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武侠修真>枕剑匣> 第 12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2 章(2 / 3)

污,衣服也歪斜残破,有的少了外衫,有的只着半身,也有少了鞋子的。

每出现一道孩子的身影,那个问题便会在半空再回荡一遍。

无数道声音混杂在一起,斑驳难辨,只剩下一个尾音在半空回荡。

“……娘?”

“娘——!”

“娘!!!”

“娘。”

一道乐音骤起。

笛声。

呜咽的笛声不知从何处飘来,断断续续,幽咽曲折。风在这一刻都似是变得更幽冷了一些,似有冷雨自天落下,沾湿了所有人的眼睫。

程祈年的手已经又探上了身后的木箱。

本以为方才一场凶险鏖战,已经将这白沙堤的妖平了,只要等到妖瘴彻底散去,便可以回平妖监复命。

哪里能想到,一波刚平,竟然一波又起!

“是我的错觉吗?我好像听见了乐声。”元勘喃喃,情不自禁打了个寒颤:“为什么会有乐声?”

所有人都暗自戒备,三清之气提起。

唯有谢晏兮侧耳。

他很是认真地听了片刻,眉头轻轻拧了起来,显然也有些不可置信:“……白沙细乐?”

程祈年和元勘满庭脸上都还写满了茫然,明显没有听说过。

凝辛夷却听到距离自己不远处,传来了一声清脆。

是玄衣。

这位与程祈年一并来此,却一直隐在暗处的剑师在听到谢晏兮说出的这几个字后,竟然没拿稳剑。

他似乎并未注意到自己已经暴露了身形,又或者说,这一刻,他也没有想要再去隐匿自己。

玄衣踏前一步,第一次开口。

他嗓音带着受伤后的微哑,可以听出本音清朗,分明还是少年音,却带着惊颤:“怎么会有人奏白沙细乐?”

凝辛夷无端觉得这声音有点耳熟,心道果然应是在某处见过。

元勘紧张盯着那一排排的孩童,甚至不敢回头,只问道:“这个什么什么乐,有什么问题吗?”

玄衣哑声:“有。”

“白沙细乐,是送葬的丧乐。”谢晏兮的手也重新放在了剑柄上:“现在的这只曲子,名为《笃》。”

元勘茫然问:“送葬?给谁送葬?方才被鼓妖波及而亡的村民吗?虽然这话可能不太合适,但不是我说,这效率是不是太高了点儿?”

玄衣闭了闭眼,继续道:“白沙细乐共有三个乐章,而《笃》,会在向亡者进献贡品时被奏响。”

元勘依然没明白为何谢晏兮和玄衣的神色都变得紧张了起来,挠了挠头:“什么贡品?”

从那些小孩子们出现后就一直没有出过声的程祈年突然开口:“衣服!那些衣服!”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那些看起来实在有些渗人的小孩子们,语速飞快,焦急道:“就是那些衣服!我看到的衣服,一样,都一样!”

别人还没反应过来他在没头没尾地说什么,凝辛夷却已经明白过来。

她从破屋里走出来,站在所有人身后:“墓冢里,被鬼鸟钩星收集起来的衣服,与这些小孩子们身上穿的,是不是一模一样?”

程祈年急急点头,他一旦过分着急,就会容易口齿不清,还好有人听懂了他的意思。

凝辛夷盯着那些让人无端觉得森然的孩童们,一步步向前,脑中却在飞快地闪过之前的一幕幕。

从她进入白沙堤开始的所有不合理之处一一在她脑海中浮现。

看似是草花婆婆与谢晏兮联手设局,杀死了鬼鸟钩星。

可此处却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饱吸母亲怨气而生的妖祟?

鬼鸟钩星喜孩童,却更喜活生生的幼童,为什么会笃定那些倒在旧屋血泊中的孩童们可以将它吸引出来?

它又为什么要将孩童的衣服藏在洞冢中?

谢晏兮怎么知道,彭侯炖汤能将鼓妖引诱出来?

更进一步,这里为何会有一只鼓妖?

要知道,鼓妖可不是什么性情温和的妖祟,可那鼓妖却分明似是在这里盘踞许久,却竟然没有将白沙堤屠戮殆尽。

为何鼓妖能和这满白沙堤的村民相处仿佛融洽,甚至那白烛也更像是对它的供奉?

为什么阿朝普一见到她,就喊她大姐姐,直接看穿了她的性别?

而那黄衣妇人又说,阿朝和阿宇都死了?

这些孩子们是怎么回事?到底发生过什么?

白沙细乐为谁送葬?

《笃》响起,贡品又在哪里?

最重要的是……

这妖瘴散去的速度,是不是实在太慢了些?

所有这一切分明都在被一条隐形的线串联起来,眼看就要浮出水面,却仿佛始终还差最关键的一环。

而这一切的答案,或许就在此刻她的脑海里。

这不是什么读取记忆的好时机。

可她不能再等了。

所以凝辛夷的灵识终于触碰到了鼓妖的记忆碎屑。

*

妖祟的记忆,素来是跳跃的,更何况鼓妖这种大半时间都在沉睡的妖祟。

凝辛夷与它的记忆尽数共感,首先“看”到的,却是一片黑暗。

绝对的漆黑与寂静绵延了不知多久,天地之间突然有了一抹光亮。

烛火。

白烛的火苗静静燃烧,一根接一根,在黑暗中燃烧出了一条蜿蜒的线。

鼓妖本能想要趋近,低声呜咽着向前。烛火是暖的,直到此刻,它才有些恍然地有了冷暖的概念,明白自己此前一直都匍匐在冷寂的黑暗中。

见过了光,就不会想要再坠入那样的黑暗。

它是烛阴之子,烛阴睁眼则昼起,闭眼则为夜。

鼓妖却恰好相反,它在白昼沉睡,在夜色中睁眼,但在这白烛燃烧之前,见到的却只有永恒的黑。

是白烛唤醒了它。

它也情愿停留在有白烛的这一隅,哪怕不知年月。

更何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