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玄幻魔法>我的诡异人生> 1436、道士下山(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36、道士下山(三)(2 / 3)

此念乍然闪过,母气鼎中,紫红大道神韵猛然翻腾了起来,居于其心识中的三口混洞里,中央混洞内,似有形似无形的道韵倏忽聚集于玄和身畔,穿着玄色宽大道袍的秀美女子,已然立在玄和身旁。

那女冠容貌端丽,面上五官皆恰当好处,并没有多么张扬,但令人一眼看去,总会在心里荡起些丝涟漪。

她站在玄和身畔,却叫玄和觉得身边只余一缕云气。

云气渺渺无迹,若有若无,更令玄和捉摸不定。

玄和身形猛地颤了一下,口称‘祖师’,跟着就要向那静立无声的女子拜倒,却在此时听祖师说道:“走罢,你我去与那位唐朝来的皇脉道士回话。”

祖师亲自与张果道兄回话?!

玄和内心更加紧张,但更不敢对祖师所言提出丝毫反对,深深低着头,答应了一声,道:“弟子这便知会三百四十七洞诸神灵道士、诸代弟子,令他们拜迎祖师…”

“省去罢。”

女冠摇了摇头,先一步踏下母气鼎。

云气山风吹袭得她衣袂飘飘,她乘着风,在须臾之间没了踪影。

玄和还在原地愣神,又有两道窈窕身影出现在他身畔,那两位女冠眉眼相似,只是一者面相更为柔美,另一位面相更显妩媚。

峨冠笼住两位女冠满头青丝,面相显得柔美的那位温和地看着玄和,出声道:“玄和怎么还愣在这里?”

“啊…师祖!

弟子这便要跟随祖师过去——”那位面相柔美的女冠,即是玄和这一脉的师祖‘显真’,道号‘灵虚子’。玄和乍见师祖显出身影,慌忙答应一声,就要施展法门,化风追随祖师鼎灵‘玄睛子’而去。

但在此时,师祖旁边那位道号作‘赤练子’的师叔祖‘显直’忽然一拂衣袖——

立于母气鼎上的三者身躯陡然间被一道剑气神韵裹挟了,直往闾山脚下飞转而去!

剑气神韵之中,隐隐传出显直师叔祖的话语声:“她好似天塌不惊的样子,结果见到师父留于符箓上的气韵,跑得却比咱们快得多了!”

“噤声。

还有小辈孩子当面,说甚么疯话?”

“哼!”

两位师祖辈的前辈交流几句,即止住声息。

玄和身在这剑气神韵裹挟之下,也只得佯装作甚么都未有听见。

这一缕剑气神韵很快带着三者跟上了鼎灵的身影,此时鼎灵已然落于山下平缓地面上修筑的那座院舍之外。

张果今下便在院舍之中休息。

鼎灵祖师背着手站在门外,周围道士来来往往,对于她的存在,却是毫无觉察。

而今祖师之修行,已然将大道神韵‘炼归有无’,此般神韵在‘有’与‘无’之间随意转化,又称‘有无形神韵’。

有无形神韵运转之下,谁能见得祖师形影,谁又不能见到祖师形影,是否能觉察到祖师气息、推演到她的因果——却皆只在她一念之间罢了。

剑气落地,显出玄和与显真、显直的身影。

鼎灵祖师亦在此时转头看向三者,随意掐了个指决,便收敛去显真、显直的气息,使之不为其他弟子所见。

她随后看向玄和,神色恬淡,出声说道:“我不曾见过这位皇脉道士,无人引见之下,便来与他见面,未免唐突。

今下还需玄和你来为我引见。”

“是,是。

弟子也是如此想的。”玄和尴尬地笑着,他今在此中的作用,也就只是充当个引见人了。

他向身旁显真、显直两位长辈微微躬身行礼,随后走到最前头,带着身后的鼎灵祖师、显真显直两位师长步入了那座院舍之中。

于周围来往的道士视线中,掌教真人独自走入院舍之内,他们并不能看到掌教真人身后的三个女冠。

而张果亦然。

此时,张果老坐在院中一棵大槐树下,正自安静等待。他见玄和掌教迈步走入院内,立时起身,与玄和搭话:“道友,未知今下情况如何?

贵派祖师可有甚么回复?”

玄和点了点头,看向身后,道:“道兄送来的天下诸般道脉符箓之中,确有鼎灵祖师所需之物。

今下便由祖师亲自与道兄交谈。”

“贵宗祖师亲自与老道交谈…”张果也看着玄和身后,玄和身后空空如也,哪里能见到有甚么人影?

“未知贵宗祖师前辈,今在何处?

可是要老道攀上闾山主峰,前去见她?”

张果话音才落,一个轻灵女声便自玄和身后那片虚空之中传递了出来。

伴随着那女声响起,云气跟着蒸腾开来,一秀美女冠正立在那片原本空空如也的空地之上,她眉眼如画,眼神恬淡,向张果说道:“贫道而今已至此间,倒是不必阁下费力攀登真闾山来见贫道了。”

那女冠一刹那显出身影,其之气息、因果也跟着留在了此间。

而张果陡见鼎灵显身,一时面色大骇——在对方未有显露影迹之前,他却也未曾发现对方留存的丝毫痕迹!

然自对方显出身形以后,其之因果气息便自然而然与天地产生接连,好似本该如此!

道法自然!

这是何等道法修行才能达到的水平?!

“贫道可应皇帝之请,化身下山一趟。

未知皇帝所托,究竟何事?”鼎灵再次向那老态龙钟的道士出声问道。

不良人公署后院。

草庐之中。

诸多工匠齐聚在此,目不转睛地看到那铁桌旁站立的两道身影——不良帅与季大师。

此时,一片片甲叶、皮衬等诸多甲胄部件堆叠于铁桌之上,符箓錾刻于甲片之上,在暗红火光照耀下,流淌着玄异的光芒,愿咒加持着诸多皮衬、部件,使诸多部件之中,隐隐传出梵唱之音。

而不论是那隐隐梵唱,亦或符箓神光,都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易理’牵连着,显得纷乱又统一。

它们之所以会呈现出纷乱的状态,盖因这佛法道法诸般法门,尚且未被完全协调起来,使之兼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