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风韵(117)
“何人?”桐桐橘子往嘴里扔, 看着手中密报:“宋玉!”她眯着眼睛思量了一下,是我想的那个宋玉吗?
就是那个‘颜如宋玉,貌比潘安’中的,与潘安可并列的那个宋玉?
相传宋玉乃是屈原弟子, 屈原不在了, 他的弟子有可能活着。
密报上说,此人尤其擅长做赋, 乃天下闻名之辞赋大家!
那就对了!宋玉乃是辞赋家, 后人将宋玉与屈原并称, 称二人为‘屈宋’。
她立马看向四爷:“宋玉嗳!”绝世美男子!
所以说, 美男的名字那就不是名词,而是形容词。一如宋玉, 一如潘安,名字都可做修饰词语而用。
她抓了一个圆溜溜、橘黄橘黄的橘子拿给四爷看:“此品便是橘中宋玉……”橘中潘安。
四爷‘嗤’的一笑,“宋玉今年五十八高龄了。”他长叹一声, 一副可惜已极的语气:“可惜呀, 他生君未生,君生他已老。奈何?奈何!”
桐桐却不以为意:“这你就不懂了, 美人老了, 依旧是美人。哪怕只余两分风采, 亦动人呐。”
四爷放下手中书简, 看了她一眼:这是得意而忘形了吧。
他就叹气:“《登徒子好|色|赋》乃宋玉所做,你可还记得?”
自然。
说起来,这首赋也极其有趣,它说的是:有一叫登徒子的人,此人是楚国大夫,侍奉楚王。在楚王的面前说宋玉。说此人呀, 长的‘体貌闲丽’,巧合能言,又十分的贪花好色,可千万不能叫这个人进出后宫的门。
太招人了!
宋玉怎么说呢?宋玉说,天下的美女,没有比的上楚国美女的。而楚国的美女没有比的上他家乡的美女的。他家乡的美女又没有比的过他邻居家的美女的。
就是诗词上说的——东家之子。
夸此女的词句,描写美貌的辞藻写极好!有两句让人印象深刻,说此女:增之一分太长,减之一分太短。
就是这么一个美人,说此女趴在墙上偷窥了他三年,他都没答应跟着女子相好。
反观登徒子,他的妻子特别丑,整日里蓬头垢面,弯腰驼背,嘴唇外翻,牙齿参差,可这么一个人,登徒子竟然和她生了五个孩子。
连这种女人都不嫌弃,可见登徒子有多好|色。
四爷问她:“登徒子不嫌弃貌丑之妻,不以貌取人,身为士大夫,若不喜妻之容貌,纳姬妾便是,可此人与妻子生五子。
敢问,登徒子真好|色?因他一赋,人家登徒子,成了好色的代名词,岂不委屈?
再则,妻貌丑,便该置之不理?若夫妻相好,行敦伦之礼,此乃其夫急色?敢问宋玉做此想,其人其品,可堪敬慕?”
说着,又打量桐桐:“你乃秦国长公主,一言一行,皆需得以大王颜面为重。你以敬慕之情观之,宋玉做何想?”
桐桐:“……”这咋还一本正经上了?
四爷白了她一眼:“宋玉是老了,不是瞎了!人家心中对美人是有一套标准的……”
桐桐朝铜镜的方向看了一眼:哦!说我丑!人家看不上,还不好意思叫我看出人家瞧不上我这模样。想必心里一定腹诽我,说这个秦国长公主,也不过尔尔,跟倾慕他的女人大抵一样,并无不同。
桐桐瞪他:“……”我就是追星!懂?看一眼,见一眼真人就得了,干嘛内涵我丑?再说了,我多含蓄一人,能失态?能把人丢到外面?能叫你颜面尽失?
我就是夸人家宋玉一句,干嘛呀?宋玉又不是我夸的,古来多少人,宋玉潘安,谁不想见见?
瞧那小气样。
桐桐用橘子扔他:“知道了!知道了!宋玉这个人人品不行,以貌取人,肤浅!肤浅的很。”
她说着,就朝外喊:“取金腰带来,配黑袍……文渊君出席宫宴得穿。再取红绶带……坠白玉佩。”
四爷剥着橘子,一边吃着,一边道:“你得想想,好好的派宋玉干什么?”
是啊!一词臣!自从黄歇被重用之后,宋玉就被楚王冷落了。而今这般岁数,派他来?为什么?
四爷哼笑:“你好赋,天下尽知。此人来,你必高看一眼!若能登堂入室,与楚国未必没好处。”
桐桐就嗤笑:“我又不真好赋!”那玩意绕口,难背死了。所以,这个主意,不好!没用。我就是好奇宋玉的长相,瞄一眼就成。
四爷又看她,将手里的橘子皮抛给她:“自先秦以来,民风开放。”
嗯!反正现在也挺彪悍的。男女偷情这种事……好似挺普遍。贵族女眷豢养男宠,亦不为丑事,更无人在意。
才这么想完,她一下子反应过来了:“楚国不是那个打算吧?五十八高龄,何至于此?太难为老人家了。”
她在那边越想越可乐,嘎嘎嘎的高兴,四爷却抬头,看着挂着的舆图眯了眯眼睛。
项燕该到了楚国了吧!
其实,废了项燕就算了,让之后灭楚时少一些阻碍而已。
可现在,楚国这个计策用的,诚心恶心人呢!
迁都?迁都……乱啊!
项燕是否还可用呢?莫若再用此人一次吧。
无立足之地偏又不寻死之人,心性之坚毅,常人不可及。他必要设法立足!楚国弃他,他便被逼入绝境。
如何能突围呢?
四爷心说:复国!复项国,这个借口极好。
项燕心怀项国,出兵而败乃是灭楚主力。以乡勇两万,换楚兵八万,焉能不算胜呢?
若有项国,乡勇尽皆项国贵族,其利在以后,未必无人支持。死者已矣,活着的终归是要活下去的。一样搏命,为何不为自己搏一份大前程呢。
只要项国能立国,能吃下楚国,那原项国后裔,得何等烜赫?
给项燕以借口,他便能突围。
他想突围,必乱楚国。楚国内争,彼此消耗,此时秦国出兵,哪有拿不下的道理?
在心里再过了一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