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重生英伦> 第796章 中本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6章 中本聪(1 / 2)

在巴伦前世的时候,有许多人都认为“中本聪”是一名倭国人,甚至当时巴伦从“中本聪”的百科上看到的资料,也很确定的说他是一名倭国人,并且网络上流传最广泛的“中本聪照片”,也是一名不修边幅的倭国中年男人的模样……

不过照片中的这个人,名叫多利安·中本聪,1949年出生,是一名日裔美利坚人,毕业于加州州立理工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曾供职美利坚军方,也是这样的身份背景,被许多人认为他同“中本聪”的形象契合。

只不过后来被证明多利安·中本聪并非那个“中本聪”。

说起来,之所以会有“中本聪”是倭国人这样的说法,也是有几方面的证据来佐证的……

除了他在网络上所使用的中本聪(satoshi nakaoto)是个倭国名字之外,他在2008年所注册的一个名为p2pfoundation上的个人资料,填写的是1975年4月5日出生,居住地倭国,男性……

另外,他2008年8月18日注册的网站bit,最开始使用的是倭国的匿名注册服务商,并且服务器架在日本的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上……

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后来在加密货币方面,倭国也是发展比较迅速,并且对此也持开放的态度。

最初的时候,“s行动”的情报小组,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在后来,他们中的专家对中本聪在网络上所发表的帖子内容进行分析——从2008年到2009年间,中本聪在cryptography邮件列表、rcefe开发平台、p2p foundation网站、bittalk论坛上先后现身,他在其中的发言,都被从语言学、密码学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最终情报小组认为中本聪应该是出生在英伦,或者自小接受的母语教育是英式英语。

除了因为中本聪在创世区块中留下的一句话是来自英伦《泰晤士报》的头条之外,他在所有留言中,从没有使用过日语,反而熟练采用了英文——尤其在bittalk的发言中,出现了很多英式英文

比如在2010年5月5号,中本聪的留言中有——

“rry to be a wet bnket, but, writg a description of bit for neral audiences is bloody hard”

这其中bloody hard是非常典型的英式英文用法。

还有他在2010年8月27日的留言——

“as a thought experint, iage there was a base tal as scarce as gold but with the follog properties……”

这其中“borg grey lour “里的 lour这个词,在英式英语中有u,而在美式英语中则无u。

另外,分析人员还认为中本聪本人很有可能身处北美,因为按照他在各个网站发帖的时间来进行分析,只有在美利坚的时区内,以他发帖的频率来套用,其活跃时间全部在9点到23点间,能够同正常人的活跃时间完美匹配!

当然,从中本聪的行事来看,其中诸多的矛盾之处,有可能是他在故意使用的反侦察手段,释放了烟雾弹。

不过最终情报小组的黑客还是通过技术手段,成功的穿透了中本聪所布置的所有代理服务器,找到了他上网的真实地址——也由此确定,他本人的确是位于美利坚境内。

在锁定了他本人的真实身份之后,巴伦就得到了他手上的这份关于中本聪本人的详细资料。

能够得知,他大学毕业之前都是在英伦生活,之后去往美利坚获得了金融方面的硕士学位,进入华尔街,曾经在多家银行任职,并且曾经被派驻往倭国两年——懂得少许的日语,这也能解释了他为什么使用“中本聪”这个倭国名字在网络上发表信息。

之所以专门派人找出“中本聪”本人,巴伦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在他前世的时候,2011年4月23日,中本聪给一位开发者发送了最后一封邮件,留下这样一句话:

“我开始干别的事了,gav与其他人会很好的接手比特币项目。”

从此之后,便销声匿迹了。

一直到bitc获得成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并且也因为它的价格一次次的突破新高,令人惊叹的时候,有无数的人都忍不住去思考,中本聪终究去了哪里,他究竟是谁?

巴伦派人监视着中本聪,也是想要知道他从那个时候开始,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选择销声匿迹,是得了重病,还是意外身故,或者就像是一些阴谋论所说,bitc本身就是美利坚方面,或者是某些大资本背后搞出来的骗局?

要知道,这种阴谋论在后来还是非常有市场的。

甚至有人认为bitc并非是由中本聪一个人所创造,而是由一个团队所创造的。

就比如有人从中本聪的名字“satoshi nakaoto”入手,比如它在日语里面可能有“中情局”的含义……

或者是将其拆分,认为这个名字,代表着bitc是由sasung(三星)、toshiba(东芝)、nakaichi(中道)和otoro(摩托罗拉)四家公司联手开发的项目。

当然,这种猜测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非常的牵强。

毕竟bitc能够获得成功,其实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就连bitc所代表的区块链技术——在后来区块链则被认为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比肩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四大支柱之一——其实在目前,甚至是十年之后的硬件条件,能够实现的应用场景也并不算多。

在其诞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bitc其实并没有进入主流的视野,即便是包括bitc、以太坊在内的所有的总价值,都远远不及其他的传统金融投资品,一直到bitc诞生后的将近十年以后,才陆续有主流机构开始尝试介入这个市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