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玄幻魔法>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39章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9章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3 / 5)

“通牒的内容可以简单归纳为一句话,那就是如果咸丰皇帝再不同意签订条约,那联军就将于10月20日焚毁紫禁城。”

“至于另一个搅屎棍美国,虽然没有单独与清政府再签订新的条约。”

对于海外敌人的强盗行径,各朝古人谴责之余深感悲愤,痛骂外国强盗抢走了他们珍贵的宝物。

朱棣:这个欧洲式枪骑兵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居然如此厉害,打得蒙古骑兵丢盔卸甲。

“清军战前准备充分,当联军舰队准备突破第二道防线时。”

“张家湾这地是一片平原,十分的开阔,非常适合蒙古骑兵发动冲锋。”

四五.三二.八五.二四四

他大明的骑兵虽然厉害,但和蒙古骑兵相比还是差了些。

一想到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清朝白白送给沙俄,他就对清朝气愤不已,仿佛割让的是他大汉的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他一直知道清朝皇帝昏聩无能,可如今咸丰白送领土的行为,让他深刻的见识到清朝皇帝的昏庸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地步。

一想到清朝的皇帝和大臣从始至终都是稀里糊涂的,他也就理解了咸丰莫名其妙的决定。

“最终在英法联军的进攻下,清军惨败撤退,英法联军占领了八里桥。”

“并不会存在无法管理的现象,所以沙俄更热衷于侵占土地。”

“谈判结束后,桂良回去禀报。”

可能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昏聩至极的统治者,才致使大清最后的惨败吧!

“9月18日,也就是联军代表被逮捕的第二天。”

“如果是在冷兵器时代,那样的战斗是必胜无疑的,科尔沁亲王的部署没问题。”

“桂良见到联军代表后,无条件接受所有要求。”

“在这个条约签订的前一天,沙俄还逼迫黑龙江将军签订《瑷珲条约》。”

可以说游牧民族的骑兵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噩梦,可现在居然在英法联军的枪林弹雨下毫无还手之力,这对他们皇帝心中的冲击可想而知。

“咸丰得知消息后,下令加强戒备,防备英法反击。”

“主战派主张打,主和派主张谈。”

“当法军与清军对战时,英军用火炮攻击清军的步兵阵地。”

“8月14日,英法联军攻击塘沽,清军惨败。”

赵匡胤:大清的皇帝和大臣都是在干什么,为什么朕看不懂他们的操作?

“活捉了联军代表,英法联军必会军心大乱,不战自溃。”

“相比于英法,沙俄由于与清朝接壤,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移民占地盘。”

“此战清军总兵力超过3万,其中有一万人是蒙古骑兵,英法联军兵力4000。”

蒙古骑兵有多么厉害,他最清楚不过,要不然也不会接二连三的出征了。

“相比于咸丰,以科尔沁亲王为代表的主战大臣就更激进了,一条也不答应,不服就干。”

圆明园在自己掌权期间被敌人烧毁,他也深知罪孽深重,只能默默承受大家的愤怒。

“当桂良等人在天津被四国公使拿捏时,北京城内的主战派官员和主和派官员正在扯皮。”

“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近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给了沙俄,并将乌苏里江以东近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为了中俄共管区。”

“10月18日,英军毁掉圆明园后,对清政府下达了最后通牒。”

“但到了第二天,咸丰却派怡亲王载垣和兵部尚书去往通州取代桂良,与联军代表议和。”

“谈判期间,由于双方争执不下,议和再次破裂。”

“英法公使见恭亲王到了如今地步,还敢和自己讨价还价,并扬言要进攻京城,洗劫北京郊外的皇家园林。”

“得知敌人来了100多艘军舰,科尔沁亲王自以为是的认为洋人擅长海战,不擅长陆战。”

“英法两国公使也随即正式对清朝宣战,1860年4月,英法联军占领舟山。”

清朝在接二连三的对外战争中失败,赔偿巨额银子给敌人。

“武器装备不如人,兵员素质不如人。”

一通反复无常的操作下来,他是无法理解咸丰的想法的。

“大意就是说联军代表是联军的谋主,算是首恶,有必要的话要抓起来。”

不仅答应了敌人的漫天要价,还白纸黑字的签订了条约。

他堂堂一大清皇帝,如今却要被无数人责怪,要说不难过是不可能的。

“事后为了避免列强报复,咸丰从前线调回了科尔沁亲王,令其到天津备战。”

“法军总指挥表示要烧就烧紫禁城,给中国皇帝一个深刻的教训。”

“这场骑兵与骑兵的对阵,不擅长近战的蒙古骑兵完败。”

“这一次英国出兵12000,法国出兵7000。”

“这两场战斗下来,英法联军总共有4艘军舰被击沉,6艘被击伤,93人战死,385人负伤,而清军损失32人。”

“在怡亲王看来,联军代表是很大的官员,类似于军师,联军的诸葛亮。”

敌人都打上门来了,在无法战胜敌人的情况下,居然看不清形势和敌人讨价还价,以至于惹恼敌人使得圆明园遭此劫难。

“可是骑兵后撤时,由于马匹受惊,竟然冲向了后面赶来的步兵队列,于是清军的阵脚顿时大乱。”

“据一名锡克骑兵事后的回忆,他们只是很难抓到,一旦抓到了,就造不成什么伤害。”

“联军抓住时机,先以炮火猛攻,最后发起步兵冲锋,打得清军瞬间全线崩溃。”

按照咸丰之前一系列的行为来看,咸丰对英法联军的态度很强硬,根本就没带怕的。

更加可笑的是,还要说什么权宜之计,等敌人撤走后就赖帐。

“而留着清朝持续割肉,这样才能让英法获利更大。”

“10月8日,联军代表一行人被释放,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