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从朱标房里出来,朱允炆一脸幸灾乐祸的坏笑。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回信我说的话了吧?活该!"
这种又菜又爱玩的蠢货,除了害死自己之外,还会连累成千上万的人。
朱允熥往地上吐了口唾沫,又重重地踩了踩。
朱允炆怒气冲冲问:"老三,你这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朱允熥懒得搭理他,自顾自地走了。
他要去搬救兵。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抗生素提炼出来了,能不能起到起死回生的奇效,他并没有十足把握。
便宜老爹固执而倔强,是不会信他的,再多说几句,恐怕能将便宜老爹气得当场坐地升天。
根据前世在军医大学到的医学知识,以朱标的病情的严重程度,单纯地口服抗生素恐怕收效甚微,必须切开背痈,清理脓液,将抗生素植入,直达病灶,同时肌肉注射抗生素,三管齐下救他一命应该不难。
这在现代是再常规不过的操作,但明朝的人很难接受。
要办成这件事,免不得费无数的口舌,经历无数的波折。
走进乾清宫,朱允熥看见朱元璋弓着背坐在榻上,头深深地低着。
短短十几天时间,朱允熥己经把这个暴脾气老头当成了自己真正的亲人了。
他叫了声:"爷爷!"
朱元璋抬起头,望向朱允熥,满眼的哀愁和落寞,和朱允熥前世在城镇在乡村所见过的老头并没有什么两样。
"痴儿,坐到爷爷这里来。"
朱允熥听话地紧挨着坐下。
朱元璋己经想好了,从大局考虑,还是立允炆为皇太孙为好,作为对允熥的补偿,封他为吴王。
天下最富庶者,莫过于江南。江南最富庶者,莫过于苏州。
江南膏腴之地,太靠近京师,不宜封王。老五朱肅曾经被封为吴王,但后来改封为周王,封地开封。
朱元璋决定封朱允熥封为吴王,这是他能给到这个孙子最好的封赏,连儿子都舍不得给。
朱允熥很明显地看出朱元璋有话要说,问道:"爷爷,你怎么啦?"
朱元璋笑道:"爷爷准备封你为吴王,封地苏州。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可是我大明最富庶的地方,你喜不喜欢?"
朱允熥心里咯噔一下,封他为吴王,就意味着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历史还是在照着它既定的轨道在发展,并不会因为一个穿越者的到来而轻易发生改变。
只能尽量争取时间争取机会了。
朱允熥答道:"孙儿当然喜欢,但爹还病着,爷爷岁数也大了,孙儿还不想就藩。"
按照明制,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即立为王世子,嫡长孙年及十岁即立为世孙,其余诸子年十岁封为郡王。
对亲王的儿子,朱元璋是照着这套规矩办的,但他并没有急着册封朱标的儿子。
因为他还没有想明白,究竟是册立允炆为皇太孙,还是册立允熥为皇太孙。
他想把这件难以抉择的事拖延些时日,或者干脆交给朱标决定。
现在形势使然,己经到了不得不作出决断的时候了。
朱元璋笑道:"你还小呢,不想就藩就先别就藩。你二叔三叔四叔他们洪武三年就封了王,直到洪武十一年才就藩。你先留在南京多读几年书,过几年大些了再去苏州。苏州离南京这么近,你每年都可以回南京朝拜。"
傻子都能听出来,这是与皇太孙之位彻底无缘了,先前还作了无数预设推演,没想到结果揭晓得却是如此之快。
朱允熥有些猝不及防。
如果朱允炆被册立为皇太孙,将来就顺理成章成了皇太子,进而成为皇帝了,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命运就难以预知了。
朱允熥心里无比失落,当务之急是挽救便宜老爹的性命,只要老爹能够顺利活到继位,"靖难之役“就不会发生,自己的人生就不会那么悲惨。
他说道:"孙儿知道了。我这些天拼命翻阅古医书,想到一个救我爹的法子,但我爹不会听我的,爷爷帮我说服我爹,让他按我的法子来。"
朱元璋笑了笑:"说来听听,是个啥法子?"
朱允熥详详细细说了一遍自己的治疗方案。
朱元璋哑然失笑,"什么抗生素不抗生素的,不就是大蒜吗?起个稀奇古怪的名字,就能唬住人啦?你小子从御膳房要了上千斤的大蒜,就鼓捣出这个东西?拿出来,让我瞧瞧。"
朱允熥从怀里掏出一个陶瓷坛子,解开麻小线,揭掉红毛,坛子里是淡黄淡黄的抗生素,一粒一粒圆润饱满,这是他费尽心血才淘出来的宝贝,凝结着无尽的希望。"
朱元璋笑问:"就这么个东西,吃了就好啦?痴儿,这不是过家家。"
"会好一点,但想全好还得做一个小手术。"
"什么叫手术?"
朱允熥又从怀中摸出一把锋利的小刀。
"做手术就是拿这把小刀割开背痈,清除脓血,然后把抗生素放进去,杀灭病菌。"
朱元璋眼睛瞪得大大的,惊问:"没良心的东西,你要在你爹身上动刀子?"
朱允熥又从怀里掏出一个注射器,"爷爷你别急,我还没说完呢,除了动手术之外,每天还要注射三针。"
"什么叫注射?"
朱允熥:"就是把针扎到屁股上,然后把抗生素推进去……"
还没等他说完,后脑勺上就"啪"地挨了一下子,眼前小星星乱飞。
朱允熥彻底懵逼了,大声问:“爷爷你打我干啥?"
朱元璋满面怒容:"打你还是轻的。咱今儿个算是明白了,难怪你爹把你吊起来打,你就是欠揍。有你这样当儿子的吗?拿刀割你爹,拿针扎你爹,你这得有多恨你爹啊?"
朱允熥瞬间无语了,梗着脖子说道:"爷爷,只有这种办法,才救得了我爹的病,你让我试试好不好?"
"快走,再不走小心咱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