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玄幻魔法>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35章 诗圣杜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5章 诗圣杜甫(2 / 3)

都寄托在这首诗中。”

“可以看出,早年的杜甫,并不是只顾游历天下的无业游民。”

“而是渴望站在山的顶峰,站到最高的地方,看着更宏伟的景观。”

“事实证明,杜甫有志向,也有这个能力。”

“只是他的一生太悲苦,也正是这个悲苦,造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杜甫为了他早年的心愿,再一次参加了翰林院举办的科举考试。”

“可是时运不济,当时杜甫去长安考试的时候。”

“宰相李林甫的权势炙手可热,如日中天。”

“李林甫出身非常显赫,仕途很顺,基本是一直晋升。”

“他是为张九龄代相,后来被加封了晋国公。”

“李林甫的权势非常大,当了19年宰相。”

“但是李林甫上任以来一直培植自己的势力,排除异己。”

“在后期,李林甫大权独握,排挤贤臣和人才,反而重用安禄山等奸臣。”

“李林甫权势滔天,使得唐玄宗后期人才凋零。”

“当时杜甫参加考试的时候,李林甫嫉妒贤才,将来参加科举考试的所有学子全部落榜,当然杜甫也包括在其中。”

“杜甫这下子一下就沮丧了,自己辛辛苦苦,过着十年寒窗无人问的生活,却无法金榜题名。”

“这段时期,杜甫非常失落,他在长安待了十年。”

“这十年他一直都四处奔走,投奔权贵,可是没有人搭理他。”

“他自己的生活也是非常不稳定,温饱都成问题。”

“这段时间,他非常郁郁寡欢,被困在长安。”

“发现无论是讨好权贵,还是科举都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非常的忧郁。”

“杜甫依旧没有放弃,在天宝九年,他献赋给唐玄宗看。”

“唐玄宗看了之后,觉得杜甫是个可造之才,想对他委以重任。”

“可是官场非常的勾心斗角,李林甫怎么咽得下这口气,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于是李林甫就设计了一场戏,杜甫仍然没有得到重用。”

“天宝十四载,杜甫被李林甫授予河西尉这种小官。”

“但是杜甫觉得授予他这个官职是对他的侮辱,于是不愿意为了那五斗米折腰。”

“朝廷又将杜甫改任为参军,也是一个官职不大的小官职。”

“杜甫也在自己的诗里提到过自己曾经担任过参军的事实,其实这些官职也只是有名无实,虚职而已。”

“杜甫当时已经44岁了,来到长安10多年,他慢慢学会了接受现实。”

“当初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只会让自己一家老小陷于贫寒和温饱都成问题的困难中。”

“因为杜甫的官职基本是虚职,而朝廷也大多拜高踩地。”

“杜甫每个月很够领到的俸禄也是少得可伶,连一家人的温饱都成了严重问题。”

“那一年,杜甫的小儿子饿死在家中。”

“杜甫为此写了一首著名的石壕吏,让人非常心碎。”

王安石:杜甫在长安时期和李白的相遇,堪称中华文学史上伟大的相遇。

杜甫和李白实际的交往其实很有限,但却很有意义。

杜甫和李白真实相处的时间,集中在天宝年间。

杜甫陪李白渡过黄河去了趟王屋山,拜访得道高人。

秋天又一起到宋州寻访大诗人高适,登台饮酒。

第二年秋天,两人又在兖州重逢。

兖州之会后,两人虽然再无相见,但杜甫经常有诗来表达想念。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被卷入永王的军事行动中,因此下狱。

杜甫牵挂不已,连着好几晚梦到李白,并为此作诗留念。

从某种程度上说,李白是杜甫精神世界的一个参照,甚至就是杜甫另一个自我的投射。

杜甫在诗里说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似乎更像是在说自己。

对于杜甫来说,李白出现在他最迷茫的时候。

让杜甫求取功名利禄的世俗压力下,看到了一种洒脱的人生。

自古以来,在同一领域的巅峰人物,有很多终生难以相遇。

只有李白和杜甫,同处一个时代,并且他们彼此相遇了。

杜甫和李白的相遇,是文学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这是太阳与星星的相遇,或许只有老子和孔子的相遇能与之媲美。

李白具有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这一点正好与杜甫的人生理想相契合,所以他们一见如故。

李白爱憎分明、行侠重义的高尚品格,更是深深感召着杜甫。

而最终使他们灵犀相通,不能相忘于江湖的,是他们对诗歌的探讨。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或许都需要一个偶像,需要去膜拜,需要去仰望。

杜甫是幸运的,他遇到了这个偶像李白。

并且他的偶像完全接纳了他,在真心地喜欢着他。

因为对偶像的倾慕,所以思念。

因为思念,所以写诗。

终其一生,杜甫为李白一共写了十五首诗。

不知李白初见杜甫的时候,有没有料到,这个和自己如此投缘的年轻人,有一天会和自己在诗坛齐名。

毋庸置疑的是,杜甫和李白遇见以后。

李白对杜甫的肯定和欣赏,给了杜甫将诗歌继续写下去的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杜甫晚年,安史之乱爆发,人心惶惶,此时的唐玄宗选择逃跑。”

“在这一年,太子李亨即位,为唐肃宗,此时的杜甫也在避难。”

“杜甫听说了唐肃宗即位,国难当头,杜甫想要为国家尽一份自己的力。”

“可是在途中,杜甫被叛军所俘,押到长安。”

“叛军并没有把杜甫放在眼里,可是杜甫一直都在忧国忧民。”

“在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