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米或是200米、400米的。
因为这种单纯固定式的训练会养成身体肌肉的惰性,长此以往的训练不仅会导致训练进度变慢,甚至还有可能完全无法得到提升。
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中,百米的选手从30米的起跑训练、60米的加速训练、到100米全程以及200米跑、400米跑训练都会涉及。
通过不同的跑动节奏对运动员身体形成刺激,也更加详细地将不同阶段的身体表现分解给运动员,让他们了解怎样的节奏、表现才是最好的。
通常来说,这种日常训练,教练肯定不会要求选手用100%的状态去跑,日常会维持在80-90%的状态往返。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苏屿这200米的速度训练里,速度肉眼可见地一天比一天快,之前在苏屿200米首测时看起来或许还有些生涩的节奏,现在已经不见了。
这真的就是用日常的速度训练完善200米的速度分配能力呗?
郑胜在看到苏屿的这个表现时,就已经忍不住暗搓搓地想要找裴定山再给苏屿测速一次了,结果没等他开口,边上400米组的刘钦龙先一步把他拉到了角落里,问他:“老郑,这个苏屿,你觉得他有没有跑400的可能?”
郑胜:“?”
郑胜这会儿眼睛都瞪大了一圈:“刘钦龙,你想干嘛?!”
刘钦龙还能想干嘛?
就现如今国内400米人才的这个稀缺劲儿,这一次冬训甚至都没有给400米征召选手进队训练了——原因无他,这个赛季,国内400米的选手表现得实在是太不像样儿了,跑出赛季最好成绩的选手,最终成绩是45秒83,赛季第二的成绩甚至没能打开46秒大关,直接被卡在了46秒以外。
就这水平,就这表现。
现在都不说国际顶尖了,就说国际一流的400米选手——本赛季赛季世界排名前30的,全员都跑进45秒以内了。
也就是说,国内本赛季实力最强的选手,跟国际一流选手之间的实力差值都有将近1秒钟。
刘钦龙都怀疑,再这么下去,国家队的400米组还能不能保持得下去?
毕竟就中国队本赛季的这个表现,不说国际水平了,就连放在亚洲来看,国内排名第一的选手在亚洲也才排名10。
这也是本次冬训国家队最终没有将400米的那位排头兵征召进队参训的原因——依照国家队冬训和试训征召的标准,这位选手年龄超标了,不可能参加世青赛,而以成年选手的标准来看,在亚洲范围内还八强不入。
哪怕是以弱势项目的选手征召标准来看,也有些勉强了。
国家队最后在综合考虑之后,决定还是暂时不征召,尽可能地
在本赛季中挖掘新人加以培训。
所以冬训开始这段时间,刘钦龙先是去各个省市队伍转了一圈,想要在底下的基层队伍中看看有没有什么此前被埋没的400米人才。可惜的是,他在各个省队和体校这么一圈逛下来,还是没能发现什么太好的苗子,于是只能先回到国家队,开始辅助其它单项的教练先进行训练工作。
结果吧,你看怎么着?
在外面逛了一圈没看到什么太合适的好苗子,回来国家队后反而发现了一个感觉上可以试试的小孩儿——说的就是苏屿。
刘钦龙嘀嘀咕咕地跟郑胜开始念叨:“我都观察好些天了,这个苏屿的节奏是真的稳啊!”
自从苏屿的弯道技术基本掌握之后,200米和400米的配速跑也已经加入了苏屿的冬训豪华套餐。
准确地说,苏屿跑400的次数并不多,毕竟这也不是他的训练要点,只是作为苏屿不同距离跑的配比套餐加入到他的日常训练中的。
刘钦龙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没注意到苏屿,但有一回他恰好看到了苏屿的400米全程,看着看着,他就突然觉得——嘿,这小孩儿,400米的节奏很好啊?!
要说对于400米选手来说,400米跑最大的难点是什么?那一定会有人回答——是体能和速度的分配。
别说400米了,就是100米的起跑衔接加速跑再到途中跑的速度维持和最后的冲刺阶段,这其中的体能分配和整体跑速配比都会对一些前后程实力差距明显的选手造成困扰。
而到了200米阶段,这种体能上的分配对选手的影响就更大了。
像是国内的选手,刘钦龙也想不明白是自己的教学能力有问题还是什么,总之就是永远也学不会节奏控制,总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全力狂冲,等冲到第三个百米阶段,体能基本就已经耗空了,你就会见到选手的速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下滑。
其实第三个百米阶段速度最慢不是问题,这是符合普遍逻辑的。
但是问题在于,这些家伙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体能根本无法回升,根本冲刺不了啊!
刘钦龙也想不清自己跟选手强调了多少次节奏问题了,可这些家伙有的时候能行,有的时候就是一塌糊涂。
他原本以为,这不会是国内的选手通病了吧我?就是死活也治不好的那种?
结果今天冬训,他在苏屿的身上却好像看到了希望!
就这个苏屿!
刘钦龙没注意到郑胜的脸色,还在跟他嘀咕:“我观察了几天下来,他在400米跑的时候整体节奏非常稳定,速度耐力很出色,我看过了,在400米跑的后半程,他的身体弹性保持得还非常好,特别是到了最后阶段,他的技术变形情况很少,这个小孩儿非常清楚,到了后程身体产生疲惫的情况下他应该怎么去应对……”
刘钦龙可看过太多选手到了后程身体肌肉僵硬失去弹性,技术变形导致速度更进一步滑坡无法挽回的情况了。
可
以说,在他意识到苏屿居然到了最终可以保持一个前后两个200米阶段速度基本匀称时,就差点儿想要上前一把把苏屿逮住,问他有没有兴趣来参加400米的训练了。
之所以还来找隔壁200米的郑胜聊了这么一圈,还多观察了好几天,这都已经是他足够理智的表现了。
结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