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末年,大量的自然灾害泛滥,可以说,几乎年年都有一种或几种自然灾害在华夏大地肆虐。”
雍正:主播,为什么会有小冰河时期,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怎么持续时间这么长。
太祖陛下建立大宋,他们也松了口气,终于是迎来了希望。
要不是大家知道崇祯陛下上缴了土豆和红薯这样的高产粮种,恐怕这会儿很多老百姓会因为太过绝望而自杀。
尤其是各朝的皇帝,心中思绪万千,想到的更多。
可听着听着,发现他们的时期也有小冰河。
瘟疫这东西,人人谈之色变,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之前他就一直奇怪,这大旱持续的时间也太长了,明显有些不正常。
别说是崇祯时期的古人,其他朝代的古人也满脸惊恐之色,纷纷倒吸一口冷气。
就他登基的这几年,年年都有严重的自然灾害,一场天灾还没缓过来,另一场天灾就来了。
太阳活跃,温度就高。
瘟疫不仅仅是明朝末年会发生的,他们的朝代也有可能发生瘟疫。
原来造成大明天灾频繁的原因是小冰河,并不关他的事,不是上天为了惩罚他而降下的灾难。
原本他以为后面会慢慢好转,天灾多少会有些改善。
现在的天灾就已经够让他们绝望了,未来年年都会发生的天灾令他们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不过好在庆幸的一点,现在还没有发生如此惨绝人寰的悲剧。
土豆,红薯,玉米,这些极为高产的主粮农作物,必然可以解决大明面临的粮食困境。
要是小冰河时期的话,那一切都说得通了。
就连之前乐观的以为不会发生瘟疫的人,此刻也都一脸恐惧。
“第一次小冰河期是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饥荒造成的战乱导致国家人口急剧降低。”
“南京和北京从天启元年到崇祯年间数十年的时间里,先后发生数次地震,给明朝带来了大量物资损失,人员伤亡。”
刘彻:主播的大恩大德,我大汉的老百姓会铭记于心的。
那是上千万活生生的老百姓,就这样死于鼠疫,他难以接受。
就在他不知所措时,一下子注意到了直播间的主播。
虽说历史已经改变,京城以后不知道会不会出现瘟疫,但保险起见,还是远离为妙。
毕竟很多古装剧要是出现瘟疫方面的剧情,那这个瘟疫绝大多数都是天花。
这要是鼠疫万一失控,历史很可能重演,这是他绝不愿意看到的。
不过,唯一让他有些欣慰的,就是现在找到了破解之道。
而且关键是通俗易懂,大家基本上都听得明白。
阎王爷至少还有个形象,可瘟疫这东西太过邪门,看不见摸不着,连是什么样子都一无所知。
一四四.二零二.一一四.五六
现在大家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陛下早日培育出足够多的主粮种子,这样他们才能早点种植土豆红薯。
“而太阳的活跃性和这个世界的温度息息相关,太阳不活跃时,这个世界就会进入小冰河时期。”
他们出生在战乱的年代,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时刻想着结束乱局,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他有时在夜深人静的晚上无助的哭泣,他明明已经那么努力重整山河了,可上天还是不断降下天灾,仿佛不把大明灭亡誓不罢休。
崇祯朝的臣民一脸疑惑,万分不解,这个小冰河时期又是什么?
大明现在之所以灾难不断,不应该是陛下不作为造成的吗?
那可是瘟疫,莫名其妙的感染,然后就快速死亡,比阎王爷还恐怖。
“鼠疫传到北京后,造成了大批民众死亡,死亡人数就已经占了全城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主播来自后世,后世学者对大明有非常深的研究,既然主播说小冰河时期造成大明灾害频发,那就肯定是真的。
“长期的旱灾导致田地欠收,粮食产量骤减,不仅给老百姓带来巨大影响,还使得老鼠也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鼠疫菌繁殖传染开来。”
未知的才是最恐怖的,尤其是瘟疫这种杀人于无形的大恐怖。
为了应对频繁爆发的自然灾害,他除了施行赈灾之外,还下罪己诏以示改过。
虽然他不清楚小冰河是什么,但那不重要,只要不是他的原因就行。
他是知道瘟疫的恐怖之处,可到底还是低估了瘟疫,居然能造成上千万老百姓的死亡。
“如此频繁的自然灾害肆虐在底层的老百姓身上,几乎是一场天灾还没缓过来,又继续衍生出另一场天灾。”
这也就意味着,在他们有生之年,基本上年年都会发生天灾。
他之前没有仔细分析过天下战乱不断的深层次原因,现在知道了小冰河时期,他一下子醍醐灌顶,彻底搞明白了。
要是后面年年都有天灾,那粮食必然大幅度减产,老百姓在没有饭吃的情况下,肯定会选择造反。
“除了京城,全国很多地方都爆发了鼠疫,让军队的士兵和战马几乎死绝,整个大明染上鼠疫而亡的人,数量高达千万。”
“第四次小冰河期就是明末清初,得益于美洲传来的抗旱高产作物土豆、玉米和红薯,战乱损失的人口很快就恢复过来了。”
过了好半晌,崇祯才缓缓回过神来,只是脸上惊恐的表情还没有缓下去。
这就好比白天太阳出来的温度比大晚上要高得多。
这个问题不仅是雍正想问的,大明各朝的古人也同样有这样的疑问。
赵匡胤:原来朕的大宋也有小冰河时期啊!不过好在小冰河时期只是持续到北宋初年,也就是这两年就要结束了,真是可喜可贺。
不过现在情况已经转变,他不仅有宝山,而且还是比原先更高产的宝山。
李世民:主播放心,朕明天会让所有御医学习的。
崇祯:抗旱的高产作物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