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07 章 阿房宫赋 序(2 / 3)

偏,敛着眉讳莫如深。

始皇陵、茂陵、昭陵,如此三位数一数二的帝王,陵墓都成了寻常游赏之所,且不说忌讳如何,后世的操作当真令人费解啊!

坟上到底有什么好去玩的?!

【就是不知道二凤的棺材板还压不压得住哈哈,想想还有点激动!】

李世民:……

你可闭嘴吧!他算是看明白了,楚棠整个一看热闹不嫌事大!

二凤咬牙,朕压不住棺材板,出来第一个就向你问罪!

北宋。

苏轼笑呵呵地说道:“这个提议好。子由,哪日我兄弟二人同谒昭陵,也可为唐太宗诵读一二。()”

苏辙欣然点头:是极!太宗文皇帝察纳雅言虚怀若谷,再听忠议定然大慰九泉。魏文贞公忠直敢谏,亦是吾辈典范。如此一文而敬两贤,大善!?()_[(()”

犹在气闷的李世民全然不知,因着楚棠这一句话,有多少人瞻仰昭陵圣迹的时候,选择为他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遍《谏太宗十思疏》。

李世民:今天也在从谏如流呢!

【好了,题外话就说到这里,下面我们来聊一聊大家的作业。】

【这次交作业的人很多啊!好感动,原来不是我过气了。】

众人闻言都露出了善意的微笑,不会过气不会过气,只要不是介绍科学家的研究历程这样的超纲题,他们还是很完成得很积极的!

【每次看大家的作业都觉得很有意思。这次我们的作业是运用破立结合的论证结构,批驳“河/殇”派的谬论。

交上来的同学真是火力全开,每一个都把破立结合应用得好娴熟啊!破得果断,立得有力,我觉得如果在当年“河/殇”派争论甚嚣尘上的时候,每一篇都能见刊发表,大家都好会驳!】

楚棠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顿时,交了作业的人都骄傲地抬起了头。开玩笑,在写文章上他们就没怵过!

【大家的个人特色还是挺鲜明的,比如说,猪猪这篇写得就比较霸气,当然......骂也骂得很凶,我们就姑且称之为强汉的气魄吧!】

经过了小猪佩奇和GGB的暴击,刘彻绝望地发现自己已经有些麻木了,再听到这句“亲切”的“猪猪”,心里竟然平静得不可思议,从鼻腔里哼出一声,冷冷道:

“数典忘祖之人,朕这么骂都算轻的!”

司马相如等人偷偷抬眼看完水镜里展示的帝王大作,收回目光后在心里悄悄竖大拇指。

不愧是陛下,骂得真爽!

【二凤的作业笔调也很犀利,不过比起猪猪还是温和了许多。懂了,这是盛唐的包容!】

楚棠抖了个机灵,贞观君臣却是听得很开心。

唉,今天又是被夸的一天!

【就是这个“唐人未有崇突厥者”看着很典,好像太子李承乾还挺崇突厥的吧!穿突厥衣服学突厥话什么

() 的。惊!突厥正统在大唐!】

刚刚还在笑的李世民面色一滞,李承乾喜欢突厥风俗他是知道的,但他只当是小儿玩闹,堂堂大唐这点气度难道还没有吗?结果这事竟然还被捅到后世去了!

李世民把脸一黑:“把太子给朕叫来!”

从未被cue一cue就没好事的李承乾脸色一变,反手把自己红木架上的突厥服饰扔到一边。他只是存了点别扭的心思和父皇之置气,可没想留个崇洋媚外的声名!

李承乾无师自通领会了后世词语的精髓,并下定决心从此谨言慎行,为宣扬大唐文化添砖加瓦。

【子厚的作业写得很峭拔,柳老师不愧是中唐讽刺大家!】

【另外还收到了皮日休和陆龟蒙的作业,原来也有老师C他们吗?笔调好还原!这两份作业的讽刺笔调都很犀利。

说来也很巧,迅哥儿的杂文就取法过晚唐讽刺小品,皮、陆则是这类小品文的代表,迅哥儿还在《小品文的危机》中称赞皮陆文章恰是晚唐“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铓。”

这两份作业和迅哥儿的文章也可以算得上一种呼应了。】

原来还有这样的渊源。

众人听了也很感慨,皮日休和陆龟蒙二人更是既惊喜又唏嘘,惊喜的是他们能得到后世如此高的评价,唏嘘的则是那“一塌胡涂的泥潭”的断语,鲁迅用笔之精,他们再一次感受到了。

叹了一口气,两人不约而同地斟酒举杯,向着水镜的方向一饮而尽。

——聊赠千载之下,文章知己。

【欧阳修的看得我有点PTSD,总觉得像在看《伶官传序》,被背诵全文支配的恐惧。

苏轼写得很张扬,这次COS的是青年苏轼吗?很符合他当年“好发议论”锋芒毕露的人设。苏辙写得就温和多了,车印子就是这么脚踏实地!】

苏辙捂脸,“车印子”又是什么糟糕的称呼?

他叹了一口气,楚姑娘哪里都好,就是太不庄重了!

两篇文章一左一右出现在水镜上,一张扬一内敛,但都议论精深,一看便知功底。众人见识了眉山二苏的文采,以文观人,自然也看出了两兄弟的性格,俱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苏轼在自家父亲的注视里默默望天,好发议论什么的,他也改不了啊!能改他就不是苏轼了。

另一边的欧阳修拧着眉看向自家好友:“圣愈兄,我的《伶官传序》有什么难背的吗?”

明明就很短啊!

【辛弃疾的这篇,从失国本而国恒亡开始讲起,归结到以自信自强之姿态对抗一切之侵略,其中“文化失而风骨没,风骨没而国败亡”充满了深切忧愤,读起来实在令人感慨。】

两宋君臣士子看得眼眶一热,尤其宋孝宗更是心头大恸,辛弃疾驳的是后世谬论,可字里行间分明是对大宋的忧虑痛切。

——国士殷殷,见往事来者,俱思家国。

【不过也还有一些美中不

足,大家举的例子或许独到,但是都不太具有时代感。大家完全可以结合当下的实力谈中国文化走出去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