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武侠修真>催泪系导演> 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细思极恐的解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细思极恐的解读(1 / 3)

《意外》的总体评价,原版的只有7分多,算的上是及格线以上,但是谈不上优秀。

而在李易的这个版本里面,其实改动的并不多,但是或许是因为结局的那个彩蛋,或者被观众称作真正的结局的改动,反倒是让这部电影评分被加上了不少,至少达到了8分的程度。

影评人刘飞也为这部电影写了观后感。

「《意外》或许不是一部能称得上是精彩绝伦的电影,但是却绝对足够新颖。

电影宣传片里面的那句话:一切意外都可以制造出来!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有趣,很创新的点子。

传统的暗杀技巧已经过时了,真正的高人应当善于制造各种「意外」,用一连串精心预谋的连锁反应将目标人物搅入无限的死局。

其实,这恰恰提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命题,即:巧合,是可以被制造的吗?

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的朋友都知道,即使是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它在虚拟世界中制造随机数的方式也必定是遵循某种固定的算法,即「伪随机数」。

影片《意外》中的何国辉等人正是那些在现实世界中制造「伪随机数」的高手。伪随机数之「伪」。

在于其本体及其预谋过程都带有无上的复杂性,外人难以识破。人类智慧的有限性,恰恰给高手们精心算计、制造各种人为的巧合提供了方便之门。而一旦这些伪随机数被制造出来,则往往可以迸发出惊人的能量,使很多事情在看似不经意间被颠覆、被逆转,进而实现高手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从电影的开头,我就没猜出结尾,看的每一分钟都在期待下一分钟如何去完结它!

看的过程中,我总是在想,这到底是意外,还是非意外?也就是说,我看的过程中,我的脑子也跟着主角一直在怀疑,一直在疑惑,事实上,我对陈芳洲的期待太高,希望他也能制造点意外,让一直是是职业的意外制造机的何国辉也尝尝什么叫做意外,可惜没有,不过,尽管有点落寞,但是看了结局,连一直觉得所有事情都是非意外的我都觉得太意外了!

简单地说,当看到陈芳洲一刀捅进何国辉的胸膛的时候,我挺意外的,意外的是这个结局,有点虎头蛇尾?

可是当彩蛋出现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懵了!意外,真的很意外!

来谈一谈何国辉,也就是「意外」四人组的大脑!

不得不说,李易导演这次带着青年编剧团队,把这个角色塑造的很有意思。

一个以制造意外的杀手,他的确谨慎的令人发指,甚至就如同网友评论说的那样,有受迫害妄想症。

但是这一切无疑是有原因的!

最初我以为这就是一个冷血的杀手,他没有任何的道德底线。

当然,一个杀手要什么道德底线?

但是对于电影来说,对于一个电影的主角来说,他需要!

他因为做事情谨慎无比,所以,团队才能够做了那么多次都没有出现问题,烟头的事情,看到有网友评论说很稀疏平常,警方根本不会去注意这个。

可是作为意外制造者,他不能相信任何意外!

所以,本来的小事,也必然成了大事。

他乘坐地铁为什么要最后一刻才进去?因为害怕被跟踪。

因为他自己做的就是这种事情,他们做这类的案子,肯定经常要去观察,观摩目标的生活习惯。

那么如果他成为别人的目标呢?

再来看,何国辉这个人身上的残留的「人性」!

从哪里开始呢?

从黄先生的父亲那位瘫痪的老伯开始!

从概率学来说,我们其实都可以想象,第二个案子,成功的概率比起其他两个都要低,出现意外的可能性比起其他两个都要高。

可是为什么,何国辉还是要选择用那么复杂的方式?

很多人在说,针对一个瘫痪的老人,制造意外不应该更简单吗?

可是我想,这正是电影的精髓所在。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电影里面出现的受害者,第一个是社团老大,可以说,这种人怎么也谈不上无辜吧?

所以,杀他,毫无顾虑!

但是第二个呢?

瘫痪的老人无疑是无辜的,所以,通过电影里面的种种迹象,可以看的出来,对于这个目标,何国辉虽然表面上一视同仁,可是实际上,却存在着迟疑的。

从对方因为他们制造的意外,意外的出现问题的时候,他直接喊收工,并且嘴角微微勾起一道弧度,就可以看的出来。

出于杀手的专业,他必须这么做,但是出于个人来说,显然,对于谋杀一个无辜的人,他还存有一份的犹豫。

这也为最后他的「浪子回头」做了铺垫。

如果前面他一直是个冷血杀手,那么最后的那一场戏,哪怕他知道了自己弄错了,可是他是冷血杀手的话,错了就错了,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去做一个明显的异于常人的动作?

去挡住光?

就是因为他身上还有一丝「人性」残留!

所以最后他才会那么做,否则的话,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谨慎无比的人啊!他难道不知道那样做会暴露自己?

可是他还是去做了,所以这个角色,并不单纯的只是一个冷血的杀手!

如此一来,转变就不那么的突兀了,因为他还残存人性!

而结局的健忘症老伯的出现,可以说,意味深长!

他的故事电影没有展现,但是我想,这个结局,绝对至少让这部电影升华了一个档次。

这不是什么故弄玄虚,不是什么套娃,而是处心积虑,草蛇灰线地埋下了许多伏笔之后的结局。

伏笔一:老伯健忘症,可是为什么在商讨的时候,却不健忘了?

伏笔二:陈芳洲说的六十多岁的老伯,因为窗台松动,所以从二楼跌落,我们很多人乍一看可能会觉得,太巧合了吧?

可是实际上呢?如果是反推过来,先有一个这样的案例,然后健忘症老伯再去按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