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将至,宫里都在准备柔然使团来朝的事宜,鸿胪寺与寿常寺更是因太后的意思,要突显大煊的财厚国圣,得准备繁复的外交礼仪,忙得歇不住脚。
在这个节骨眼,御史大夫先是因重病告假,没过几日上书请辞匆匆回老家静养,瞿太后对个中缘由装作全然不知,朝中一时传言四起。
一心默默付出的巩固之臣,不谄媚不邀功,其重要性平日难以看出,众多问题在他突然离开之时一下子爆发出来。
「东部港口浦川、浿临二郡,薛靳主导官商勾结,哄抬盐价。」
「合仓郡一连十日暴雨成灾,许多农田被淹没,庄稼毁于一旦。」
「岠洲地处山地,自何序带兵转战宁西后,匪患频发,民不聊生。」
……
喻老的学生们,官职尚低,多番谏言,均被敷衍了事。
监察之职一旦空缺,多得是粉饰太平的人,赈灾银两发下去几波,也无济于事。
瞿山一边想保住自己一派的官员,也就是保住了油水,毕竟少了薛靳这个大金主。但一边也要稳住各地局势,粮食得救,山匪得平,国本不能失。
他每日都在权衡利弊得失,没日没夜地处理政务,就算这样,朝廷也只想到要勒紧裤腰带,将银子花在他们觉得重要的地方,比如修葺驿馆,终于赶在使团到达前几日完工。
同样完工的还有白意洲买下的另外两处宅子。
他自己住的那套,都是现成的什么都没改,直接就住进去了,但剩下的两套都重新调整修葺一番,都用的最好的材料,但布局各有不同。
尤其给安瑾舟准备的那套,家具摆陈都是安书未指定,白意洲去置办的。安书未对此特别重视,也耗费了不少精力。但全部准备妥当后,看着宅子各处的一点一滴,安书未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大概是因为对小叔叔要来的期待。
大概是因为,整个过程都是和白意洲共同完成的。
“再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添置的东西,毕竟师父要长住。”白意洲四处又检查确认了一遍,但还是安书未更了解安瑾舟。
安瑾舟无事时喜欢看书品茶,偌大的书房中就特地留了一面雕花隔板,已经放上不少精美的茶罐茶具。
安书未拿起一只竹叶青花瓣杯看个仔细,又小心放回架子。白意洲挑选的所有物件都是安书未喜欢的,竟然有点羡慕小叔叔。
她发现白意洲对此事特别慎重,到底是他师父,有这么怕小叔叔的吗?
“没有了,连小叔叔喜欢的茶叶茶具都准备妥当了,他会很开心的。”安书未的心愿很简单,“虽然他只比我年长十岁,可他经历的痛苦远比我多得多,我只希望,以后他能顺遂无忧,就在此处好好养老吧。”
「小叔叔这辈子已经太苦了,其他的事情就由我来替他完成吧。」
“哥哥,街头第一家那户,你是买来做什么的。”安书未始终忘不了那日路过,原先木质典雅的大门不知何时换成了金灿灿的,难以让人忽视的奢华。
“那套是给卫白的,他毕竟在商贾界小有名气,年少多金,总得住在配得上身份的地方,以后照应起来也方便。”
这两年卫白奔走各地,尽心尽力,而且……主要是……不想让他天天晚上跟着自己。
“唉,突然好羡慕他啊,什么时候才能抱上有钱人的大腿啊。”安书未故意语气酸溜溜的开起玩笑,小猫咪其实很明事理,拥有别人没有的会很开心,但别人有的她没有,就会只想要一句哄哄。
“给你的会比给别人的都好。”
白意洲说得很轻,像小猫崽爱玩的小羽毛,轻轻拂过。
整个注意力都会被吸引。
但白意洲没有继续说下去,就当作一句仅适用于当下的承诺。
有另外的事,故意拖到现在终于得说了。
他走到安书未面前,笑眼看着面前的小人,怕她多想:“郡主……我接下来几日,不在誉都。若遇到什么事,找兰夜或者卫白都可以。”
安书未还是思虑起来:“是出什么事了吗?”他没有预兆地突然要走。
“无妨,郡主不用担心,生意的事得去处理,几天就回。使团到达的时候,我一定在。”
如此说来,那确实去不了几日。
安书未对白意洲充分信任,反过来拍拍他的手臂:“好,哥哥放心,我不是小孩子了。”
似乎两人之间的相处更加自如了,没有儿时的嬉闹,也没有重见后的疏离。
更多的是互相的信任,还有……心意相通的默契?
不对不对……是错觉。
毕竟我隐藏得很好……
哎,又得有几日见不到他:“哥哥,何时动身?”
“今晚。”
“那我们回去,”安书未连忙改口,“去你那里,昨天教的新招式我还不太熟,你再指导我一下呗。”
“好。”
那些小私心,其实都写在脸上。
当晚,白意洲叩响了春柳酒肆的门,厨子少有的满面喜色地打开门。
很快两匹骏马驰骋在誉都城北,向垆州方向飞奔而去。
-
夏至当日,誉都北方崇圣门大开,为显对来使的重视,丞相瞿山奉太后懿旨,特率领仪仗队在此,恭候迎接柔然使团。
上一次这个阵势还是从安明予入都的时候,过去宁王与白家在西北呈犄角之势,让誉都城中不得不忌惮。
如今阴霾驱散,千里迢迢从关外而来的,是他们再也撼动不了的力量。
晨元殿外,两位身材挺拔的男子并肩而立,等候大煊掌权者的传召。
其中一人着柔然传统服饰,另一人铠甲上身,英勇如风,两人嘴角扬起澄澈明亮的微笑,额前的发丝却在微风中,时不时掠过眼底的深渊。
身后的将士脱帽列队站列两排,再往后身着柔然服饰的奴婢托着使团带来的礼品。
“我们要一直保持这种表情吗?”
“坚持住,在你家将军面前好好表现。”
二人用旁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