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病弱万人嫌陷入修罗场> 第 146 章 顾家家主(加300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46 章 顾家家主(加300字)(2 / 3)

很快,便有侍从呈玉。

谢不为看了一眼,见乃是一块通体细腻油润的白玉,在他与萧照临眼中,并没有什么难得或奇特之处。

可,顾泰既专门拿出这块玉来试探他们,那么,这块玉身上就一定有行家才能看出的门道。

但很显然,谢不为与萧照临都不是这个行家,可若是答得相去甚远,便与不打自招也没什么两样了。

谢不为不自觉暗暗提了一口气。

而萧照临则是黑眸微沉,又悄然朝窗外看了一眼,正有一道黑影倏忽而过——便是准备强行以武力“解围”了。

不过,这些犹豫、思索只发生在转瞬之间。

下一息,谢不为便神态自若地作势去拿那块白玉,可在指尖才将将触及白玉之时,他却又猛然收回了手,再浑身一颤,诚惶诚恐道:

“这玉我不能碰!”

顾泰那古井水般的眸中顿生了波澜,屈指轻轻敲了敲案侧,有些意味深长道:“为何不能碰?”

谢不为略显迟疑,后又状似神秘,刻意放低了声道:“因为,这块玉上——乃有王气!”

话出,不等顾泰反应,便兀自滔滔不绝,“幼时,我跟随家中长辈习辨玉之能,长辈曾道‘凡间之玉自有优劣真伪,乃供我们凡人经营谋生,但有一类玉,却是我们不该碰、也不能碰的’。”

言至此,他再佯装颤抖了一下,才继续说道:

“那便是此类萦有紫气的帝王之玉,相传,只有帝王公侯才有资格得到此玉,我又何敢亵渎?”

顾泰一怔,显然没料到谢不为竟会有如此说法,而在他身后的长屏之中,又忽然传来了一道极为微小的声响。

他很快正色,皱眉问道:“老夫怎么从未听过如此说法,你又如何能看到这所谓的‘王气’‘紫气’?”

顾泰虽是疑问,但却恰恰说明了,他反而是有些将信将疑。

谢不为心中提起的那口气陡然松懈了,他这才察觉到,他背后贴身的衣衫,不知何时已为冷汗湿透,此刻正透着阵阵的凉意。

他方才是在赌,赌这块玉也非顾泰随手得来,甚至是在赌,这块玉会不会与琅琊王氏或是五斗米道有所关联。

这般,他这套说法定是正中琅琊王氏与五斗米道的心思,顾泰便不好确定他与萧照临身份的真伪,且出于谨慎,顾泰也一定会分心于此,转而将消息告知琅琊王氏或五斗米道。

而再退一步,即使这块玉当真只是顾泰随手而得,但这番话也有化解眼前之危的希望。

这是因,顾泰既做出交出陆云程一家而讨好琅琊王氏的行为,又与五斗米道暗中勾连,便多少能体现出,顾泰的欲为王侯之心。

那么,他的这句“吉语谶言”,也或许能让顾泰放松警惕。

并且,还有最为关键的一重原因——

不为稍凝了凝神思,再恭敬地答道:“不敢有瞒顾大人,家中长辈曾追随......孙大人,便知晓这种不为寻常人所知的‘天意’,也侥幸习得了辨别‘王气’‘紫气’之法。”

语顿,再更是垂首道:“而我二人前来吴郡,最主要的原因,其实不是为了金银俗物,而是听说......”

⑽本作者孤月当明提醒您最全的《病弱万人嫌陷入修罗场》尽在[],域名[]⑽『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他抿了抿唇,语调慎微,“樊大人也在吴郡,便想前来追随。”

——是了,这最为关键的原因便是,谢不为曾了解过,五斗米道十分崇信“天意”,他们的教义便常有此类“紫气”“王气”的说法。

而只要他将这种说法道出,不管顾泰对他们还有没有疑心,但至少在与五斗米道确认之前,顾泰便不会轻易有所举动。

顾泰果然神色冷肃,“你说的孙大人与樊大人的是谁?”

谢不为故意战战兢兢,“是我们五斗米道的历任教主,孙益大人与樊鸣大人。”

顾泰眸中又划过一丝冷光,这次,他沉默了半晌,再问道:

“你又是如何得知......樊大人如今在吴郡?”

谢不为这下竟露有悲恸之意,“是孙昌大人,在鄮县时传信与全国各州的教徒,要我们筹备物资,再运来吴郡,以成大事,但不想......”

话至此,又哽咽到再不能续言。

萧照临赶忙扶起了谢不为,替谢不为接着道:“顾大人若是不信,我们可让家人将孙昌大人的手笔寄来,以供顾大人核准。”

面对谢不为与萧照临的“剖白”,顾泰即使已暗暗承认了顾家与五斗米道关系匪浅,但却仍保有疑心,也未给谢不为与萧照临留有任何实证。

因为能知晓现今五斗米道动态的除了五斗米道的忠实教徒之外,还有——朝廷之人。

又即使谢不为与萧照临表现得再如何天衣无缝,还与朝廷未有半分关系,顾泰也始终觉得他二人并没有如此简单。

谢不为哽咽之余,暗窥到顾泰面色仍是凝重,便知顾泰是还未彻底放下疑心。

他又佯装整理了一下情绪,再对着顾泰稍稍俯身道:“我们此番携重金而来,也是为了助樊大人能快速重建五斗米道。”

他敛眸,却暗暗瞥向了顾泰身后的长屏,“家中长辈道,我们五斗米道乃是乘天意而生,又借民心而起,我虽不敢有触天意,但可助樊大人——笼络民心。”

顾泰身后的长屏之内果然又传来了一道声响,但谢不为只作不察,再继续道:

“而用金银笼络民心的各种法子当中,最能有成效的,便是建桥修路筑堤,只要我们用樊大人的名义修建此类,百姓又岂会不追随樊大人?”

自古以来,基建都是民间最为要紧之事,但非官方主持,民间便少有世家富豪愿意出资修建,毕竟,其所需耗费,是万金都不止的。

顾泰也有一愣,旋即冷声问道:“你又如何能拿的出如此巨资?”

谢不为仰首看向了顾泰,难得露出了笑意,“顾大人有所

不知,我们汝南言氏与晋兴裴氏,是从中朝南渡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