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蕴也只是感慨一会,他是个聪明的孩子,明白现在慕无霜的处境。
就算是再一次跑出去了,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最终还是会被太后抓回来,而下一次就不会有这一次的幸运。
“娘,帮我找夫子,我要学习!”子蕴看着懵懂可爱的妹妹和眼中似有忧愁了慕无霜,做出了决定。
先前看的书上有说过,作为男子汉大丈夫,就要顶天立地,他没有爹爹,那便让自己变得厉害起来,保护娘和妹妹!
慕无霜不知道子蕴的心中想到了那么多东西,她以为只是小孩子比较好学,想要多学点东西,倒也并没有意见。
只要子蕴能够学得懂,想学什么就去学什么。
相较于哥哥的勤奋和努力,子悦则立即哭丧起了一张脸,小小的手紧紧的抱着慕无霜。
“娘,我也要一起学吗?”
小姑娘并不喜欢那些书本上死板的知识,她更喜欢学习医术,那些药材,就连子蕴记得都没有妹妹多。
反正有慕无霜和子蕴在身边,子悦不需要学习太多的东西,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快快乐乐的就好。
“小悦儿不喜欢就不去。”慕无霜揉了揉子悦软乎乎的脑袋。
谁知道她分外认真的皱着小脸思索了一会,又摇了摇头拒绝。
“那还是算了,哥哥会变得越来越厉害的,我才不要落后哥哥!”子悦冲着子蕴吐了吐舌头。
两个孩子找夫子的事情容不得马虎,他们先前受过洛明轩的教导,如果是资质平庸之辈,怕是不能满足子蕴和子悦的需求。
不过这件事情倒也不急,再过两个月他们才会到六岁的生辰,还有两个月的准备时间,靠着神威门庞大的情报网,足够慕无霜找到一个符合条件的夫子了。
看着子蕴和子悦跑去花丛中玩起秋千,慕无霜的一颗心暂时放了下来。
然而等到她收回目光的时候,却发现石桌上多了一个竹筒。
环顾四周,并无看到可疑的人。
竹筒的确是在刚才放下的,慕无霜现在内功也算是小有所成了,可她居然一丝可疑的气息都没有察觉到。
她的眼神暗了暗,拿起了石桌上的竹筒,竹筒的隐蔽处刻了一个墨字。
是太后送来的竹筒。
里面肯定不会写什么好的东西。
慕无霜很想将竹筒直接丢进火堆里面,但想着太后的人指不定就在什么地方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慕无霜硬生生克制了想要将竹筒丢出去的想法。
她不动声色地将竹筒收在了袖子里面,并回到了房间才将竹筒打开,里面放着一副卷起来的纸。
“解决临幽城城主。”
临幽城?
在记忆中搜寻了一下,好在原主平常在家看书较多,即便是足不出户,但关于晟朝的各个城镇还是知晓的。
这座城位于晟朝的边关,镇守之人是李将军的一个儿子,李凌均,李将军的长子。
当年李凌风被丢到边关历练,就是在临幽城。
李凌均很好的继承了李将军骁勇的性子,在他不曾去临幽门镇守之时,边关城镇苦于受到匈奴的骚扰,而且还会时不时的有山匪去打劫,百姓们苦不堪言。
直到李凌均前去镇守,第一年,来犯的两万匈奴,被他用两千人打得落花流水,第二年,取了匈奴王子的首级,同时剿灭周边大大小小数十个山匪窝点。
第三年,临幽城方圆数十里,不敢有敌来犯,他也正手在了边关,如同一根定海神针,有李凌均在,临幽城难得的和平了下来。
为此他已经在边关镇守了将近十年!
如此一个爱国忠君的将军,太后没有理由去解决掉李凌均。
除非太后的动机不良,她想让和平没多久的晟朝重新乱起来。
慕无霜并不想执行太后下达的任务,一方面她与李芸茹是好友,另一方面,一个如此忠诚的将军,不该是被害死的下场。
可太后在那边盯着,要是慕无霜不动手,太后一定会怀疑慕无霜。
那个老妖婆指不定会做出怎么样疯狂的事情。
但要让慕无霜杀死李凌均,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
有了!
真正杀死肯定不行,那么就让李凌均假死一下,神威门的力量可以将李凌均带走。
等到慕无霜有办法解决掉太后这个祸害,揭开他真正的面目,再将李凌均给放出来,这样既能稳住太后,又不至于让李凌均白白的丧了性命。
具体实施细节还需要仔细计划一下,太后那个老妖婆精着呢,想要骗过她并不是一件易事。
稍微疏漏一点,太后肯定会发现,到那个时候不仅是慕无霜会遭殃,只怕李家也会跟着一起遭殃。
太后让慕无霜去办这件事情,肯定也会寻找一个理由把她送去临幽城。
但要只是王妃单独前往临幽城,难免会引起旁人的怀疑,也就是说宋屿白很有可能会跟着一起行动。
宋屿白并未向外界表示自己身体已经好了,那么太后该要用什么样的理由,将他们送到临幽城?慕无霜忍不住好奇了起来。
等宋屿白回到摄政王府的时候,带回来的还有一纸圣旨,不过他的面色看上去并不好看。
宋屿景原本的意思是让宋屿白单独前往临幽城,其他人暂时不知道临幽城目前的险状,他再安排李凌风小将军一路护送。
不知情的人顶多以为宋屿白时日无多,想到年轻时候征战的日子才会去边关看一看,如此暗度陈仓,恰能够解决此事。
谁知关键时候太后横插一脚,要求慕无霜随行前往临幽城,说是王妃大病初愈,应当宋屿白去外面转一转去去病气。
此话原先听着宋屿景并不会怀疑,可他已知道太后有异,这话听起来便奇怪很多。
边关多战乱让一个大病初愈的柔弱女子,去那个地方,一路颠沛,对病情不会有丝毫帮助。
可宋屿景无法改变太后的心意,慕无霜仍是要跟着。
“王妃,你的身体若是尚未痊愈,本王便去禀告皇上太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