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郭明皱眉的面上来看,想必这件事不是什么小事,郭明立即起身朝着应如靖一拱手:“今日家中有些急事,下次再与应大将军探讨一番,告辞。”
应如靖连忙起身,亲自相送。
年前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各家各户都在为新年做着准备。皇上也放宽了对大臣们工作的监督,所以下了早朝之后,大臣们便相约去酒楼喝酒、听曲。今日这个大臣在家中设宴,明日那个大臣又在家中设宴。
名门中的大家闺秀们也乐得参加这样的活动,各家大臣的夫人们,也着想借此为自己的女儿和儿子谋一个好媳妇、好女婿。
这几日侯府全府的下人们都忙上忙下的,过几日老爷就要在家中举办宴会了。花园里添置新鲜的花草,房梁上挂上火红的灯笼。就连走路的长廊,都找绣娘绣了牡丹花开的景象。红色映衬得整个院子无比的光辉靓丽,尤其是在夜晚的时候。
应如瑶看着这华丽的应府,感触颇深。应府所有的房梁上,都挂上了红色的丝绸,用的还都是不便宜的丝绸,丝绸上记上了一些由能工巧匠所做的小灯笼,只有巴掌大,发着微微的黄光。
为了方便宾客们,应坤还在后花园的中间,湖水的旁边搭建了一个台子。旁边设置了桌椅,用的都是上好的红木。中间还有表演歌舞的台子,让歌女们在灯火辉煌中跳舞别有一番景色。
应如瑶在心里冷笑,应坤这么大张旗鼓,真是不知收敛。
应夫人差人给应如瑶送来几套新衣和一些新从珠宝阁里买来的款式新颖,做工精美的首饰。
作为谢礼应如瑶就把刚从天下第一坊中买来的糕点送给了应夫人。
应夫人很是开心,天下第一坊是人人都抢着买的。糕点做的美味可口,卖相及佳。尤其到了年关,各家各户更是争相购买,每天排在他们家门口的人硬是可以占据整条街。如果谁能买到他们家的点心可真是要羡煞旁人了。可是他们的老板却是谁的面子也不卖,就连太子来了也是需要排队。
柳姨娘拿出了压箱底的银子,想着给应如珍也买几件上好的衣服。应夫人送来的衣服,根本入不了她柳婉的眼。
老爷过几日就要举办宴会,她一定要让自己女儿在宴会上大放异彩,穿这些衣服可怎么行。
“姨娘,你看。”应如珍兴奋地跑进来,向柳姨娘展示自己耳朵上、脖子上和手腕上的各种精美的首饰。头上的珠钗用的是从西部传来的戴着幽蓝色微光的珠钗,精致美丽。
柳姨娘责怪似的看了一眼应如珍,“你要稳重一点,头上的珠钗可是很珍贵的。对了,过几日宴会,你可想好要怎么去表演吗?那日来的可都是名门贵族,这可是你表现自己的大好机会啊。”
“姨娘。”应如珍握住柳姨娘的手道:“你放心,女儿我都已经准备好了。女儿我别的不敢说,跳舞、弹琴还是很厉害的。到时候,你就看着女儿把那些小姐们都比下去吧。”
“你准备怎么做?”应如珍笑嘻嘻的拉着柳婉走到屏风后面,给柳姨娘展示了自己准备的香。“姨娘,这香好闻吗?”应如珍淡淡的笑着。柳姨娘疑惑不解的问:“这香有什么用。”
应如珍莞尔一笑:“姨娘,这香是我像一个高人所求的,据说只要将它涂抹在衣服上当你跳舞的时候就会吸引蝴蝶一起舞动。娘有了这东西,一定可以让在场的所有人记住我。”
柳姨娘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于女儿的舞姿,柳姨娘还是非常有自信的。虽算不上是倾国倾城,但是比别人家的小姐还是好上一两倍的。
如果不是这庶女的身份,也许自己的女儿还可以嫁入皇室,成为某个王爷的妃子。如果,那个王爷成为了皇上,那么自己的女儿就是……就是皇后了。
柳姨娘想着就开心地笑了出来,应如珍也在一旁幻想着自己今后将会是各位才子们追求的对象,不禁也开心了起来。
柳姨娘看着女儿的笑容便在心里有了想法,她必须要为自己的女儿铲除一切障碍。应如玥是个没才艺的不必理会,如果可以让应如瑶在宴会中出尽洋相,那么自己的女儿就会……“三小姐,柳姨娘,老爷让两位去大厅。”柳姨娘和应如珍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疑惑。老爷叫他们过去干什么?
应坤看着大厅中的女眷们道:“你们都知道,这次宴会的实际目的,我就多不多说了,各自的才艺可想好了吗?介时可莫要给为父丢脸。都听明白了吗?”
“是,老爷(父亲)。”下面一片应和的声音。应坤嘱咐了几句就让女眷们退了出去。
“如瑶!”应如玥笑着朝应如瑶走过去,看起来很是开心。“如瑶,你可准备了什么才艺?”应如玥好奇地问道。
应如瑶摇摇头,“没有准备,也不打算准备。”应如瑶最不喜欢的就是参加宴会,把自己当做是标价的商品一样,让别人品头论足的。再说了,她也不准备找什么夫婿,自然不用去宴会上出什么风头。
应如珍暗自窃喜,她的表情可瞒不过应如瑶,应如瑶眸子沉了沉。应如玥最好不要招惹她,否则她……她应如瑶从来都不是心善之人。
应如珍回到房间中,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她哪里不如应如瑶,应如瑶的聪颖和美貌,她也是有的,而应如玥的能歌善舞,她也是能与她争上一争。这次,她要跳的一支好舞,来与大家争艳,看着自己精心准备的东西,应如珍满意地笑了。
这一次她一定可以艳压群芳,定能得到皇子们的青睐。
“小姐,听说宴会当日皇子们也会来的。”应如瑶没有抬头,继续看着手边的书。应坤的立场,对于皇子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应坤可是一块肥肉。皇子们得到了应坤的支持,就可以说是得到了朝廷一半大臣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