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开始催婚。
并且密集地为狄丽华安排相亲对象,她一个都不看,坚定的要把独身主义进行到底!
后来碍于家人的压力,狄丽华快速地跟一个相亲对象闪婚了,闪婚闪离,快得让人目不暇接。
狄丽华很淡定地告诉家人:“如果你们还想让我结婚没问题,不过是再结一次而已,我还会离婚。”
从此没人再逼她恋爱结婚,不久后黄美娟就怀上了狄思月。
狄思月是个意外,黄美娟本来是想生下个男孩巩固在家里的地位,但B超检查却是个女孩,她正犹豫着要不要这个孩子的时候,一直跟她关系不错的小姑子很郑重地和她谈了一次。
小姑子希望她能生下这个孩子,她想养,当然不是过继,还是叫黄美娟妈妈,叫自己姑姑,狄丽华说自己这一生都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了,养自己的侄女一定会视若己出,也能留在她身边做个伴。
黄美娟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才知道小姑子当年做绝育手术的事情。
她同意了,后来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送到国外,跟在狄丽华身边长大。
狄丽华独身带侄女,虽然在事业方面很有建树,还是被家族当做另类和耻辱,平时她常年待在国外,只有家里有重大事情的时候才会回来!
介绍完狄丽华的事情,依欣然试探性的问:“您怎么突然和我说这些了?”
她嫁进来有一段时间了,婆媳俩也经常会在一起聊天,黄美娟有的是时间跟她说这些,她却什么都没说,而是现在才想起来说,事出反常必有妖,依欣然问一下没毛病。
果然,黄美娟道:“你姑姑这次回来有个不情之请,她和你不太好说,希望我先给你透个底。”
依欣然心里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预感到婆婆接下来要说的话,大概不会是她想听的。
确实不是她想听的,离谱的很。
黄美娟叹口气道:“你小姑子思月从小受她姑姑的影响,也是独身主义,她们想如果你这胎是女孩,也和思月一样送过去养着……”
黄美娟见依欣然变了脸色,立刻解释:“这只是建议,如果你不同意没有人会给你压力,你放心。”
依欣然笑了下,笑意不达眼底:“我建议这种建议以后就不要建议了,我自己的孩子不管男女我都会好好的培养他长大,不会送给任何人。”
黄美娟以为她没说明白,又强调一遍:“我刚才没说清楚,你姑姑在国外资产不少,而且家族这边的财产她自己独占一份。”
“以后这些都是思月的,她的继承人只有思月,思月以后的继承人也会是她选定的继承人,她们是狄家最有钱的人。”
老爷子感觉当年对女儿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了,才会造成她抗拒婚姻,这么多年就一直都想要弥补。
他能想到弥补的方式就是用钱砸。
加上狄丽华本身就是做生意的天才,又没有别的事情打扰她,她的财富积累速度惊人的快。
狄家最有钱的人,明面上是大房,实际上是远在国外的狄丽华。
黄美娟解释的很明白了,依欣然不为所动。
而且婆婆越说,她的脸色就越冷!
“你不同意就算了,想要送孩子给你姑姑养的人有很多。”
黄美娟悻悻道:“人家第一个想到的人是我们大房,你不要以为你们是想抢你孩子,不过就是提议罢了。”
依欣然反唇相讥:“这话说的,我的孩子还不知道男女就已经惦记上了,不是抢孩子是什么?她惦记我孩子我还得感激她呗,不感激就是不知好歹?”
黄美娟有点挂不住脸了。
这要是以前她就急眼了,谁家的儿媳妇不得给婆婆点面子?
哪里有当面就怼回去的道理。
不过黄美娟也也知道儿媳妇脾气,她有话当时就说,不会在背后搞小动作。
另外儿子的态度,也是黄美娟对依欣然态度很关键的一个点。
儿子对儿媳妇宝贝的不得了,她也要忌惮着些。
黄美娟讪讪道:“好了,这个话题到此为止,以后我不会再提也不会有别人提,你也就不要再提了。”
“好的。”
依欣然笑盈盈答应。
第二天狄丽华和狄思月回来了,两人除了给老爷子准备生日礼物外,还给依欣然准备了不少礼物。
说是送给依欣然的礼物,但实际上全是给孩子用的。
包括但不限于金锁片,金手镯,脚镯,项圈,国外的叶酸,营养品,婴儿穿的衣物,奶粉,玩具,甚至连小推车都有。
这些还算正常,最后狄丽华又拿出一条宝石项链要送给依欣然肚子里的孩子,她立刻拒绝了!
这条项链依欣然听说过,是在最近的伦敦拍卖会上,一名落魄贵族手里的传家宝。
这条项链在拍卖会上拍出六亿美元的天价,最后被一名神秘华人买走。
买主身份成谜,出手阔绰的程度也让人好一阵热议到底是谁买走了那条项链,上面镶嵌的蓝钻是无数女人的追捧,渴望而不可求!
依欣然也喜欢漂亮的珠宝,但她毫不犹豫拒绝了这条项链,坚决不收!
无功不受禄,平白无故收人家这样贵重的礼物会让她心里不安。
狄丽华见她态度坚决,脸色微变,找个借口和大嫂单独说话。
她问大嫂:“您没有和她说吗?还是她不同意?”
黄美娟本来是想过几天再和小姑子说这件事,起码要等老爷子大寿过完再说。
但她没想到小姑子这样心急,直接就送那么贵重的礼物!
这条项链的意图也太明显了,如果依欣然收下就没有退路,她没收也就等于拒绝。
黄美娟瞒不下去了,只能实话实说:“我跟她说了,她不同意。”
“啪!”
狄丽华一巴掌拍在桌上,脸色立刻不悦。
“不知好歹,她不知道想要送到我名下的孩子有多少吗?大嫂你跟她说,这是一个机会,如果错过去后悔可是来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