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前,乌恒郢都。
此次陌阡之行,李钩铃并未与往常一样,陪在卫留夷左右。
因为早从两个月前从洛州回来,两人就争执不断。
李钩铃无数次上书陈情,要求乌恒侯增加军备城防、加紧练兵,以备不日与敌军开战。
可她的一切提议,卫留夷置若罔闻。
任由她不顾面子,追着他红着脸争吵,以老死不相往来威胁,卫留夷才终于肯回头:
“乌恒接壤,三面皆是南越之地。唯一虎视眈眈的西凉,已内忧外患、自顾不暇。”
“……阿铃说的敌军,是谁?”
李钩铃深感荒谬,气笑了。
反正她是不相信卫留夷看过傅朱赢的前车之鉴,会真的毫无触动。亦不相信卫留夷会真的以为,自己在那人心里会与傅朱赢有什么不同。
“乌恒侯明知我说的是什么,只是不愿意听。”
“宁可一叶障目、自欺欺人!”
随着卫留夷眼里瞬间凝结的戾气,乌恒侯府廊檐红瓦之外,丝丝雨滴,也开始落下。
一滴一滴,落在心间。
填进青梅竹马之间越发分明的裂痕里,透骨的凉。
“留夷,你醒醒吧。再这样下去……”
她又一次苦口婆心,自知徒劳。
有什么用呢?每多劝一句,乌恒侯就只会离她更远。
可还是得劝。
这两个月里,仿佛整个郢都,就只有她一人清醒的、奔走呼号,可无论她如何嘶吼,始终没有人肯听她的话、没有人站在她这一边。
非常孤独。
可是若她也放弃挣扎,整个乌恒就彻底完了。
一定很快会被人蚕食、分隔殆尽。
……
同是这两个月。
卫留夷身边的文官老臣,眼看着两人关系闹僵,大喜。
李钩铃身为武将世家嫡女、自幼博览群书、武艺超群,自以为不比任何男子差。
然而乌恒那帮群臣显然不这么认为。
外州天天嘲他们“乌恒无丈夫,以女子为将”。如今总算见她失宠,赶紧逮机会使出各种招数,合伙排挤李钩铃。
在议事会上打断她的话,想方设法给她找茬,特意找人撰写“女德书”,还寻了媒人日日去她家游说,劝她年龄大了快点嫁人、相夫教子。
李钩铃深觉荒谬可笑。
内忧外患,这群男人自己没有本事,还一心想把有本事的人赶走。
然而,出门一看,却又是秋高气爽、百姓安居、城镇繁华。
平静景色下的波流暗涌、风雨飘摇,人人视而不见。
没多久,西凉夺位内乱。
随即天子下诏书,要求天下同伐。
南越王书信也到,让几州州侯同去陌阡商量事宜。
天下格局即将大变,所有平衡也将打破。
从此每一件小事、任何一个细微选择,都将彻底影响乌恒的前途命运,惊心动魄。
然而整个乌恒,却是无人警惕。
人人摆出一副“门外打架、事不关己”的模样。就连乌恒侯应召去陌阡城,众臣也只当他们州侯不过是被邀请在晴秋好日子里出一趟差、顺带看看沿途风景而已。
李钩铃:“留夷,你这次去了,只怕再难回来。”
她垂眸无奈,睫毛长长,耳边明珰荡了荡:
“你倒不如效仿古人,走之前先杀了我,把我的眼睛钉在郢都城门上,让我看看‘敌军’到时如何进来。”
……
可最后,卫留夷还是没有听劝。
备车马、启程,踏上去陌阡的迢迢之途。
“蠢货,蠢货啊……”
他走那日,李钩铃抱着膝坐在城墙之上目送他,一直看着马车消失在看不到的地方。
夕阳余晖逐渐淡去。
她一袭红衣,显得很是孤寂萧瑟。
她一直在那里坐了一个多时辰,坐到星河幕起,灯火辉煌。才终于垂眸站起来,回过头,身后有人等她。
洛州书记官沈策,前脚乌恒侯走,后脚他就进城来。
还是一如既往那张令人讨厌的、笑吟吟的脸:“恭喜阿铃将军,往后鱼入大海、鸟上青霄了!”
李钩铃:“滚。”
她早猜到他一定会来,果然。
可猜到又有什么用?还是无法撼动注定的结局。
当晚,李钩铃回到本家寻了父母家人,拴上门、退下佣人。空空的红色灯笼之下,院内的大梧桐树下一片寂寂无声。
李氏乃是乌恒名门,更与乌恒侯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情谊多年。
这份情谊,足够换到她二十年来漫长的陪伴。
尽管明知卫留夷不是良主,明知这是一条会沉的船。她依旧一度甘愿随童年旧友共进退、哪怕代价是一身才华埋没在乱世之中,永远明珠蒙尘。
然而,有些事情,终有一日会走到尽头。
同样那么多年里,也一直有无数诱惑送到她这里来。
别州的城主、州侯求才若渴,愿以重金厚禄、位高权重换她,就连东泽、甚至西凉都曾多次写信相邀,许她大好前程。
她从不为所动,到头来得来了什么?
只有一个拎不清形势、又不听劝的主公,与他身边目光短浅、钻营排挤的奸佞之臣,如今,她累了,也仁至义尽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
早该分道扬镳。
烛火下,李钩铃对着父母家人震惊的目光,缓缓跪下:“爹爹,阿娘,阿铃不孝,心意已决。”
“我李氏虽是郢都是世代忠烈,但阿铃从小习武,是想征战天下、青史留名。”
“而不甘当一生一个州府之下的骠骑强军,一生为了所谓忠诚而埋没!我想轰轰烈烈、当护国大将军,雄狮百万,三军听我号令!”
君臣旧情,缘分已尽。
她不后悔曾经在乌恒的日子,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