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喜看稻菽千重浪3(1 / 2)

水镜中的声音忽然有些沉重,响在诸天万朝的人心里。

听到这里他们已经差不多明白了,这水镜里面的女子怕不是仙人,而是后世中人。她一口一个“我国”,又遍数历朝历代,这就说明,他们其实属于一个国家。

可是......

咸阳宫,秦始皇负手而立。

后世之人怎么会有这样的仙家手段呢?竟是将水镜投到大秦,难道他们的皇帝已经求得仙道,借仙人之力向他传递讯息?

他的心里猜测不断,又想到女子说的鹰酱、老大哥,他的后世子孙还要管别人叫大哥了?而且竟然还向外国买粮,粮草为本,若一个国家连粮食都要依靠他国,那岂非是太阿倒持,授人以柄?连命门都被拿捏住了。还有这女子说的百年屈辱,后世怎的混得如此不堪?

汉朝,建章宫。

刘彻反复沉吟着“百年屈辱”四个字,忽然抬头问:“卫青,你说,除了匈奴和西域,是不是还有其他我们不知道的国家?”

卫青自然也听明白了水镜里的话,沉思片刻,表情凝重地答道:“臣不敢妄言,但水镜如此说,臣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百年屈辱太过沉重,哪怕中间隔了那么多朝代,他们也没法不心有戚戚。

刘彻显然也是这个想法,点点头道:“朕欲遣使外访,若有威胁先做图谋,若无......也来试试这外邦的粮食。”

在保证自足的情况下,引进良种也未尝不可,毕竟谁会嫌弃粮食多呢?

唐朝,开元年间。

刚刚实现真正的大权在握、改元开元的李隆基心里一乐:“这女子说的开元盛世,是指的朕的‘开元’吧?”

侍奉在一旁的高力士满脸堆笑,打着千附和道:“依奴才看还能有哪个开元?陛下英明神武,先后平定韦后之乱与先天政变,卫护李唐江山,如今又改元明志,广纳贤才,盛世之期不远矣,后世所赞的开元盛世,必然是陛下一手缔造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说得好!朕必将踵武太宗,再创大唐伟业!”

李隆基拊掌大笑,还有什么比刚刚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场就被剧透自己开创盛世更爽的呢!还没有脑子进水的玄宗陛下心中豪情万丈,就要为大唐的伟大复兴再奋斗五十年。

至于后面的百年屈辱,不好意思太激动了选择性忽略。

【袁老出生战火,幼年颠沛,对饥饿有着痛切的体验。1949年,日月换新天,可物阜民丰的日子还很遥远。

十年之后,一场持续三年的灾害席卷全国,饥不择食的百姓开始吃草根树皮来充饥。

可是这些东西根本无法代谢,怎么能吃呢?所以饿死的、无法消化而死的,不计其数。

亲眼看到并亲身经历这一切的袁老悲痛又自责,作为一个农业工作者,他竟然不能让人民免于饥饿!人生的道路从来没有如此清晰,他决心开始研究水稻。】

“好人啊。”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喃喃,少年时期的惨痛经历再次涌上心头。

就像这女子说的,草根树皮,那是能吃死人的啊!可是不吃也是死,能怎么办呢?饥荒就像魔咒,威胁着每一个普通人。

“怎么我们就遇不到这样的好人呢?”

有人偷偷抹着眼泪,想起自己饿死的亲人,悲从中来。

【1961年7月的某天,袁老在试验田里观察水稻。突然,他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

熟悉课文的同学想必已经发现了,我说的正是第一节的第六自然段,大家可以看到这个部分。】

【袁老一看激动不已,这棵水稻的稻穗又大又齐,籽籽饱满,种下去简直可以产一千斤啊!】

西汉。

赵过差点没把碗扔到地上:“多少斤?!”

他不会听错了吧!

建章宫。

卫青也有点激动:“一千斤,那是我大汉近八年的粮食产量!”

刘彻抱臂,一手撑着下巴若有所思:“朕总觉着没有那么简单。”

果然——

【但现实却是这株水稻种子种出来的秧苗高的高矮的矮,成熟期也很不一致,根本比不上它们的爸爸。】

秦朝。

农家侠魁意料之中的叹了口气,他就知道,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可是还是忍不住失望,要是能一举成功就好了,能少饿死多少人。

【袁老并没有气馁,他坚信自己的发现是有价值的。根据这个思路,他将研究分成三步。第一步,他要找到一些基因异常的水稻,这些水稻雄蕊正常,但是因为异常基因导致雄蕊没有花粉,这种水稻可以说是万里挑一;

第二步,找到正常水稻,给雄蕊没有花粉的水稻授粉,同时还要使那些异常水稻的特性得以保持;第三步,将正常水稻与雄蕊无花粉水稻结合,他们的后代才是杂交水稻的种子。

以上就是水稻研究中最常见的三系法。】

秦朝,乡野。

农家侠魁仔细听着水镜中的方法,忽然全身颤抖起来:“竟是这样…快!快!把上面说的方法记下来!”

几个穿着短打的年轻人早已在竹简上记录起来,脸色激动得通红。

他们在田里耕作了一辈子,受尽白眼与轻视,可是没有农作哪有粮食?如今有这三系法,纵然操作可能会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但起码提供了一个方向,若真能参透一二,说不定,说不定……

诸天万朝农之一道上有研究的人都忍不住心潮澎湃,为着一个尽管有些渺茫的希望。

【方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十分艰难。袁老选择了最朴素的办法——一株一株地找。炎炎烈日里,他拿着放大镜,将身体弯成90度,在稻田里待了两个月,观察了十几万株水稻,最后找出来6株。

他将这6株水稻种下,经过精心培育,6柱水稻最终增加到700多棵。他将这些水稻全部种在了自己的试验田里,这是他的第一次大田实验。水稻长势很好,他很有信心。】

【但没想到的是,在一个雨夜,这些秧苗全部被人连根拔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