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都没得吃了。]
?夕仰提醒您《[秦]说实话,我是我哥最大的粉头》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阿政挑眉。
[为何朕罚你,竹熊无吃的?]
琇莹笑得开心。
[因为你夺损啊,你把笋都给夺完了,竹熊吃笋和竹,它可不得饿死。]
阿政无语静默。
诡异的沉默。
良久,他才道。
[那你平日干的事已经能饿死蜀郡所有的竹熊了。]
轮到琇莹静默了。
真是风水轮流转。
[我后来不就不干了嘛,我还发善心,不是跟你又帮西域人那边重修了一条商路。]
阿政想起他和他幼弟干的损事,点了点头。
[确实,你我还是仁义。]
琇莹应了一声是。
他难道会说实话吗?
帮忙铺桥修路是真事,只是他阿兄就派了几个设计路线的,给了张图纸,让西域各国建。
修完之后,他阿兄就告知各国那是大秦的商道,然后他就趁机通令,西域行商经过要加过路费。
收的少,但架不住人多。
他就用着这笔钱去收购了不少那边的矿产和土地。
不往家里带,我就去外买地,倒成物资往家里运。
一样的,一样的。
由于底子太好,加上阿越的稳扎稳打和二世的疯狂外扩,四世五世的科技腾飞,加上六世的暴力威慑,他们家没有一个对外失利的,对内也是没有话说。
虽然每一代都有点烧钱的爱好,但也能挣,导致回看四海,四百年了,连一个对手都没有。
人生寂寞啊!
然后阿越他们说奋六世,生了个王八羔子。
嬴秦没有笨人,七世他们那代是例外。
在内外大好的局势下退位了,帮助新的国家将他家六世积累的内部产业都给国家控股了。
至于外国土地太多了,据七世说光是整理他们附属地的册子就有二车,国家当时也不敢要,只好甩给当时时任高官的他了。
然后七世就帮忙独立了几千个国家。
但是很多地方受他们统治太久,不愿意独立,至今还给他们家上贡。
七世他们那代个个思想先进,笃信平权,坚信家天下已经落后于时代,应该革命,他们不能当一辈子的皇族,以一国养一家。
所以七世退位了。
当时他来了之后,所有大秦鬼群情激愤,恨不得给这小子弄死算了。
但琇莹就笑着护他,他喜欢这个纯质的孩子。
后来阿政醒了,他很平静地接受了大秦亡了的消息,就是喜欢拉着琇莹复盘。
后来来复盘的人越来越多,他除琇莹以外的其他祖宗们已经习惯了他奇葩,但还是不明白七世的伟大理想。
七世一个大权在握,坐拥百万兵的皇帝,想改革,直接自己内部革了就是,他想怎么革就怎么革。
为什么要找外人分权?
阿政不明白,他当了一辈子的皇帝,向来是唯我独尊。
大秦是朕的私物,其他人都是供朕驱使的器物。朕高高在上,臣与民必须要供奉朕。朕爱惜他们,因为他们可以帮朕取得朕想要的。
其他皇帝也是一个人站在高处,独占权力成了习惯。
所以七世一个平民在一群皇帝中格格不入。
你为什么要找外人来分你的权力!
这算是新旧思想的冲撞。
但是虱子多了不怕咬,七世给这群皇帝每人发了一本纲领。
琇莹如获至宝,连夜捧读。
二世看了一眼,束之高阁。
六世看了就开始逗他爹怀里的猫了。
阿越看了一章,闭上了眼睛,睡了。
也不是不想看,就是这上面的每一句话的反面就是他们,实在是膈应的慌。
四世五世向来严谨,跟着琇莹一起看,时不时还互相探讨。
阿政是看了就皱眉头,但仍看完了全本。
他向来好学博闻,通读秦史,对近代的风云也是了如指掌。
最后他看完后,把书交还给了七世。
“君子和而不同。世道早已经发展到了平民可以做主的时候了。七世构想的这个国家很不错。琇莹跟你的思想很像。”
“变则通,固步自封,只会做井底之蛙。嬴秦因改革而强诸国,阿越,你们怎么越活越怕世界要变了呢!朕反而高兴这小子敢于割舍权力,走在时势的前头。虽然笨点,但是心性不错。”
琇莹忍不住用手遮住自己脸上的笑。
“大秦是底下的人民的,人人与他一样,他与我亦是百姓一员。”
七世眼泪汪汪。
老祖宗懂他。
二世腾的跃起,翻了那本书。
他们是皇帝,是掌权者啊!
这书反帝制,反他们大权在握啊!
阿越也不睡了。
“叔大父的思想这么先进吗,领先时代四百多年。”
叔大父这么彪,大父,你真不怕叔大父造反吗?
阿政一眼就知道他的想法,轻笑。
“在朕之前,七国打了几百年,也没人要结束战乱,平定天下。当时朕才是天下最大的叛逆者。你去道上走一遭,六国十里八乡骂秦王,倒行逆施,挑起战争,有伤天和。”
所以他的平权想法跟朕比,挺正常的呢!
他一向喜怒不形于色,可能今日兴致来了,他难得沉声说起自己幼年时的想法。
“朕当时在赵尚小,心志还未健全便受尽凌辱,后又拼尽全力仍久久归不了秦。对那些王君啊,没一个有好感的。凭什么他们高高在上挑起战乱,朕却连保全性命都做不到,过于荒唐。天不顺朕,就翻了天,朕自己做主,还天下一个太平。朕还计划过要带琇莹造反。”
琇莹想到他回秦途中看到的他阿兄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