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玄幻魔法>桃李春风一杯酒> 第126章 得道多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得道多助(2 / 4)

堂上,杨戈一言不发的眯着眼,上上下下的打量着来人:光头、长须,脸上有疮疤,年约四十上下、体格高大魁梧,身上穿着一件料子极好的黑色劲装、脚下踏了一双官家人常穿的缎面长筒靴,煞气很重…

他在打量来人的时候,来人的目光在堂上一扫后,便集中在了杨戈身上,便见他身高七尺半,生得虎背狼腰、手长脚长,面容冷峻、眸中神光摄人,坐在太师椅上纹丝不动、却自有一派渊渟岳峙的沉凝气势,心下也当即喝彩道:‘好一个杨二郎!’

“可是‘显圣真君’杨二郎杨二爷当面?”

韦鑫退下之后,来人不卑不亢的主动抱拳道。

杨戈颔首:“我是。”

来人:“某王锃,海上的弟兄们抬爱,给某家取了个‘五峰船主’的诨号。”

杨戈徐徐点头,轻声道:“我知道你,听闻你手下有八千倭寇,在海上名气很大。”

王锃:“二爷当面,王某愧不敢当。”

杨戈“呵”了一声,不紧不慢道:“你都敢来见我,还有什么不敢当的。”

王锃面不改色:“若是可以,王某也不愿来见二爷,但王某不得不来。”

杨戈笑道:“怎么个不得不来?”

王锃沉声答道:“王某与二爷之间有误会,所以不得不来。”

“误会?”

杨戈靠到太师椅上,端起茶碗:“什么误会?是你乃倭寇首领是误会?还是你与耿精忠勾结是误会?亦或者说,你们即将肆虐东南沿海是误会?”

王锃一抱拳:“好教二爷知晓,王某虽迫于生计下海为寇,却从未劫掠过我大魏一寸疆土,平日里赖以谋生的,皆是东瀛与西方列国的商船,前番耿精忠派人找到某家,也只扬言要做一场戏给朝廷看,借此打通我大魏对外贸易之门户。”

杨戈失笑道:“这么说来,你还是个一心为国的良家子喽?”

王锃挺直了胸膛,掷地有声道:“良家子不敢当,但王某自诩虽不算好人,却也不曾触犯过任何大魏律令,当年东瀛倭寇肆虐我大魏东南沿海之时,王某还曾协助宁王平定倭患,不敢言功,但至少无过!”

杨戈皱了皱眉头,沉声道:“你既然来见我,当知晓我是做什么买卖的,你不会拿这种一戳就破的言语来哄骗我吧?”

王锃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二爷若是不信,尽管派人查证,但凡王某在我大魏境内做下过一件血案,二爷尽管抓捕王某归案!”

杨戈一手轻点着堂案沉思片刻后,忽然开口道:“韦鑫!”

韦鑫应声快步入内,抱拳道:“二爷。”

杨戈抓起身侧的冷月宝刀连鞘抛过去:“去见我的人,告诉他,即刻通知家里,针对‘五峰船主’王锃的一系列行动暂时中止,等候我后续通知。”

韦鑫双手接住冷月宝刀:“是,二爷。”

他捧着刀转身匆匆离去。

堂下的王锃却只觉得背下一寒…

先前他在海上听到这位“显圣真君”杨二郎杨大人的诸多事迹,便断定此人连耿精忠都杀了,决计不会放过他这个倭患的领头人,这才下定决心冒险登陆,亲自来一趟杭州拜见这位杨二郎杨大人。

不曾想…竟还真来对了!

这个杨二郎,果真已经在计划着对自个儿下手!

好险好险,合该爷一本万利、长命百岁啊!

“坐下说吧。”

杨戈放缓了语气,伸手朝右侧的座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谢二爷!”

王锃抱拳拱手,语气却是比方才更加恭敬了。

一侧的杨天胜见状,高呼道:“上茶。”

听到他的声音,落座的王锃似乎才终于想起了这屋里还有个人,笑呵呵的向杨天胜抱拳道:“倒是王某失礼了,你就是凤阳杨家的大公子吧?早些年王某与令尊还一起喝过酒呢!”

杨天胜冷哼了一声,抱起双臂把脸撇到另一边。

王锃见状,脸上的笑容却是越发浓郁了:“杨公子这份儿气性,与令尊也是如出一辙啊!”

杨天胜险些破防,好在杨戈及时敲了敲堂案,给他挽尊了一波:“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王锃收起笑意,正色道:“二爷想从哪里听起?”

杨戈想了想,轻声说:“就从你是怎么和耿精忠扯上关系说起吧。”

王锃:“那说来话可就长了。”

杨戈:“那你就长话短说。”

王锃:…

他深吸了一口气,徐徐道来:“耿精忠与海上出身我大魏的各路海盗,原本就有联系,王某是在吞并那些小打小闹、亲疏不分的海盗后,耿精忠派人找到王某…”

杨戈打断了他:“你方才不是说你曾协助过宁王平定沿海倭患吗?照全了说,别想着说一半留一半,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自有判断!”

王锃:“这…”

他迟疑着,迟迟没有开口。

杨戈拧起眉头:“不好说?”

王锃如实答道:“不敢说。”

杨戈松开眉头:“那你觉得,我做过的这些事,够不够我死?”

王锃看了他一眼,答道:“换个人,都够一百回了!”

杨戈:“但我还活着不是吗?”

王锃摇头:“王某可没有二爷的本事!”

杨戈又道:“我或许没办法保你,我能让人没法儿动你。”

王锃:“也包括宁王?”

杨戈:“也包括宁王!”

王锃再次闭嘴左思右想许久,才道:“二爷可知我大魏的海禁是从何时开始的?”

这个杨戈还真知道,当初他查江浙贪腐窝案的时候,查阅过相关资料:“我若是没记错,似乎是从建平二年开始的吧?”

王锃点头:“的确是从建平二年开始的,但事实上…民间的海外走私,从未有一日停止过。”

杨戈颔首:“意料之中。”

王锃接着说道:“最开始时,海商走私以皇室宗亲和勋贵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