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的本身的号召力再加上视频平台的大力推广,以及影迷们的自发地安利。
所以,哪怕只是一个短片,但是也依然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始扩散开始发酵。
和过去的那些短片不同的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短片,却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当然所谓的争议,主要是在于,一部分观众看完之后,觉得这就是个让人忍不住心里发堵的悲惨的故事。
而另外一部分观众却觉得,《卖火柴的小女孩》不是悲剧,反而是一个喜剧短片。
很快地一些影评人,社评人也加入到讨论之中。
着名社评人方渺:“《卖火柴的小女孩》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大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乍一看,小女孩的结局是死亡,似乎是一个悲到不能再悲的故事了。
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更愿意相信,李易导演的本意并不只是要我们同情她的悲惨遭遇,那么他拍这个短片,讲述这个故事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呢?
我五岁的女儿在刷视频的时候刷到了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短片。当然了,我问她对这个短片的印象是什么,她说最深的印象是那些美丽的画面和奶奶带小女孩去了天上。
这可真有意思了。
为什么咱们大人只看到了悲惨,而小孩子却看到了欢乐?也许我的女儿是对的。
她在提醒我这个故事的重点不在开头,而在结尾。
短片中小女孩的经历确实很悲惨,她穷到连双自己的鞋都没有,穷到这么小就必须出来卖火柴,甚至连大大也要出来,而且她因没卖出一根火柴,回家还得挨揍,而吓得不敢回家。
她在一个没有亲情的家庭中长大,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已经去世了。在如此饥寒交迫中,她只能靠在冰冷街头的墙角,靠划亮火柴取暖。多可怜的小女孩!
最终,如杜甫所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她被冻死在街头的墙角边。别忘了,这可是个理应欢乐团圆的夜晚。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短片对那些穷困苦弱者有多么深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在新年的欢乐声中让我们聆听到了穷人的呻吟和弱者的哭泣。在这方面,我们无论怎么赞赏他的这种感情都不过分。因为这个短片,让我们看到了人世间的残酷及穷苦者受难死去的真实景象。
但是我更愿意相信,李易导演在拍这个短片的时候的初衷是希望,我们能把这种感情传递给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在当下这个时代,冷漠、自私已成通病。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小悦悦事件”?十几位路人从一个被车多次碾压快致死的孩子身边走过,视若无睹,甚至看见了也刻意绕过,这多么深地折射出人心的刚硬和人性的黑暗。
但愿我们在看过短片后,能在这漆黑的深夜划亮那似乎是于事无补的心灵火柴。
我更愿意相信,这个短片是希望我们是被爱而不是被恨和冷漠充满。
因为一颗充满了爱的心,才能把爱传递出去。
但解读至此,窃以为这还不是这个故事的全部,甚至不是主旨所在。
人们都把小女孩被冻死当成最大的不幸和痛苦,但是短片展现出来的内容,却显示出来,这并不是短片想要表达的主旨。
甚至说,这个小女孩看到了美丽的景象,她简直可以说是幸福的,因为她最终跟着奶奶一起到那没有痛苦、没有眼泪的天国中去了,那里有真正的、永恒的幸福。
所以,这个短片并不着眼于展现小女孩的悲惨和痛苦,而是更多的着墨于她划亮火柴所看到的美丽景象。那美丽景象中,不管是会蹦的烤鸭,还是能穿透的墙壁,都近乎不再是这个世界所能有的事物了。直到奶奶出现,她便成了那没有痛苦和悲伤的世界的使者,来到这个世界抱着自己孙女的灵魂升到永恒天国中去了。
这个小女孩在临死前看到了灵魂变成的星星,看到了她梦想之中的世界的美景,同时,她也因着对理想的世界的盼望和对爱的执着,而被奶奶带到天国去了。
临死之前,她嘴角还挂着微笑。
我们一贯看出的伤感,而忽略了其中的光亮和温暖。不信的话,请不带任何偏见,再看一遍。
因为各种辛苦让她从未失去善良的心,最终火柴实现了她的愿望,所以,对于小女孩来说,她能和奶奶一起离开这个悲哀的世界,哪怕是付出生命,也是幸运的!”
不过,同样的也马上就有很多人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我看了好几遍,可是每一次都没有看出来到底喜剧在哪里?
是点燃蜡烛的部分的确看起来像浪漫童话,但是结局却更接近现实,现实是那么的冷酷和不公,幻想是那么的美好,很少有人会主动让自己从美梦当中清醒过来,触摸那真实的冰冷,那太拧巴。也许好多人都意识到这场梦的虚假,但大家都不愿醒来,直到在这样的美梦中嘴角微笑的死去。
所以,这怎么可能算的上是喜剧?”
“看的哭的稀里哗啦的,心里头堵得慌,你告诉我这其实是喜剧?
抱歉,这真的不是我印象之中的喜剧该有的样子!”
“所以,人被冻死了,旁人冷漠地看着,说小女孩没有痛苦,临死之前嘴角还挂着微笑,这就是喜剧了?
可是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如果可以活着,她又怎么可能愿意死去?
她被奶奶带走了,带去了所谓的天堂,可是人死如灯灭,我们看到一个人死亡,谁会知道他去了哪里?
我们只知道,他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所以,所谓的喜剧,请自己享受吧!”
“我只看到了,哪怕是她那小小的身体没有了声息,可是路人对待她的态度也依然没有带着任何的善意,漠不关心的路人才是最邪恶的人。
最终也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出现在阳光下,从这个时代的源头开始冷漠就变成了邪恶。”
其实任何一个话题,产生争议之后,必然延伸出许多的过度的解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是如此。
李易的本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