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到天上去了,一个老先生给他一把剑,说天下妖怪太多,你把它们杀掉,然后你去做天王。”
“太平军不再剃发,按照中原地区本来的习俗留起长发,因此被清政府称为长毛。”
洪秀全如此轻而易举的占据南京城,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清朝晚期太废物了。
以太平天国大王们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来看,要是太平天国成功推翻了清朝,恐怕对老百姓的剥削比清朝廷还要狠。
“相比之前,洪秀全显得略为平静,他只是把家里的经书都丢在了地上。”
大唐末年的黄巢参加科举考试,最后也是落榜,回家之后就造反了。
洪秀全身为读书人,自己科举失利,却把罪责怪在他身上,砸毁他的牌位,这哪里有一点读书人的样子,也难怪没有考中。
不过各朝古人也看得出来,清朝廷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的崩溃边缘。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同时自然灾害严重。”
“这些客居异乡的人群,保持着原来的方言、生活习惯和习俗,还保留着中原地区的生活传统,因此被称为客家人。”
在面临绝望的时候,要是有人可以提供一丝微弱的光明,那濒临崩溃的老百姓仿佛看到一根救命稻草似的牢牢抓紧,而拜上帝会正是扮演了那一根救命稻草的角色。
“洪秀全和冯云山都为客家人来到广西后,洪秀全很快在这个远离官府的山区发展了一百多名客家人信徒。”
“同时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参加清朝的科举,等自己来开科取天下士。”
“提到清朝晚期的历史,就不得不说号称中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封原中军主将杨秀青为东王,称九千岁。”
“当时清朝政府已经比较腐败,桂平知县在收受杨秀清贿赂后,释放了冯云山。”
“这一场内讧,严重的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太平天国从全盛转向衰弱,史称天京事变。”
四五.三二.八五.二四四
原本就生活艰苦的老百姓面对清朝廷的重税,只会彻底陷入绝望的境地。
他们前些天也看过了主播直播后世的社会现状,哪怕是物质条件极其丰富的后世,也没有实现大同社会。
“公元1853年攻占南京之后,洪秀全开始大兴土木,改建新宫。”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体恤百姓民生,生平事迹为后世所传诵,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
“杨秀清下令烧炭的教徒每卖100斤木炭,就抽一部分炭税上缴,作为行贿营救冯云山的专款。”
杨秀清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担心被杨秀清架空权力,才会不顾外界的威胁选择除掉杨秀清。
“两人或明或暗的王位之争愈演愈烈,这让洪秀全感到了巨大的危险。”
“在这样众望所归的氛围中,拜上帝会的领导核心成立了。”
“洪秀全也因此丢掉了私塾老师这一工作,而且在家里也没有招到什么信徒。”
“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杀死王公贵族,让自己成为王公贵族。”
可这些海外番邦却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他,世道变了。
毕竟两万太平军起兵,和清朝廷打了整整十四年,这足以说明清朝廷已经虚弱到了极点。
“表示要继续西征,扩展太平天国的势力,从此一去不复返。”
“洪秀全独自回到了广东,冯云山却留在了广西紫荆山继续传教。”
两千一百万两白银可是一笔天文数字,平摊在老百姓身上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这些信徒中也逐渐加入了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富裕子弟,烧炭工杨秀清,贫苦农民萧朝贵,读过私塾的韦昌辉,以及家境富裕的石达开都是其中的骨干成员。”
“太平天国实行男女分居政策,但洪秀全却有88个妃子,东王和西王是11个妻子,北王6个妻子,中级的官员2个妻子,小官和普通百姓则是一夫一妻制。”
“一个具有摧枯拉巧之势的政权就在他如日中天的时候,骤然斗转直下,迅速的瓦解衰落,可以说尚未真正开始就已经走向灭亡。”
“管理层的腐败导致了太平天国从内部快速瓦解,不久后太平天国首领内部出现分裂。”
“在洪秀全第三次没考上秀才之后,大病了一场。”
对于洪秀全大不敬的行为,他很是无语。
“在洪秀全的书堆中,他找到了一本叫做《劝世良言》的小册子。”
“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之间,在执政方法和权力分配方面摩擦不断。”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情绪消沉,完全沉湎于奢靡的后宫生活。”
“冯云山和杨秀清等人也被安排为耶稣的弟弟,也是上帝的第三到第七子,形成了一个围绕着洪秀全为核心的神圣家庭。”
哪怕北王只诛杀杨秀清,局势也不会这么坏,可偏偏北王像是疯了似的。
他对洪秀全造反倒是不感兴趣,现在考虑的是怎么避免黄巢的出现。
还有洪秀全把圣经和四书五经结合起来的做法,不伦不类的,他已经无力吐槽。
“到11月,2万多名信徒在杨秀清的统一指挥调动下,集结到广西贵平县金田地区,准备发动起义。”
“杀红了眼的北王进入了一个癫狂的境界,一夜之间又将质疑他行动的翼王石达开的全家老小全部诛杀,只有石达开一人逃出南京。”
“并结合之前的梦境,洪秀全从此不再承认是他父亲的儿子。”
“洪秀全将圣经和四书五经结合起来,写出了《原道醒世训》等作品,加快了传教的速度。”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正式向全国发布檄文,号召全国人民推翻清朝。”
“书中关于反对偶像崇拜、强调信徒通过个人修行和日常的修行,而获得皈依上帝等论述,给洪秀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洪秀全返回广东,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