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
十七岁的贾赦比十五岁的贾政高半个头,但气质瞧着活脱脱纨绔公子,相对而言,贾政给人的感觉还更稳重点。
可惜了,史苗并不想给他们‘兄弟齐心’的机会。
史苗看着贾政,温声道:
“你有这样的心很好,家里有些事,我出门不便,先叫你哥哥再去守着,等过些时日你们兄弟二人再换一换。”
史苗也算预判到了,贾政不见得有坏心,但跟着贾政和贾赦的两拨人,不见得有好心。
刚好三月里就是贾母父亲三年冥诞,她新寡孀居不便出门,到时候给贾政派个差使。
贾政听完也不再争取,乖乖答一句:“是。”
贾赦听着也高兴,过几日热了,那味道可不好闻,就让好兄弟把他换回来。
走过每日请安流程,史苗只留了贾敏吃饭。
史苗不喜欢丫鬟在跟前,屋里只有她们娘俩。
哥哥姐姐们一走,小丫头也不端着古板的闺秀架子,软软的偎依在母亲身边。
奶声奶气的开始撒娇:“母亲,我的腰好酸!”
史苗捏捏她的腰,痒的贾敏低低笑了几声。
史苗又去捏她的腮帮子:“今日你哥哥们说话的时候,就见你眼珠子滴溜溜直转,小脑瓜又在盘算什么?”
小贾敏翻了个身,滚进史苗怀里:“没什么,还好母亲大人安排得妥帖,没让大哥二哥一起去。”
看来小丫头也不想两位哥哥一起去。
史苗装作不懂,故意问她:“他们一起去有个帮衬,不是好事?我也是瞧着过几日你外祖家那边,须得有人去一趟。”
贾敏抓着一根流苏放在手心里玩,用一种高深莫测语气:“二哥想来不会有坏心,他的身边人,人心难料。”
小丫头还装模作样起来,史苗把她扶起来,弹了她一个脑瓜崩。
“我们母女间,打什么哑谜?”
贾敏坐正,理理青色的提花云纹裙摆,清清嗓子:
“前儿大哥哥在东府那桩事,是门口的张妈她们传开的,张妈家和二哥身边赖家儿子,好像结了什么亲。”
史苗没想到,她白得的闺女这么厉害,居然都查得七七八八了。
史苗看过原著,猜得到贾府奴婢的行事风格,很快就有调查方向。
她闺女圆圆的小脑瓜里,都是智慧啊!
史苗捧着贾敏的脸一顿揉:“我的乖女儿,真是个名侦探!”
贾敏小小的脑袋里大大的疑惑,母亲又开始说些她不懂的东西了。
“那是什么?”
史苗尴尬一笑:“不是什么,你怎么发现的?”
贾敏很愿意和母亲分享她的收获,说话的时候小脚丫一晃一晃。
“这几日管家,厨房那边账上短了点东西,我略留意以后发现的,赖家的新媳妇拿厨房里的东西做人情。”
史苗边听边点头。
“我闺女真厉害,你几个姐姐看出来不曾?”
贾敏抿抿嘴,小脸蛋上露出无奈,摇摇头。
“我不知,就算看出来,她们也不能说破。”
姐姐们怕管家出纰漏,在母亲跟前不好交代,只有更仔细的份,未必没有发现。
满家大大小小腌臜事多得很,她们又不是亲生,不像贾敏撒个娇就成。
贾敏知道,同样一件事,自己说,母亲会夸她聪慧,若姐姐们说,兴许就落个平白生事的奚落。
但这件事关系着两个哥哥和睦,她又不能不说。
好在母亲心里有数的。
看贾敏的模样,史苗心里又开始疼惜,难得她很有同理心,会为几个姐姐设身处地。
史苗摸摸她的头:
“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敏儿都要和母亲说,母亲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贾敏点头,嗯了一声。
……
贾赦一走,荣国府的日子非常平静。
平静得叫人心慌。
天气回暖,几个姑娘理事的地方换成花厅,每日给母亲请安以后,四姐妹都会在花厅听媳妇们回话。
一大早,赵姨娘穿着新裁的衣裳,手里捏着帕子,呜呜咽咽进来。
大姑娘贾姝心里一惊,连忙把头垂下。
见大姐半天不说话,二姑娘贾娴只好开口问:“姨娘哭哭啼啼做什么?”
赵姨娘扭着柳腰往前几步,哎呦一声就开始唱念做打。
“昨个儿梦见了老爷,老爷伤心得很,我问他缘由,老爷也不说。”
“猜来猜去,可算叫猜出来,原来老爷哭的是他尸骨都没送回祖坟,咱家大姑娘就忍不住要嫁人咧!”
这话一出,几个姑娘脸色都变了。
尤其当事人贾姝,白了又红。
贾敏早就听说这姨娘难缠,听她说话就不怀好意,自坐席上站起来。
贾敏:“请人瞧瞧,姨娘伤心过度,神思也错乱了。”
贾敏一开口,更给了赵姨娘灵感。
要是知道大姑娘说的话,四姑娘还会护着她?
赵姨娘红着眼圈,我见犹怜:“姑娘,老爷还心疼你呢!说什么他一走,你的婚事就不如大姑娘了!”
贾姝涨红着脸,猛然站起来,厉声道:
“赵姨娘发癫症了,赶紧堵嘴拖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