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1127章 无名高地之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7章 无名高地之危(2 / 3)

援。

所以,从第三个波次开始,日军就变得坚决多了,充分利用山间地形复杂的特点,不断交替掩护前进,后方的一门步兵炮更是抵近至800米区域进行炮火支援。

幸好,2091高地虽然海拔不高,但区域也不是很大,而且日本人给了四行团将近3日的时间,已经足够4班配合工兵连的弟兄们在这里构筑起一个拥有两道战壕和几个防炮洞较为完善的工事了。

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加上一挺轻机枪的勐烈开火,死死的把日军压制在120米的警戒线之外。

但日军死活不退,硬是在150米左右的区域和位于山顶区域的4班对射,6具掷弹筒也停留在300多米外对阵地上狂轰乱炸,迫使4班的步兵打几枪就得换个战位,否则就有可能被掷弹筒给盯上。

那无疑大大降低了火力密度!

最终还是放置在排部所在高地上的3门60迫一起开火,才算是打退了日军第三个波次的进攻。

将小口径迫击炮放到排一级战斗单位绝对是唐团座最明智的选择,尤其是经过这次高地攻防战的检验之后。

别看60迫击炮口径小,比日式掷弹筒50毫米口径也大不了多少,但其炮弹的装药量却是日式榴弹的2倍还多,而且弹体破片也要多的多,造成的杀伤绝对不是掷弹筒所能比的。

尤其是当固定了射角之后,一个熟练的炮手完全可以做到3秒钟一发的密度,意味着一分钟内,3门全速开火的60迫完全可以做到射出60发炮弹。

而被少尉排长勒令必须集火3分钟的迫击炮班最后竟然一口气打光了200发炮弹,占了整个炮兵班储存弹药量的四分之一。

纵然是那位少尉排长,听到这个数字时,也不由肉疼到不行。

此次辎重营携带的小口径迫击炮弹是不少,但能分到每个步兵营的,也绝不会超过1万发。

好家伙,这开战不到一小时,他一个排就打掉300发,换成一个连可就是将近1000发,营长、连长知道了不得活吞了他才怪。

但他也没办法,日本人竟然玩了个花活儿,进攻拥有3个步兵班和一个迫击炮班的两个高地总共才投入了一个步兵中队,但进攻只有一个4班所在小高地却投入了一整个步兵中队。

他这个当排长的不全力支援怎么搞?四行团可没有抛弃战友的习惯!

而且,2091高地若失,两侧高地皆失去侧翼保护,日军完全可以投入重兵从两个山嵴乃至绕行背后发动进攻。

无论如何,都得支援!

这种产自法兰西帝国的小口径迫击炮不停像开啤酒瓶一般的恐怖声音,彻底成为了日后从这场攻防战残存下来日军步兵每天晚上都要被吓醒的梦魔。

因为,没人能知道炮弹会落在什么地方,不管你躲在那里,那些犹如雨点般从天而降足以将十米内变成地狱的可怕炮弹都有可能将你纳入弹片的攻击范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专门用以杀伤步兵的小口径迫击炮甚至比更大口径的山炮、榴弹炮更让躲在山坡上的日军感觉痛苦。

不过几百克的装药量注定不会产生太强烈的冲击波,但更多的毫无规律可循的炮弹碎片却恨不得让人挖个洞躲进地洞才觉得安全。

哪怕是你趴着,也有可能被四处飞舞的炮弹碎片给打成筛子。

论起杀人,炮永远比枪厉害。

别看2091高地上的16名士兵用时一小时,射出的子弹就多达数千发,但毙伤的日军,也不过十几人罢了。

但就这种三百多发子弹搞定一个敌人的效率值,其实已经比二战时西方世界大战的水平要高的多了。

可和60迫击炮对日军步兵集火三分钟投掷的200枚炮弹轰击造成的战果相比,那可真是弱爆了。

2091高地正面宽度其实不过才60米,垂直高度是200米出头,但山坡是40多度的缓坡,其实从山下到山顶的坡体长度大约为500多米,日军分布在距离山顶330米到120米的区域,其区域面积大约也就是两个足球场。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日军步兵是完全以散兵线的形式躲在阵地上,平均每隔两三米就会躲着一个日军的密度面对这种平均十来米就有一颗炮弹落下的可怕密度的轰炸也是个悲剧。

运气好的,哪怕是炮弹在距离他两米处爆炸,躲天然石头坑里也只是溅了一声灰,顶多耳朵被“大炮仗”震的像聋了一样,短时间内失去听力。

运气不错的,死命的贴在地上,只是被四处飞溅的碎石或炮弹碎片打中,不管是腿还是胳膊,只要不是脑袋和胸腹这种要害部位,虽然受伤流血疼得不要不要的,但总还能呼吸。

哪怕是呛人的硝烟。

运气不好的,也就是倒霉蛋们,不管你是躲在石头后面还是炮弹坑里,正好掉你脑门上或者脑门附近的炮弹就会将你炸成碎片。

当然了,这样的倒霉蛋,毕竟还是少数,也就那么二三十个。

其实,直接被炸死了回归天照大神的怀抱那应该说运气不错,本来那些运气算不上太好的只是受伤而不死的,才是真正倒霉蛋。

简单的急救包或许能止血,但止不住疼。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行动能力,只能干躺着看着炮弹继续落下,那种被判了死缓的滋味可能是任何人都不想尝试的。

三分钟的迫击炮弹雨下来,日军步兵阵地上是鬼哭狼嚎声一片。

不管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不是每个士兵都是英雄,很多英雄,都是被迫的,都已经到那个份上了,不拼能怎么办?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这是中国士兵拼命时给自己做的心理建设。

为皇帝陛下尽忠,为了武士精神,这是日本强军在死之前给自己的心理安慰!

可惜,新编21师团的步兵们除了四分之一是老兵,其余大部分士兵不是一年军龄的新兵就是预备役兵,他们还达不到常设师团士兵的水准。

何况,再如何坚韧的神经,再强的精神催眠,在看到自己鲜血像自来水一样哗哗流,肌肉像吃奶的婴儿张着的小嘴一样裂开着,黄黄的皮下脂肪都能清晰可见的时候,也会彻底破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