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玄幻魔法>桃李春风一杯酒> 第137章 舟山五壮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7章 舟山五壮士(2 / 3)

冲他挑起一根大拇指:“我没有半分看不起你的意思,你们都好样的,江浙当因为有你们而自豪!”

顿了顿,他目光一扫周围的其余人,不耐烦的喝道:“都是堂堂七尺男儿,都痛快点,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杨天胜歪了歪嘴,没好气的道:“话都教你一人儿说完了,小爷还能说什么?就按你说的来,小爷没意见。”

项无敌轻轻呼出一口气,难掩敬佩之色的颔首道:“你能事将做到这个份儿上,我自愧不如。”

李锦成笑呵呵的冲杨戈挑了根大拇指:“你做事没得挑,弟兄们都得感激你。”

方恪毫不犹豫的抱拳:“一切全凭大人做主!”

“很好!”

杨戈放缓了语气,努力让自己平和一些:“既然大家都同意我的分配方法,那我们就先说断、后不乱。”

“我不管列位都是什么身份、什么背景,这个钱,该是谁的、就一定得是谁的,如果哪位弟兄家里没人了,没人领这个钱,这个钱就拿去给他找块好坟地让他好好睡觉。”

“你们说我狗拿耗子也好、说我多管闲事也罢,反正…但凡让我知晓,有哪位弟兄人战死在了这里,而他的遗孀却沦落到讨口要饭、卖儿卖女,那就请诸位别怪我杨二郎翻脸不认人!”

“至于列位的人情,我杨二郎铭记于心,往后但凡有我杨二郎帮得上手,尽管开口,只要不违反我做人的原则,我绝无二话!”

杨天胜拧着眉头看着他:“你吃饱了撑的操这份儿心干嘛?你觉着小爷家大业大的,会贪这份儿丧良心的钱?”

他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可又说不出到底是哪里不太对劲。

李锦成也强笑道:“话也不能这么说,二郎一片侠肝义胆毋庸置疑,只是把江湖道义四个字的份量看得轻了些,这种卖命钱都伸手,是会被整个江湖唾弃,从此都别想再抬起头来做人的…”

他觉得杨二郎这话是冲着他来的,毕竟杨二郎对他们连环坞某些人一直都是有些意见的,杨二郎也从未掩饰过他对那些人意见。

项无敌也郑重道:“杨兄的确是好心,也的确是多虑了!”

他倒是没有多想,只是觉得杨二郎未免把他们看得太轻了些。

周辅正色的捏掌揖手:“二爷放心,这个钱下官以项上人头担保,绝不会有任何人伸手,若是有,不肖二爷动手,下官先与他势不两立。”

他也没多想,处在他的角度,杨二郎说的就是实情…如果没有外力干涉,那些钱的确没可能完完整整的发到阵亡将士的遗孀手里,或者说能有一半,乃至三分之一,发到他们的遗孀手里,都得算是各级校尉念了同袍之谊。

方恪抿着下唇左右看了一圈,忽然有些难过,哽咽的低声道:“大人,您不能什么事都往自个儿头上揽啊,我敢保证,咱就算把躺着的弟兄们叫起来,他们肯定也会说不后悔…您做得够多了、也做得够好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咱们大胜了、敌人死绝了、江浙平安了、他们妻儿老小还有着落,已经不枉此生了!”

他一席话说完,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忽然就明白了,杨二郎为什么会说那些话…

杨戈用力的抿了抿唇角,转过身去,背着着他们,望向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尸骨…在火红的朝阳照耀下,像极了遍地盛开的彼岸花。

他压抑着心头涌动的情绪,努力轻声说道:“谁的命不是命啊,自个儿的命金贵,别人的命也无价啊…”

顿了顿,他忽然又扭头笑道:“我果然不是块当官儿的料啊!”

众人怔怔的看着他,只觉得他笑得比哭还难看。

方恪上前一步:“大人,您…”

“好了,别安慰我了,我又不是小孩子!”

杨戈摆了摆手后,努力振奋精神,向海峡口方向一挥手,运足真气大声道:“弟兄们,带上赖床的弟兄们、带上那些倭寇的器物,大张旗鼓回杭州,他们都是抗击外夷、保家卫国的英雄,英雄不应该默默无闻的去另一个世界…”

沙滩上所有好儿郎闻声轰然应诺道。

那一张张昂首挺胸、面庞涨得通红的身影,连他们的当家人见了,都觉得陌生。

一个自己都活得格外拧巴的人,怎么会有这么多人都愿意跟随他呢?连短暂的追随,似乎都成了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人群动起来,伐木制造出一具具担架。

没受伤的人,抬上自己沉睡的和重伤手足兄弟们。

受伤的人,勾肩搭背的相互搀扶着跟在大队的后方。

他们大笑着与五峰船队的人告别,走上官道浩浩荡荡的穿州过府,开赴杭州…

一面面破破烂烂的倭寇旗帜,被他们披在运输辎重的驴子身上,再无良的把勤劳的驴子抽打着“呜啊”、“呜啊”的怪叫,他们就跟在驴子后边“嚯嚯嚯”的大笑,乐此不疲。

沿途的百姓闻讯赶来,怯怯的隔着几里地遥遥的张望,想凑上来看个真切可又不敢真凑上来。

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

无数次血淋淋的教训早就教会了他们,但凡是大队人马过境,无论是兵还是匪,只要远离就不会出错。

官道上行走的大队人马,注意到了远远眺望的当地百姓,他们既不去解释、也不去驱赶,任由他们打量,某些性子还做鬼脸吓唬那些光屁股蛋的小毛孩,然后指着他们落荒而逃的模样哈哈大笑…

来的时候,披星戴月,山一程、水一程,三两日就从杭州赶到了舟山。

回的路上,走走停停,生一行、死一行,足足走了五六日才终于抵达杭州。

一路上闻讯赶来围观的江浙百姓越来越多,从胆怯的隔着几里地遥遥围观,到确认他们的确人畜无害后凑到跟前疑惑的打量他们,再到舟山海峡的倭寇万人坑的消息比他们更快抵达他们前方时百岁人瑞拦路敬酒、无数百姓箪食壶浆侯于道旁…

当他们抵达杭州时,迎接他们的已经是人海组成的山呼海啸。

杨天胜起先还在混在人群中笑得跟朵盛开的菊花一样。

可很快,他就笑比哭还难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