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弘闻言大骇,猛然坐了起来,问道:“怎么回事?”
戏志才说道:“没时间解释了,且带上几人轻装前行,务必要尽快赶往新郑。”
两人把大部队留在驿馆,只带数人冒着大雨朝新郑赶去。
雨声太大,戏志才只得扯着喉咙喊道:“途经琐侯亭时,你是否曾问那里为何看不到人烟?”
项弘点头。
“我当时认为,琐侯亭之所以没人,是因为他们久居那里,已经能够推测到即将下大雨,担心遭遇洪水才撤去。”
“不过在行军途中,我反复思量,却觉得自己此前可能想错了。”
“气候之变化,四季之雨落,皆难以有定数,想要仅凭经验猜测到即将有大雨,却也并不容易。”
“就算有人猜到,百姓故土难离,大雨未落就想要让他们全都离开家乡,也并不容易。”
“且琐侯亭虽地势较低,却属于丘陵地形,百姓们大多都居住于山丘之上。”
“那里山泽、沼地、湖泊密布,水产、渔业十分丰盛,土地也十分肥沃。这也是为什么,此地虽屡次被淹,百姓们仍然愿意居住于此。”
“凭借那些山泽、沼地、湖泊,就算大雨倾盆,也很难危及到百姓居住地。”
项弘闻言,道:“这么说,此间有蹊跷?”
戏志才点头道:“必有蹊跷。”
项弘追问道:“有何蹊跷?”
戏志才略作沉吟,道:“此事我虽有猜测,却也不敢肯定。”
“我心中不安,天刚刚亮,就趁着暴雨稍歇前去探查洧水水况,你猜如何?”
项弘问道:“如何?”
戏志才脸色凝重的说道:“我世居颍川,家乡就在洧水河畔,熟知水位之高低。然昨夜暴雨倾盆,中途虽偶有停歇,却也十分骇人。”
“未曾想,洧水水位,居然上涨不足五寸,岂不蹊跷?”
项弘虽不了解洧水水势,却也知晓这个涨幅不太正常,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戏志才继续说道:“水位上涨过少,只能说明上游有人故意蓄水,再联想到琐侯亭百姓提前撤离之事,吾料定黄巾贼准备水淹新郑。”
“想必那黄巾贼首不愿多造杀戮,才提前通知了居住于琐侯亭的百姓。”
“至于如何让那些人笃信将有洪水,并且让他们同意迁徙,此事我尚未想明白。”
项弘闻言悚然而惊,道:“若水灌新郑,满城百姓岂不都会葬身鱼腹?明公亦会有危险!”
新郑城内。
连夜暴雨,周琦心中隐隐有些不安,早早就起床了,冒雨来到新郑以南视察水情。
他并非本地人氏,对于洧水水位涨跌并不甚了解,可是看着上涨不足五尺的洧水水位,却也感觉到有些不太对劲。
就在周琦皱眉苦思的时候,却见皇甫嵩大步走了过来。
“右中郎将,大事不妙!”
皇甫嵩尚未走到周琦身边,当即大声喊道。
周琦急忙问道:“出了何事?”
皇甫嵩道:“由于夜降暴雨,我担心水寨有失,早早便去探查水寨,却发现洧水水位上涨有些异常。”
周琦道:“吾亦察觉到有些不对。”
“莫非,黄巾贼提前蓄水,欲水灌新郑?”
两人几乎同时出声,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骇之色。
他们皆非愚蠢之人。
虽说新郑地势较高,平常时分想要水淹新郑几乎没有可能,至少也要下三天暴雨。
唯有如此,洪水来不及流向低洼之地,才有可能倒灌新郑城内。
只不过。
若是天降暴雨,再加上洧水上游提前蓄水,根本要不了三日,就能达到水淹新郑的要求。
两人正惊骇间。
忽见周琦麾下护军司马傅燮,领着一个孩童大步走了过来,脸上满是焦急。
傅燮本为朱儁麾下护军司马,周琦接任了右中郎将的位置,傅燮也自然要受其调度。
“中郎将,此人带来一封书信,言黄巾军欲水淹新郑,让我们尽快撤走城中百姓!”
周琦闻言急忙上前,从傅燮手中接过书信,看完内容以后,将其递给了皇甫嵩。
皇甫嵩却是眉头紧皱,有些迟疑的说道:“这封信并未署名,只说黄巾贼会水淹新郑,会不会是贼人奸计,欲让我等惶恐撤退,他们好兵不血刃夺取城池?”
周琦脸色凝重的说道:“若没有这封书信,左中郎将会提前疏散城中百姓吗?”
皇甫嵩闻言,却是无言以对。
他与周琦都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就算没有这封书信,为了保险起见,也会撤出新郑。
不过这封信实在太过蹊跷,反倒是让皇甫嵩心中起疑,这才有些犹豫不决。
皇甫嵩叹道:“我们赌不起。”
周琦亦是点头:“是的,赌不起。”
为将者,不可心存侥幸,把三军将士性命当做儿戏。
朝廷,再也损失不起了。
他们似乎也已经有些明白,黄巾军此前为何会完全堵死新郑的水、陆交通,为何连续多日都只是佯攻城池。
黄巾军这么做,就是不想让官兵提前探查到对方正在蓄水,也是在等待暴雨的到来。
无论从哪方面来讲,周琦与皇甫嵩两人,都必须要作提前打算。
接下来,两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撤退肯定是要撤的,但是究竟要怎么撤,需要往哪里撤,都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一旦黄巾军水淹新郑,那么整个洧水下游都会是泽国一片。
就算他们逃到高山之上,可是数万兵马加上城中百姓,每日所消耗粮草也会是天文数字。
待洪水退去以后,黄巾军将他们围在山上。
他们只需围而不攻,等到官兵粮草耗尽,周琦等人也就会成为瓮中之鳖。
至于上游的必经之路,也被黄巾军彻底堵死,就连江面都有铁锁阻拦,根本难以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