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也不知道温华在咱们清河村还能呆多久啊。”
“村长叔,您别这样。”叶琛尴尬的仿佛能用脚趾抠出三室一厅来。
“习惯就好了,小叶村长,得想个办法啊,总不能温华走了,咱们村就没有学堂了啊。”村长担忧道。
叶琛对于武周的科举制度并不是非常熟悉,但是也知道,大体上是三月份,温华要去青州赶考,得提前一两个月出发,得熟悉考场,打点关系,怎么也要一两个月。
也就是说,过完年,温华就得走了。
见叶琛在思索,村长继续道:“小叶村长,我看村里的孩子挺喜欢读书的,你说咱们村修个像样的学堂怎么样?我直接以族长的身份,要求族人打土坯,修个宽敞两趟的学堂,我估计用不了多久的。”
叶琛点头:“修学堂不难,难的是去哪里请先生。像是温华这种有才华,根基扎实的,可不多见。”
“请先生不难,见钱眼开的先生有的是。”卢照凌路过,止住脚步道:“就是我觉得,堂堂的学堂,不雅致也就算了,还是土坯的,是不是有点丢人,反正是要传承下去的,不如村里的公库出大头,然后乡亲们家家户户凑一些,建个青砖房。”
“说得容易,你可知道村里乡亲们的余钱,都是攒着婚丧嫁娶的,如何能用来建学堂。”叶琛开口道:“而且若是喜欢学习,跟在什么环境又有什么关系?”
卢照凌撇撇嘴,这个老叶是真的扣啊。
等到他有钱了,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村里修学堂,让孩子们都能读书。
“今天为师给大家布置的作业是,天气转凉后,该如何御寒。”
“穿三条裤子。”
“在屋里点一把火!”
“爸妈抱在一起,弟弟妹妹抱在一起。”
孩子们踊跃发言,温华觉得有必要跟某些家长谈一谈作风问题,在孩子面前,能不能注意一些。
“好了,先不要说了,大家回去开动脑筋,明日上课的时候,为师要提问。”
课堂里传来的温华的声音。
叶琛闻言,先是一愣,他没想到,温华竟然能提前想到此事,孩子们集思广益,总归能想出一些办法,到时候冬天到了,大家就有了御寒之法。
这大体就是读书的意义吧。
叶琛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后世自己去重庆旅游的时候,在杜甫草堂见过一首杜甫写的诗,“晚来江门失大木,猛风中夜吹白屋。天兵斩断青海戎,杀气南行动地轴,不尔苦寒何太酷。”
这位诗人真的挺倒霉的,不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他屋上八重茅,就是天兵斩断青海戎。
此时,他倒不是关注杜甫的一生,他关注的是,重庆都那么冷?
那么青州得冷成什么样子?
叶琛了解到,唐人和武周人,想要御寒真的挺难得,在这个没有棉花的时候。
其中有一种比较奢侈的方法,是收购学堂废弃的纸张,制作纸衣。
那玩意有啥用啊?
中国什么时候出现棉花的呢?
算了,还是先盖房子吧。
回到家后,叶琛就将盖房子的事情宣布了,孩子们兴奋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