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世纪大战内幕
压车!这是一个在motogp并不算陌生但也算不上熟悉的战术。
老车迷一般都有印象,但印象又都不太深。
因为这个战术几乎每年都有人在用,却几乎没人能成功,甚至没人能发挥出作用。
这也是他不担心的原因。
单纯的压车佩科完全可以应对。
台下斯通纳和约翰三人眼中浮现出了一抹好奇,但并无其他光彩。
他们也认为马丁这个战术虽然管用,但仔细想成功几率也并不大
压车,原理是头车减速,让后面的车群变得密集,后面车手的间距变近从而引发缠斗。
压车这个传统战术一般发生在每年的最后一站。
主要由积分落后的争冠车手来发动,当他们占据前排的时候,在必要时刻就会压车,让他身后的另一位争冠对手陷入密集的车群。
车群密集起来,哪怕是世界冠军也很难应对众多车手的连番进攻。
至于为什么机会一般都不大,因为这个战术主要是由积分榜第二对积分榜第一发动。
能上积分榜第一的车手,其能力,车群最多只会对他造成压力,不会引发太多的影响。
也就是说只能产生些小麻烦罢了。
在约翰的印象里,最典型也是给他印象最深的压车战术使用是在十年前。
也就是当年八冠王来到gp的第一年,那是笨田坐拥两位王牌车手,后面被车迷称之为笨田双雄。
这两位就是佩德罗萨和那位初进gp的马王。
那一年那位八冠王直接霸占了积分榜,年末以领先第二名洛伦佐十几分的优势来到了那一年的最后一站瓦伦站。
一站比赛冠军满分二十五分,也就是说那一站这位还是新人的八冠王只要再拿下十分,领先的积分数总和超过二十五,就可以力压洛伦佐拿下冠军。
而洛伦佐必须拿冠军,并且保证把这位mm93挤出前五。
因为第四名可以进账12分,只要93拿了第四,其积分和就超过了25。
介于两人这种特殊的积分差距,那一站比赛洛伦佐就使用了压车的战术,这也是这些年最经典的一场压车战术比赛。
洛伦佐率先领跑全场,然后在一圈过后以头车的身份放慢节奏,试图让身后处在第三位的mm93遭到车群的挤压,甚至轮番进攻。
其实那一年这个战术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因为那一年的洛伦佐并不弱,至少在他的印象里是如此。
毕竟那位八冠王当时只是个新人。
严格来说当时的洛伦佐和刚出道mm93可以说是55开,甚至64开,他占六成,mm93占四成。
只不过那一年的mm93,堪称运气好到了爆炸,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占尽。
洛伦佐输在了队友的身上。
当时洛伦佐的队友也就是当时的九冠王罗西,两位雅马哈双雄。
如果没记错的话,当时这两人闹了很大的矛盾,以至于那一年洛伦佐几乎是在孤军奋战,没有队友协同。
这也是说为什么刚出道的mm93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的原因,前有斯通纳退役,后有入厂队佩德罗萨给予了他很多数据上的帮助,再后来又有雅马哈双雄的闹掰。
如此之下,这一年再加上自身出色且无疑匹敌的实力,想不拿世界冠军都难。
那一年的最后一站前几圈洛伦佐第一,佩德罗萨在第二,mm93在第三的位置。
在发现洛伦佐压车之后,身位笨田当时一号车手却被mm93在赛季压了一头的佩德罗萨丝毫没有怨言的站了出来,主动和洛伦佐缠斗。
可以说当年的佩德罗萨以一己之力破了洛伦佐的战术。
在比赛进行到中期的时候,洛伦佐不想让他和佩德罗萨的缠斗便宜到了后面做山观虎斗的mm93,在急于甩开对方的情况下,一个激进的操作直接将佩德罗萨挤出了赛道之外。
这一操作,直接葬送掉了他的冠军。
瓦伦站,洛伦佐以分站冠军的成绩完赛,mm93以第三的成绩完赛,卫冕世界冠军。
其实那一场,他没记错的话,mm93应该是第二完赛的,不过最后一圈这位八冠王还是玩了一手人情世故。
在比赛的最后一圈,那位被挤出赛道的佩老兄又追了上来,这位八冠王当时很懂人情世故的让了一个位置,把第二让给了他的这位好队友。
在他的印象里,佩德罗萨没有世界冠军但却能在传奇中热度占据高位,其中不免当年这一站的功劳。
那一场过后,甚至到今天,大多数的93粉对这位带刀侍卫的印象都是极好的。
场上比赛还在继续,约翰认为,马丁想要复制当年洛伦佐的行为是有难度的,但绝对有机会。
尽管此刻身后的车群有些松散。
“马丁这个直线没有减速,但是一号弯,佩科动手的机会太大了!”
视线一扫,近三百匹马力的厂车就从最后一弯出来穿过了终点线,直线马丁自然不会减速,但一号弯末端他给佩科留了一个进攻的机会,并没有走中线防守,如果动手的话机会极大。
“第十三圈的一号弯,这里机会很大,马丁几乎是完全放开,佩科会不会动手!”
十三圈的一号弯,面对如此诱惑佩科显然纠结了很久,不过最后他还是选择出手。
抽线,晚刹!
不管马丁目的如何,这种机会不要白不要。
其实佩科此刻已经大致猜出了马丁想要干什么,只是他不敢确定。
“佩科动手了!一号弯内线!”
两台赛车在一号弯交织,佩科的赛车从内线率先进入一号弯,马丁这个刹车力道他收线完全不成问题,更何况这个弯的角度本身也并不小。
赛车进弯出弯,出弯后的佩科神情瞬间高速紧绷,然后全力加速。
“在佩科出弯的一瞬间马丁提速了,他要干什么,他要把位置放过去之后然后反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