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点头道谢,她真的没有精力再管两位格格了。
进了厢房,两个小姑娘在炕上早就哭成了泪人,大格格认得人:“四婶,我额娘怎么了?”
泰芬珠勉强挤出一抹笑来:“大格格别怕,你额娘好好得,你乖乖睡觉,明天就能见着她了。”
大格格不相信:“我额娘在那里待了好久,那么多太医,四婶儿,我现在就想去看她。”
二格格也猛点头:“我和姐姐看见文嬷嬷出来了,她都没来看我们。”
石氏坐到炕边儿:“大格格和二格格听话,你们额娘生弟弟累了,得好好休息,你们乖乖听嬷嬷的话,行不行?”
两个小姑娘不吭声,石氏看向泰芬珠,泰芬珠接着劝:“文嬷嬷现在忙着照顾你们额娘,等一会儿让她来看看你们,行不行?”
大格格确认道:“文嬷嬷一会儿来吗?”
石氏点头:“一会儿我告诉她,你们好好得行吗?”
大格格点头,二格格看了看姐姐也点头。
石氏和泰芬珠出了厢房去找文嬷嬷,文嬷嬷赶紧跑了一趟,西厢房的蜡烛才熄了。
出了头所,石氏说道:“谢谢弟妹了,愿意陪我在这儿待一整晚,快回去歇歇吧!”
泰芬珠点头:“娘娘也早些歇息,您辛苦了!”
石氏突然迸出一句话:“我都不知道我这辛苦是为了谁?估摸这宫里也没人领我情。”
泰芬珠正在斟酌说辞,石氏笑了:“罢了,进了这宫里就是熬着而已,都一样。弟妹回吧!”
泰芬珠行礼之后看了看太子妃的背影,转身回了三所。
次日,永和宫
德妃叹道:“真是难为大福晋了,总归这回是个阿哥!”
十二格格有些被吓着了:“额娘,大嫂她不会有什么事儿吧?”
德妃不想骗女儿,她也大了,“你大嫂算是为了这个儿子拼上命了,身子养不过来了。”
十二格格攥紧了泰芬珠的手:“四嫂。”
德妃看向泰芬珠:“头所有办满月礼的意思吗?”
泰芬珠看了看十二格格:“大嫂想着给大阿哥办一下洗三礼。”
十二格格不可思议:“大嫂不还躺在床上不能起身呢吗?大哥又不在。”
德妃幽幽道:“她是太高兴了。”
泰芬珠点头。
德妃叹了口气:“怎么办啊?阿哥们都走了,谁招待前头的男客?”九阿哥和十阿哥素来和大阿哥没交情,怎么可能帮忙?
泰芬珠无奈摇头,她也不知道。
德妃嘱咐道:“你在永和宫待一天吧,这事儿让惠妃和大福晋自己商量。”
十二格格问道:“难道她还能希望四嫂去求九阿哥吗?”
德妃淡淡道:“你不了解大福晋的偏执,我之前无意间知道她这次是硬撑着才怀了个孩子,她都为了阿哥不要自己的命了,其他的她什么都能豁的出去。”
十二格格默然,泰芬珠也没吭声。
德妃开解道:“她自己得偿所愿了,但我们不欠着她,大阿哥平时不照顾小弟弟,这会儿想着让九阿哥和十阿哥帮忙凭什么呢?大福晋可怜,可是之前十阿哥失母病倒在床,大阿哥和大福晋去看过吗?”
泰芬珠摇头,十二格格叹口气,她也没去看过十哥。
德妃看向十二格格:“带着你四嫂去你屋子里玩儿吧,今儿中午她和你一块儿睡。”
泰芬珠和十二格格双双点头。
郑嬷嬷问道:“您怕四福晋心软?”
德妃点头:“她和太子妃都心软,昨儿太后和惠妃都传话了,何必多生事?大福晋只一心为了大阿哥生下嫡长子,基本不和妯娌走动,她又何曾做到一个长嫂的本分?如今要用人了估摸也只会摆摆大嫂的款儿,我永和宫不买她的账。”
郑嬷嬷说道:“都是觉得她连着生了四个嫡女可怜罢了。”
德妃点头:“我没说她不可怜,只是胤禛平时顾惜兄弟的情分不能被大福晋用了,泰芬珠昨晚已经尽够一个妯娌的情分了,她就是真的看看回了三所又有谁能说个不字?她一个弟妹又不像太子妃担着掌权的名头。可是人都只会得寸进尺,就算真的帮了忙儿,大阿哥和大福晋也不会多感激,只会认为他们的嫡长子本就应该被这么待。”
郑嬷嬷点头,没再说什么,大阿哥自傲,大福晋说话温柔,但是行事也学了大阿哥的矜傲。
德妃淡漠道:“都是惠妃给他俩灌输的长兄长嫂尊贵的观念,明明知道自己压不住下头的弟弟妯娌,可是行事作风却改不了。”
二所,董鄂氏看着面前站着的文嬷嬷,冷笑道:“嬷嬷瞧瞧我这肚子,我也得能走到七所啊!您要我爬到那儿吗?”
文嬷嬷尴尬道:“老奴不敢,只是本来九爷和十爷也会来参加洗三礼,大福晋只是希望他们早来片刻就好。”
董鄂氏盯着她:“那就让大福晋去请呗,她一句话,九爷和十爷还不得立马就来?”
文嬷嬷有些恼:“三福晋,这是我们头所的嫡长子,您作为婶娘帮着说个话而已。”
董鄂氏气极反笑:“呵呵,人家九爷和十爷说了,人家功课紧张,只能到点儿了来吃个席,你们听不懂人话吗?”
文嬷嬷难堪得很:“我们福晋只是看您通情理,想着您劝劝两位爷而已,您说话何必这么难听?”
董鄂氏彻底怒了:“我们爷曾经帮过十弟那是我们爷做得善事儿,凭什么要用人情来抵一个洗三礼?大福晋打量人都是傻子吗?这不就是拿头所和二所去压人家九爷十爷吗?三爷从来也没和大阿哥一边儿,大阿哥心怀不轨觊觎储位,我们爷可是一心敬重太子殿下!你赶紧走,别逼我让人打你。”
文嬷嬷气得浑身颤抖:“就只是一个洗三礼而已,三福晋何必说这么诛心的话?”
董鄂氏冷哼道:“你们福晋最好永远在头所待着,小心宜妃收拾她!”
文嬷嬷终究是怕了,敷衍地福了福身转身就走。
董鄂氏吩咐杜嬷嬷:“去把消息散出去,不能叫外人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