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味着他们这帮人各奔东西,或者说不用等毕业,实习的时候怕是就要各自奔向不同的单位了。
坐在马扎上,稍作休息后。
陈钧起身走到窗台旁,望着宿舍区的学员都忙着去吃饭。
他抬手招呼道:“走吧兄弟们,现在就别拆着看了,这些文件在咱们宿舍少说也要放个把月。”
“你们有足够看的时间,走,去吃饭。”
“得嘞!!”
杨帆反应最是积极。
“早说啊,走,去吃饭了。”
何京也笑呵呵的把文件放下,暂时收起那强烈的好奇心理。
他们这帮人可不憨,不管咋说都是跟着陈钧一起上下课,一起学习共处了两三年的室友。
别的学员不清楚这些文件有多重要,他们还能没有判断力?
不重要的东西,压根就犯不着让班副这样一摞一摞的,往宿舍里面弄。
几人有说有笑的从宿舍楼下来,人多就是热闹。
在京都参加会议的那一周多时间里,陈钧基本就是独行侠,去参加会议是一个人,回来还是一个人。
就中间去吃饭的时候,有个杨传州能一块,算是个作伴的人。
至于剩下的都是老头子,参会时还能听他们争一争学术方面的见解,吃饭就别想了,完全混不到一块去。
来到食堂几人打完饭,围坐在一块,边吃边聊着这次京都参加会议的事。
只不过大多时候都是陈钧在说,何京他们竖着耳朵认真的听。
有关电子战的话题,别的学员可能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以前接触的太少了。
但何京他们不一样啊。
兵棋推演大赛期间,陈钧还专门抽空子给他们讲过信息战的分类,谈到信息战,那就不可能避开电子战。
再加上模拟作战牵扯面比较广,各种原理哪怕不懂也都看过,操作过。
很多作战的分类,武器设备的应用,不说耳熟能详,至少操控的原理还是清楚的。
不像有些学员,你跟他说电子战能隔着几百里地,攻击到他手中的高精端仪器。
人家直接摇摇头,说一句:“我不信”。
那还怎么搞?
就是想跟他们讲,那也讲不来啊。
为了让自己这帮室友,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能够更快的转变观念,比别人更快的适应新时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