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县。
青石板长街上。
路旁坐着一群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灾民。
今年这场桃花汛已经波及到沿海一带。
长江两岸的灾民分散在附近府城。
小福拉着丫鬟的手,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看着街上的灾民。
“思读姐姐……”
“为什么他们要坐在街上啊?”
小福仰起小脸,声音清澈,一脸童真的看向一旁名叫思读的丫鬟。
丫鬟手里挽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蔬菜。
听到小福的问题,思读低下头,摸了摸小福的头,小声低语道:“因为他们遭受了水患。”
“房子田地都被洪水冲毁了。”
小福眨巴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小脸上有些疑惑道:“为什么呢?”
“为什么他们的房子会被冲毁啊?”
“为什么不住好一点的房子呢?”
丫鬟顺着小福的思路想了想。
她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或许是朝廷的赋税太严苛,百姓住不起好房子吧?”
丫鬟年龄也不大,只有十三四岁。
对于小福的问题,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以前还在家里的时候,她经常听父亲说朝廷的赋税又涨了多少多少……
想来,百姓生活过得苦跟赋税应该有关系。
听到丫鬟的解释,小福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两人一同走在街上。
丫鬟出来买菜,小福非要跟来。
经过陈烨同意,丫鬟才敢带小福上街。
在丫鬟思读心中,育婴堂里的孩子都是少爷、小姐。
可马虎不得。
两人在街上走着。
“咦……”
小福突然歪过小脑袋,眨巴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向街道另一边。
只见街对面,有两名身穿黄麻短衫的汉子。
他们表情阴沉,神色匆匆。
像是着急赶路。
小福眨巴眼睛,瞅着那两人。
“怎么了?”丫鬟思读察觉到小福的异状,问道。
小福仰起小脸,一脸认真的说道:“刚刚那两个人好像小莲姐姐。”
听到小福的话。
丫鬟思读一脸茫然。
她想了想,没有理会小福的话。
全当是孩童的胡说八道。
小福鼓着脸颊,又回头看了一眼那两人。
街上已经没了那两人的踪迹。
……
小宋站在一家小摊后面,他警惕的回看了一眼。
身旁的同伴小周也同样扭头回看。
“怎么了?”小周问道。
小宋收回目光,他摇了摇头。
“没事,我刚刚感觉好像有人在看我。”
“看了我好几眼。”
“应该是错觉。”
小宋眼眸低垂,目光隐晦,四下打量了几眼。
小周轻笑两声:“咱们这次行动很隐秘,不会被人注意到的。”
“可能是哪个路过的武者。”
小宋沉吟了一下:“或许吧。”
“按照天机楼的情报,浪里白条张顺曾在余杭现身过。”
“他很可能是余杭县人。”
两名麒麟阁的杀手相互对视一眼。
他们一路追查,从太湖查到余杭。
终于要查出浪里白条的根脚。
小周摸了摸下巴,思索道:“张顺是水匪,平日里在太湖接触不到女人。”
“他如果是余杭县人,那他回来,很有可能会夜宿青楼。”
小宋闻言,眼前一亮。
“余杭县只有一家青楼,名为怡红院。”
小周点头:“那里或许有线索。”
小宋和小周加入麒麟阁前,曾是六扇门的捕快。
两人还保持着查案时的习惯。
他们走在街上,思索一番,直奔余杭县最大的青楼——怡红院。
刚走进怡红院四周,一股浓郁的脂粉味便飘荡在空中。
浓郁的有些呛人。
此时正值下午,街上行人不多。
小周、小宋两人一同走进怡红院。
在一楼迎客的刘妈妈见到两名江湖打扮的人进来,眼前一亮,主动凑过去。
她伸展手臂,手上的香帕轻打。
刘妈妈拉住小周的胳膊,声音娇滴滴道:“哎呦!”
“二位爷您里边请……”
小周眉头微皱,有些嫌弃刘妈妈。
小宋则是脸上带笑,右手一晃,手中便多了一张五两银票。
刘妈妈见到那五两银票,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
她察觉到小周的不喜。
刘妈妈顺势松开他的胳膊,搂住了小宋的胳膊。
小宋面带笑容,笑眯眯道:“不知妈妈怎么称呼?”
“妾身姓刘。”
刘妈妈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但半老徐娘,经验丰富,很会哄人。
小周眉头微皱,不喜这种场合。
小宋把五两银票递给刘妈妈,他从怀中掏出一张画像。
画像上画的正是孙胜,面容清晰,栩栩如生。
可以看出画师精湛的功底。
刘妈妈接过银票,看到画卷上的人,她先是愣了一下。
随后,刘妈妈嘴唇微闭,多看了两名江湖客一眼。
画上的人是孙胜。
刘妈妈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小王八蛋。
她没有犹豫,装作意外的样子问道:“这人是谁?”
小周、小宋两人目光隐晦的对视一眼。
“这人欠我们兄弟俩的钱,他也是余杭县人,刘妈妈没见过吗?”
小宋声调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