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锦盒打开的一瞬间,看到里面的物品后,六安王脸色一僵,露出疑惑的神色。不禁发问:“这是哪家送来的贺礼,这倒是把本王整糊涂了。”然后将锦盒之中的发簪拿了出来,众人一瞧,心道:这发簪好美,在阳光底下竟然可以变色,可是为什么送六安王发簪呢。
司马子益一见便立即冲了上去,恭敬的道:“父王,这发簪不是送给您的,孩儿大意一时将送与云阳侯府中大小姐的礼物给弄错了。”
六安王恍然大悟,见儿子第一次对女孩这么上心,便也不舍得责骂,只是同着人假意训了几句:“如此重要的东西竟然在送之前不再三的检查检查,罢了,你快送给人家姑娘去吧。”
众人一听这发簪是世子送给应如瑶的,尤其是女子都向应如瑶投送目光,有心狠毒辣的,有记恨如仇的,还有羡慕渴望的,都随着那移动的发簪投送过去。
应如珍眼睁睁的看着司马子益将发簪戴在应如瑶的头上。一下子,应如瑶又成了大家的新宠,每个人都目不转睛的看着她。可最苦恼的竟然不是应如瑶,而是司马子益,他见众人都注视着自己未来媳妇,尤其那一双双如狼般的眼睛,他恨不得把他们都挖出来。当然看着最放肆的也是司马子益,看着眼前眉眼带羞的美人,恨不得将她立马娶回家关到房门中,只能自己看,这样的一个人,就看一辈子也不觉得腻,他是这样想的。
应如瑶被他盯得发毛了,便动了动身,将身旁的锦盒拿出,高声说道:“王爷,世子爷将锦盒弄错了,都是因为这两个锦盒大致的形体和雕花都差不多相似,这礼盒中的才是世子爷送与王爷的礼物。”
话一出口,就在一旁的司马子益也是一愣,还有一个锦盒,怎么回事。于是,应如瑶将锦盒递与司马子益,在递的同时她快速的将礼盒打开了一下又闭合上,因为她要保证司马子益知道这里面的物件,以免一会又有什么纰漏。
从头至尾都在紧张着那锦盒人两个人是目不转睛不错眼珠的看着司马子益手中的锦盒,没错就是这个。朱氏精明的头脑立即想明白了,深知这两个锦盒送错了,就看应如瑶是否会将里面的物件换了没有,如果要是换了,顶多说明她有心向着司马子益,平时打压一下便是。若是没换,那她就是个痴人,上不了什么台面的,不足为惧,可是如果
六安王将司马子益呈上来的锦盒打开后,眼中的瞳孔明显紧缩了一下,司马子益见父亲的神色不对,也不知这里面的物件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令父王如此伤感。“父王。”
六安王一下子就被拉回了思绪,眼角发红,用手重重的拍了拍司马子益的肩膀,欲言又止,只说:“你是个好孩子。”
朱氏见到六安王的失态,眼神也暗了暗,这应如瑶竟然是最后一种人,换了礼物并且能让六安王牵动心弦,定然不是个等闲之辈,还需好好提防才是,实在没法子的时候就直接将她杀掉。想到这里朱氏的眼中闪过一丝杀气,因为她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屈居于次。
六安王招呼大家吃好喝好便先离开,手里紧紧的端着那个锦盒。走到书房独自一人的将里面的东西小心翼翼的拿出来,竟然是一个缺了角的牛角梳篦。他虽然眼含泪水,但却看得出那是喜悦的眼泪,像个孩子一般的说道:“终于找到了,终于把你找回来了。”
司马子益很吃惊的去找应如瑶想问她为什么要送一个破旧的牛角梳篦,可是刚走到她身旁,就听应如瑶十分冷淡的说:“世子爷应该懂的自重才是,虽然你我二人已经订下婚约,但在这期间会有什么变数谁也说不准,所以你我二人还是少见面的好,免得给他人留下什么坏印象嚼舌根。”
司马子益还没有开口就听旁边的应如珍先反驳说道:“大姐姐,你怎么能对世子爷这般的无理呢,况且大姐姐你这么说难道是想悔婚了不成?”
应夫人在一旁听着有些不悦,便道:“请三小姐摆明自己的身份才是,瑶儿必定是嫡出大小姐做事自然是有分寸的,方才三小姐说瑶儿要悔婚,这话是不是有点过了。”意思也就是说我自己的女儿我还没说,你一个庶出的竟然教训起嫡出的来了,当真是胆肥了。
应如珍十分羞燥,一双美眸可以看出她现在的怒火,导致衣角牵动的尺度也过大了些,扭到一边不再说话。
应夫人没有多看应如珍一眼,转头看向司马子益,附上一张笑脸道:“瑶儿心直口快,但她绝没有悔婚之意,还希望世子爷不要多想,多担待些。”
司马子益也恭敬的回道:“应夫人多虑了,我就是喜欢瑶儿的真性情,怎么会怪罪她呢。”
“如果我说是真的呢?”应如瑶一双凝眸注视着司马子益,如深潭般的眸子让看她的人不觉有些凄冷,“如果三妹妹说的是对的呢,世子爷会怎么做?”
应如珍一听,眼神又充满了光彩,竖起耳朵继续听他们说,生怕错过含金的一句话。
司马子益露出尴尬之色,他实在是想不到,自己喜欢的女人竟会将自己拒到千里之外。可方才她还帮助自己解围并且还特地准备了一份礼物给父王,做的这些事情又实在是矛盾。
“世子爷不必觉得矛盾,我帮你不过是为了报答上次你侯府帮我解围罢了,今次我帮了你,所以我们也就扯平了,以后也就不用来往了。”应如瑶道出他的疑惑,语气没有一丝的波动,对司马子益竟是豪不挽留
司马子益也是个聪明的,今日祝寿这件事,明显是有人想利用贺礼对他发出攻击,他也实属大意了,不过幸亏有应如瑶帮助他,不然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但是他还是想知道为什么应如瑶知道父王想要什么贺礼,这其中有什么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