚持原来设想的包围战,全歼王杲主力部队。
“士南兄那边有消息回京吗?”
说完辽东的正事儿,谭纶就问起朱衡那边的消息。
“前两日有消息回来,他会在那边多呆一段时间,详细考察运河路线。”
魏广德苦笑道:“只能是新年以后才能回来了,他这会儿正沿着翁大立当初考察的线路实地查勘。”
“内阁定了,这新运河要开挖?”
谭纶关心的问道。
不关心不行,这样的河工耗费不小,要是朝廷把资源投到南直隶,那辽东明年开建的宽甸六堡钱粮从哪儿来?
朝廷有这么多钱财同时支撑两个大工程吗?
张居正支持开疆拓土,外扩宽甸六堡是势在必行的事儿。
看朱衡对待新运河的上心程度,貌似魏广德也是铁了心要建成。
两个项目这么一搞,大明才财政要是支撑不住,后果不堪设想。
“运河之事不担心,又不是一年完工,分五年呢。”
魏广德笑笑,继续说道:“开凿前还要加固多地堤坝,以前都是用来防备黄河泛滥用的,现在要建运河,还要都检查一遍,耗费时间不会少。”
“好了,我现在去见咱们首辅大人,让他知道这事儿,顺便说说等两日我去蓟镇巡阅的事儿。”
张居正是内阁首辅,魏广德要外出,自然要和张居正事先说一声。
“那好,我就先回衙门了,定下时间知会我一声。”
谭纶起身说道,他才懒得去见张居正,都不是一路人。
“之前我听士南兄说了,张首辅私下和他说,让工部加固湖广江陵段江堤,只管北面的,可不管南面的江堤,呵呵”
谭纶又小声对魏广德说道,脸上尽是不屑之色。
“工部工价银不够,还不就是先紧着自己来。
要是江西修江堤,我也会让士南兄先紧着九江段,特别是九江府和崩山堡附近。”
魏广德乐和和对谭纶说道。
谭纶只是气得伸手指指魏广德,最后什么话也没说,转身就走出了值房。
魏广德只是笑着摇摇头,拿着奏报跟在他身后出门。
送走谭纶,魏广德这才折返回来,到了张居正值房。
“首辅大人在吗?”
在门前,对值房书吏问道。
“大人正在里面处理公文。”
那书吏躬身答道。
“谁在外面?善贷吗?”
屋里张居正听到外面对话,就大声喊道。
魏广德笑着冲那书吏点点头,抬轿就进了屋子。
“善贷,有何事?”
张居正已经迎了过来,很快两人就落座。
等书吏送上茶水,魏广德才把谭纶递来的奏报交到张居正手里。
“叔大兄,这是辽东张巡抚的奏报,看看吧。”
魏广德开口说道。
“哦,好,我看看。”
张居正接过奏报就快速打开浏览,很快也是微微皱眉。
“那里地形复杂,怕是不好打埋伏。”
当初魏广德就是在这里定下宽甸设伏,围歼王杲部的策略,现在一看张学颜的奏报,张居正就知道要是执行起来怕是有点难。
“就这份奏报看,确实不容易。”
魏广德点点头说道,“所以我打算让李成梁和戚继光两人再去宽甸,实地好好想想办法。”
“一定要蓟镇军马出动吗?”
张居正又是一皱眉,开口问道。
“辽东军确实足够应付此战,不过我想,调动蓟镇精锐助战,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魏广德解释一句,“让戚继光先过去看看,也是让他知道情况,好早作准备。”
“从蓟镇调动大军北上,终有不便啊。”
张居正依旧觉得魏广德调动蓟镇军去辽东助战有些多此一举,这样的消耗最终还是朝廷买单,可朝廷财政并不宽裕,没必要花这笔冤枉钱。
“叔大兄,辽东一直孤悬海外,你就不担心那边出岔子?”
魏广德看张居正的态度,只得好心提醒道。
虽然这个提醒超前了很多年,可魏广德相信,只要自己这么一说,张居正就该明白什么意思。
果然,张居正闻言后就低头思索起来。
时间不长,张居正就抬头看着魏广德问道:“善贷的意思,打完这一仗,就让戚继光和李成梁对调?”
“马芳年纪大了,我打算调李成梁去宣大,让马芳来蓟镇,戚继光去辽东。
不过这样的布置,还需要再等两三年。
边镇总兵官这样的要害职位,最好还是让那些大将不定时轮换,免得出问题。”
魏广德笑道。
“两三年?”
听到魏广德的话,张居正只是片刻就反应过来,“剿灭女真后,就要对土蛮部动手?”
魏广德点点头,“这几年女真部和土蛮部时常勾接,东西夹击我辽东军。
所以,针对女真部,辽东军不可能集中全力,还需要留下足够兵马应付土蛮部偷袭。
我担心因此导致兵力不足,所以调戚继光率军支援。
把建州等地女真巢穴都清扫一遍,将他们驱逐到北方去。
回头就对土蛮动兵,免得时常骚扰边镇。
现在辽东有李成梁,数次击败土蛮部骚扰,又有蓟镇戚继光数败朵颜部,我觉得正好是狠狠收拾土蛮的机会。
届时让两部出兵,合击土蛮部,务求最大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