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位于襄阳城西二十里,沔水之滨。
备受后世推崇的武侯诸葛亮,在投效蜀汉先主刘备之前,便是在这里耕读隐居。
孔明先生布衣躬耕时,自比管仲乐毅,得到的待遇是“时人莫之许”。
如今,襄阳人深以诸葛武侯为荣,隆中,也成了追思先贤的胜地。
襄阳城中,雍州刺史府后园内,有一个独立的院落,戒备森严。
这里是“草堂”,由萧衍的心腹张弘策一手创建。
出身范阳张氏的张弘策对诸葛武侯亦是推崇备至,“草堂”设立的构想,就是源自隆中的诸葛草庐,人员设置的脉络则是源自著名的“诸葛羽扇”。
手持羽扇,安居草庐,坐观天下。
张弘策希望也能够让自己侍奉的主君,身在襄阳,尽掌天下事。
“草堂”的人员配置,循着“手、柄、枝、羽”的脉络。
“手”为“握扇之人”即是主君,并不需要参与具体事务,但所有的情报都要整理报送给主君,最终的决断都要主君下达。
“柄”为“扇之主干”即“草堂”的实际指挥中心,由三个人组成。创建“草堂”的张弘策为“羽令”是总指挥,统领全局;郑绍叔为“羽丞”,职责类似军师,偏重情报与谋划;吕僧珍为“羽监”,主管训练与执行,偏重战力训练以及执行刺杀、反刺杀等任务。
“枝”为“羽之所附”即“草堂”中层指挥人员,“草堂飞羽”分为四脉,每脉设羽帅一人,副职两人,共十二人。
“羽”虽为“扇末,风因之起”,“草堂”的基层人员为“羽卒”,具体的任务都需要落实到他们身上去执行。
“草堂”人员从上到下,层层筛选,首要条件是忠诚。
最高指挥者,张弘策是萧衍的从舅不提。
吕僧珍是萧衍亡父萧顺之的旧部下,早年便对萧衍另眼相看,后又来到麾下听用,追随多年,忠诚干练。
郑绍叔则是萧衍的铁杆追随者。
先帝时,萧衍奉诏领兵来到雍州抵御北魏入侵,退敌后被召回京城。为了避嫌,萧衍解散幕府,郑绍叔不得不返回家乡寿阳。
素有贤名的郑绍叔一回到寿阳就受到多次征召,但均被其婉言谢绝。除了萧衍,不为别人效力,甚至为此触怒权贵,险遭杀身之祸。
直到萧衍再次被启用,出任雍州刺史,不等召唤,郑绍叔自行跋山涉水来到襄阳投效
这三个人都是萧衍最为信任的心腹之人。
“草堂飞羽”在基本的军事素养过人基础上,各有所长,分为四脉。
“赤羽”是“草堂”武力,负责执行刺杀、护卫等任务,甚至还有清理门户的职责。
“青羽”是“草堂”智库,负责收集、整理、分析、上报各种情报和信息。
“黑羽”是“草堂”耳目,负责在第一线潜伏、刺探情报、消息。
“白羽”是“草堂”血脉,负责居中联络,传达指令,传递情报、消息。
说是羽翼遍天下,那有些夸张,毕竟时日尚浅,根基有限,不过重点针对的京城方向,却是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情报体系。
为了抽调精干人员充实京城方向的情报网络,甚至削弱了对敌国北魏的渗透。
毕竟在孝文帝驾崩后,北魏也处在新君与旧权贵角力,内部重新确立权力架构的阶段。
如今,襄阳最大的威胁来自京城。
除了少数萧衍的心腹,襄阳城中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草堂”的存在,却没有能够瞒过“阴司”的耳目。
小皇帝和茹法珍等人,哪里有此等手段。
雍州作为边境重地,一直是朝廷重点监控的地区。朝廷在襄阳的情报网,是先帝在创建“阴司”之初就布置下来,监控当时的雍州刺史曹虎。
若非如此,恐怕情报网早就被清除,朝廷对襄阳会变得耳聋目盲。
前任雍州刺史曹虎已在小皇帝诛除“六贵”之后,清洗朝廷功臣、宿将之时,去了地下追随先帝。
而那位心机深沉、布置缜密的先帝遗留下的手段,还在庇护着任性妄为的儿子。
张弘策建议设立“草堂”,萧衍大力支持,正是因为知道“阴司”的存在,针锋相对。
“噤声!”
随着燧长的突然严厉发声,屋内嬉笑的众人一瞬间安静下来。
明面上,这是位于南豫州治所淮南郡姑熟城外的一家逆旅客舍,实则是“草堂白羽”设置在这里的“羽燧”。
这样的羽燧,仅在姑熟城就有九处,大的有十余名羽卒,小的有五六人,各自有着不同的身份掩饰,分别由一名燧长主事。
彼此之间互相不横向接触,就算有一处被破获,也不影响其他通道传递情报。
这处羽燧是一个比较小的,算上燧长一共六人。
燧长在入草堂前,在边军中做了多年斥候,经验丰富,察觉出屋外动静有些异常。
敲门声响起,是约定的方式,自己人。
但燧长没有放松下来。
从敲门声的些微异常,他听出,来人受伤了。
示意部下们戒备,燧长窜到门前,猛地一把将门拉开,一个浑身血污与泥土的人,摔了进来。
是草堂黑羽的一名暗探。
燧长亲自替伤者处理了伤口,大小伤口有六处,三处重伤,一处致命,失血严重,能坚持着来到这处羽燧,简直就是奇迹。
虽然救治让他从半昏迷中暂时清醒过来,但这个黑羽的袍泽兄弟,没救了!
从贴身处摸出一个小竹筒,交到燧长手里,这名黑羽松了一口气。
他的使命完成了。
“好了,我还能撑一会,兄弟们赶紧撤!一群鬼追了我一路,虽然暂时被我甩开,但估计不用多久就会追上来。我给兄弟们断后,一定要把消息传回襄阳!”
言语间,黑羽暗探只关心任务,对自己的生死并不在意,仿佛将要消逝的生命不是他的。
竹筒涂着朱漆,是急报!
忽然,外面响起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