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玄幻魔法>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82章 千古谏臣魏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2章 千古谏臣魏征(4 / 4)

征坚决不受。”

“如果仍听凭将两人押送京师,则只能说明朝廷说话并不算数,必将失信于民,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长史郑颋不以为然,认为是老生常谈。”

“魏征自认无功于国,只是凭借谏言便参于朝政,自觉惭愧,便以眼睛有疾病请辞官职。”

“一年判死刑仅二十九人,刑法几乎不用,米价每斗才三钱。”

不久又有敕令,已纳税和已服徭役的,从下一年开始免除。

另外与他共同治理天下的都是地方官员,日常公务都委托他们办理。

大臣上奏只要是身材魁梧壮实的男子,哪怕不满十八岁,也可以一并征兵。

魏征又曾写下自己前后的谏辞,拿给史官褚遂良看过。

“李世民亲临吊唁,恸哭不已,并罢朝五天,赠魏征谥号文贞。”

“李世民见此潸然泪下,强忍悲伤安慰魏征,并询问魏征还有什么遗愿。”

“随即命人释放他们,免除其罪责,使朝廷信誉的感召远达天下。”

现在是既征收租钱,又指派为兵员,还谈什么从下一年开始免除徭役。

“李世民仅仅允许辞去侍中减轻压力,后又提拔为知门下省事。”

“现告发其谋反已有几年了,而冯氏兵马还没出境,这明显没有反叛的迹象。”

“贞观八年,李世民想要分派大臣为巡查大使,没有得到合适人选。”

太宗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谏臣,才能时刻警醒自己,不至于犯下大错,这是让他最羡慕的地方。

然隋亡大乱之后,人口没有恢复,国库粮仓空虚。

侯君集参与谋反,以谋反罪处死,中书侍郎杜正伦受牵连被远贬。

他以前认为魏征比较固执,怀疑魏征不通达政务。

“皇后道常听说君主开明则臣下正直,如今魏征正直敢言,是因为陛下的开明,于是祝贺陛下。”

魏征正是这样的人才,而且直言敢谏,不避锋芒,为国为君分忧。

李隆基:魏征,天下第一诤臣,太宗亦师亦友的良臣。

“同年二月,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烟阁,魏征列位第四。”

“魏征劝谏李世民,中原刚平定,岭南遥远地势险恶,有瘴气瘟疫,不可驻扎大部队。”

“魏征病势转重后,李世民更加担心,命中郎将住宿在魏家守候,以便随时沟通信息。”

文宣帝听完后大怒,把魏恺召入宫中大加责备。

最后,意识到过错的父皇下令恢复了卢祖尚子孙的门荫。

魏征哪怕病重,也以谏诤为已任,为匡正太宗德行推进贞观之治向前拓展。

他要是有唐太宗那样卓越的功绩,说什么也要去泰山封禅。

“便下令将瀛州刺史斩于朝堂之上,不久又后悔。”

“数年后,秘书府中的图籍,精要完备。”

“李世民称赞魏征只建议派遣一个使者,岭南就得以安定,胜过十万大军的作用。”

“窦建德就擒后,魏征也随着到了长安二次归唐。”

“随后李世民派官员持旌节往岭南慰问冯盎,冯盎则让他的儿子冯智戴随着使臣返回朝廷。”

原来他刚即位时,就下诏说过百姓拖欠官家的财物,一律免除。

父皇也正是听完魏征讲的这个故事,这才意识到卢祖尚虽然缺少做大臣的道义,但杀了他也过于粗暴,如此说来还不如齐文宣帝。

不过好在后来唐太宗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尽管取得胜利,却仍因未能灭高丽而后悔。

唐太宗感叹若魏征还在,便不会有此行,于是又重修魏征的墓碑。

本章完

https://www./108063/36792726/

www.。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