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崇祯心灰意冷,像一个活死人一般,跌跌撞撞,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紫禁城后边的煤山了。
他的身边还有个太监跟着他,他苦笑道:“没想到,最后跟着朕的只有你王承恩了。”
那个叫王承恩的太监哭着说道:“皇上,我们一起逃出去,咱大明还有半壁江山。”
“没有用了,大明已经亡了,在朕的手上亡了。”崇祯对着天叹息道。
“呜呜呜,皇上啊。”王承恩哭着。
他们一主一仆走到了煤山顶上,那里有棵老歪脖子树,这棵树无风自动,好像在说着你终于来了。
而这棵老歪脖子树后边出来了一个背着剑的年轻人,崇祯看着他,这不是刚刚还在和普渡慈航大战的那个人吗?
“你,你怎么来了?你怎么知道朕在这里?”崇祯说道。
“那个蜈蚣精被我杀了,你走的路线就这个地方,还怎么找不到。”唐宇解释道。
“你来干什么,看朕的笑话,说朕宠信妖道,丢了天下?这些我都认。”崇祯埋头哭道。
唐宇不可置否的说道:“看看这紫禁城,这京城,原本繁华无比,现在战火连天,到处都是打仗的声音,还有你的那些忠臣也还在抵抗清兵。”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大明,亡了。”崇祯已经毫无斗志了。
唐宇也没想过要激起他的斗志,他说道:“我只是想和你这个明朝最后一个皇帝说说话而已,大明迟早会亡,只是你想过没有,你有无数次中兴大明,拯救大明的机会。”
崇祯听这话,他也在想他这执政十七年的样子,袁崇焕,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等等多少人为他前赴后继,拯救这个腐烂不堪的朝廷。
可是袁崇焕被他冤枉死了,袁崇焕还把努尔哈赤给炸了,孙承宗也被他一贬再贬,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使得朝廷的经济全面崩盘,根本没有办法了。
“哎,都是朕之过矣。”崇祯把罪责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其实,并不全是你的错,你坑死了那么多忠臣良将,频繁更换内阁首辅,致使朝政不稳,朝令夕改。”唐宇一针见血说道。
崇祯没想到,他知道这么多,他从来没想过这些,他疑心病很重,只要有感觉别人对他不忠他就会杀了,加上国师的蛊惑,十七年换了十几个首辅,干得最长就周延儒和温体仁。
“这都是些表面原因,大明亡国的苗头是从你爷爷万历皇帝开始的。”唐宇现在想让崇祯死也死得明白,洒脱一点,至少,没那么多心理负担。
“我爷爷?”崇祯不明白,和他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你爷爷不把张居正那一套废除了,你想想现在大明的国库,兵力是不是很强,有灾会没钱赈灾?那些老百姓活得下去,鬼才来造反,他那对官员的考核办法,还怕贪污腐败?我给你说,如果不是张居正给他国库充实了那么多钱,他有个屁的本钱去打万历三大征,他有个屁的底气四十多年不上朝。”
唐宇把这一套明实亡于万历的说法搬了出来。
崇祯听到这一番解释,仰天长啸,原来,祸根在他爷爷那里就埋下来了。
“我说实话,如果没有张居正,大明都活不到你这来,最多能撑到泰昌,他给大明续命近五十年。”唐宇也挺佩服那个男人的,治国真的有一手,真正的救世之臣。
“哈哈哈哈哈,没想到,没想到,我大明是靠一个权臣才能走到现在的。”崇祯经过唐宇的点拨也知道了问题出在哪儿了。
“你放心,接下来的王朝,终究也会被灭的,这个王朝将会承担起封建王朝最后的骂名,也就是背黑锅。”唐宇说道。
崇祯觉得这个人不简单,未来的事他都可以预见?
“朕虽然不知道你是谁,但是还是谢谢你,最后给朕说了这么多,如果朕早点遇到你,朕肯定会重用你,中兴大明,可惜一切都只能是如果了。”崇祯认真道。
唐宇心里可不会对他的奉承有多高兴,这就是个马后炮,他那种疑心病,自己能活着就算不错,还像张居正那样的权臣来改革的话,那这个皇帝不得分分钟弄死自己。
“难道你不想逃出去,东山再起?”唐宇问道。
“还有什么东山再起的机会啊,让我走得体面点吧,我大明皇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就没有逃跑这一说。”崇祯已经在那棵歪脖子树上挂起了白绫。
唐宇没有阻止他,这就是他最后的归宿了。
最后的话,唐宇没有给他说,即使用张居正的那一套,最多再撑五十年,明朝圈地太严重了,这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没解决的问题,雍正解决了一部分,也没完全解决。
那些王公贵族,士绅集团,不断圈农民的地,他们变成地主,不断压榨农民,缴税就变相把地租提高,让农民承担,这群吸血鬼把百姓的血都吸干了,活不成,吃不饱饭,不反谁反,大不了就是一死。
他们忘了,他们的太祖朱元璋就是这么被逼起家的。
当土地被分完了,全天下的农民都没饭吃的时候,也就是士绅集团,王公贵族破灭的时候了,天下大乱,旧的王朝破灭,新的王朝建立,重新分配土地,又再来一个轮回,清朝有些不太一样,这运气点儿背,遇到了一个大变革时代了,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制度出了问题,封建帝制的问题。
崇祯最后还是上吊了,旁边的太监王承恩大喊道:“大明皇帝陛下殡天了。”
一段白绫,一棵老歪脖子树,送走了这个长达276年的大明王朝。
崇祯咽气后,大明彻底宣告灭亡了,这个紫禁城又将会迎来新的主人。
太监王承恩也跳下了悬崖,为大明殉国了,可能他是想和崇祯一起走。
古人的忠君思想,有时候也挺让人动容的。
现在的紫禁城已经被清兵完全接管了,唐宇想道:那个六岁的孩童皇帝福临,还有大名鼎鼎的皇父多尔衮,大清国母布木布泰,孝庄太后应该都来了。
那个在大清皇室修为极高的老和尚应该有他想要的答案了,他,真的想要回去了。
太和殿前,这个皇帝上朝登基的地方,一个少年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