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给他们讲了如何运作。
但这东西不亲眼看看,还是有点云里雾里。
易飞从抽屉里拿出纸笔,写下苗惠昕的电话交给廖远光,“到了港城,如果有事可以打我妈妈电话,或者让她给你们安排,她在港城还是有一定人脉的。”
廖远光收起纸条,“那是肯定的。”
四人又讨论了会如何操作国库券,这个是当务之急,易飞说了,也就大半年的干头。
易飞详细给他们讲了如何操作,注意事项,甚至安全部分都没有遗漏。
杨叶嘿嘿笑道:“我就知道我的选择没错,跟着小易总干就是爽快,该干啥,怎么干,小易总交待得一清二楚,还不分钱,这样的朋友哪找去?”
易飞笑道:“其实这些事都非常简单,平时多读读报,看看新闻,再琢磨琢磨,都能想出来。”
当然,看看报纸能看出商机的是少数人。
廖远光、苏越和杨叶都不在此列。
靠倒卖国库券发大财的,易飞也就知道那一位。
三人告辞,易飞留他们吃午饭。
苏越说道:“得了吧,有吃饭的功夫,我们都到省城了。”
易飞也不强留,到谢奶奶家拿点心让他们路上垫巴点。
送走廖远光他们。
苗惠昕由于连续三个晚上都睡得很晚,去正房西间休息了。
易飞则是在自己卧室写电子工业和化工工业发展前景。
写这个东西自然不像他写的热水器三十年发展之我见。
那东西他写了两大本,对历代热水器都有详细的描述,详细到内部构图都有。
电子工业和化工工业他想写这么详细也写不出来。
章氏在电子工业的发展其实一直都是代加工的模式,在研发这块并没有下大功夫。
易飞就对他所知道代加工的模式、运作状况洋洋洒洒写了不少。
其实是比较笼统的。
真正的实质性内容不多,太具体的他也不清楚。
化学工业这里更简单,他就写了一些化工产品的名字,其中就包括MDI。
他觉得以现在章氏化工的产业结构,再投资他写的这几个化工产品,章氏化工就能发展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