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玄幻魔法>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51章 北洋时代之直皖大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1章 北洋时代之直皖大战(2 / 4)

即制定了一个三路南下方案,打算平推过去。”

“徐树铮跟曹锟说,你在直系属于边缘人物,冯国璋平时不带你玩,你不如跟我们玩算了,到时候副总统的位置是你的。”

“为了不丢人现眼,他直接让贤,随后北洋系军师徐世昌以高票当选总统。”

段祺瑞:冯国璋这个老匹夫,为了权力斗争,置北洋政府安危于不顾,真是可恨。

在护法军外敌面前,还要大搞内斗,故意拆台输了战争。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段祺瑞无奈,只好把曹琨和张作霖叫到一起开会,打算让曹琨当副总统。”

他要是所料不错的话,身为总统的黎元洪和身为总理的段祺瑞肯定会有一场权力争夺。

苏晨没有理会弹幕上密密麻麻的疑问,而是继续介绍北洋时期的第二个阶段。

要不是张作霖拱火,直系的曹锟和皖系的段祺瑞根本就打不起来。

“皖系的对阵也十分工整,西路段芝贵、中路陈文运、东路徐树铮,总兵力6万人。”

“段祺瑞见自己官复原职,随即高举护国大旗出兵赶走了张勋。”

他不禁猜想,要是北洋派系没有内斗的话,或许就不会被革命党渔翁得利了。

大家可记得清清楚楚,北洋时代短短16年分成了四个阶段。

“于是一时之间直皖两系,闹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

段祺瑞和冯国璋双方斗争之后,最后的胜利者是直系的冯国璋。

“1917年10月3日,孙中山下令讨伐段祺瑞。”

“论派系,曹锟是直系,但他跟段祺瑞的关系也还可以,属于北洋系内部两边都吃得开的角色。”

“决定出山,在南方重新开展革命斗争,保护《临时约法》的神圣性。”

“动手之前,段祺瑞又派了徐树铮拉拢曹锟。”

“以北洋军的实力打护法军本来不成问题,但由于段祺瑞派去的王汝贤是冯国璋的手下。”

他要是所料不错的话,曹锟带领的直系和段祺瑞的皖系大战的时候,张作霖的奉系肯定和曹锟联手了。

“北洋时期是1912年到1928年,北洋时期之后的1928年到1949年则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到了1917年年底,冯国章与段祺瑞的矛盾达到顶点时,张作霖的实力已经能使他介入直皖两大派系斗争。”

“随后,护法军和北洋军在湖南大战,结果北洋军败退,丢掉了湖南。”

“于是张作霖便出任陆军第27师师长,成了北洋系的旁支。”

权力斗争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兵权,要不然很容易就被人推翻出局。

所以在和段祺瑞共事时,他从来不与段祺瑞起争执,总是选择忍让。

“到了1918年9月,怡好是该换届选举的日子。”

“冯国璋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只得又灰溜溜的回到了北京,并重新任命段祺瑞为总理。”

只是段祺瑞愚蠢至极,开出了两张空头支票,平白无故的同时得罪两人。

“1917年,张作霖又借府院之争,挤走了他的把兄弟冯德麟。”

“随着冯国章的死,直系进入曹琨时代。”

“黎元洪一看地方全独立了,只好把名义上的督军团团长张勋当救命稻草,请他进京调停。”

“但又不能将大量兵丁弃之不用,便将勇营、防军、绿营、团练等旧军队经过挑选后编为巡防营,主要职责是保卫地方,牵制新军。”

“黎元洪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好交出兵权,进京做了傀儡副总统。”

“这一回合较量,黎元洪完败。”

“原本东北的巡防营不属于北洋系,之前袁世凯在理清自己的基本盘时,将一些地方部队改编为陆军师,这其中就有张作霖的部队。”

只是最终有些可惜,手中没有兵力,不得不选择对段祺瑞妥协。

“这一来一回,黎元洪和张勋这两个工具人出局,段祺瑞取得府院之争的完胜。”

权力斗争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他唯有动用武力才能彻底打败对手,夺得最后的大权。

“冯国璋原本的打算先到南京找李纯等人商量,然后集结直系的力量反扑。”

他们老百姓的生活刚刚安定下来,现在又要面临直皖战争的威胁。

可冯国璋这个老东西为了拆他的台,故意让北洋军败退,丢掉了湖南,让他声誉受损。

“然后宣称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元洪的免职令。”

“中路的陈文运被王承斌的炮火打成重伤,在卫兵的护送下脱离了战场。”

“段祺瑞第三次以退为进,主动辞职。”

四五.三二.八五.二四四

如果最后的战局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只能说段祺瑞当初的行为有多作死了。

“最终段祺瑞给的筹码许给张作霖一个副总统,张作霖便倒向了皖系。”

他之前虽然是中华民国的副总统,手上无兵无权,但至少袁世凯也没有折辱他。

也正是因为如此,各朝古人才特别想了解清朝灭亡后,中国都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说不定他们朝代也能从中学习一二。

“这一战双方出动兵力超过20万,地点在河北涿州及高碑店一带。”

“见北洋系由冷战变为热战,徐世昌只好出面调解。”

“即便是后来掌控北洋的段祺瑞、冯国章、曹琨、吴佩孚、张作霖等人,在袁世凯面前也都是小弟。”

尤其是晚晴时期的老百姓更为苦闷,心里异常沉重,脸色极为难堪。

“张勋复辟前后,已经是半隐退状态的孙中山,对北洋系彻底失望。”

“不久后,段祺瑞鼓动十几个督军组成督军团到北京对黎元洪施压。”

“听说段祺瑞又辞职了,冯国璋当即批准。”

袁世凯听来听去有些头疼,他最担心的事到底还是发生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