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赶走?谁来接替他们的位置?”
至于邱家,则成了大家嘲讽的对象。
想到前段时间朱元璋找他们谈话,许诺的好处,他更是心情激动。
邱广安脸色一僵,然后挤出一丝尴尬的笑容,说道:
“陈伴读你看你这话说的,我哪是这样的人。”
正所谓幼子长孙,老人家的命根。
至少在大多数时候,这条定律是有用的。
文官系统的反抗,开始了。
“可我更怕将来躺在病榻上,子孙问我都做出了什么政绩,我回答不上来。”
大太监孙福连着问了两遍:有本早奏。
他们终于回忆起了洪武大帝是个什么样的性格。
文官集体抵制某个政策,是很难推行的下去的。
“我再怎么着,也不会拿儿子的婚事开玩笑啊。”
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东西,没想到就这么突兀的落在面前。
他可以说是看着对方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而大明也一天天的发生着改变。
计谋被拆穿,邱广安没有丝毫不好意思,马上从袖子里拿出一卷奏疏:
“现在工作难做啊,我这個户部尚书现在就是个空架子。”
此举一出,女方家被儒家群体大肆吹捧,真是深明大义之举啊。
他这个户部尚书,已经被架空了。
可利用新党打击旧党,同样是党争。
一旦这些罪名落实,邱广安的名声算是毁了。
那些户部官员不慌不忙的站出来自辩,我们不是不办,是手头有别的事情急需处理啊。
先定一个小目标,四百年国祚。
因为没有他,就不会有这一切。
陈景恪也没有隐瞒,说道:“户部官员阳奉阴违,试图架空邱尚书。”
至于武将……军国大事都是私下开小会,不会拿到朝堂上来商量。
蒋瓛直接带着一群人进来,将十余位官员的官帽打落,像拖死狗一般的拖走了。
话里话外都在指责邱广安立功心切。
那个准亲家也将婚书退回,你邱家高门大户,我小门小户高攀不起。
陈景恪没有理会他的诉苦,接过奏疏展开扫了一眼。
徐达说道:“已经派人去处理了,这几天就会有结果。”
邱广安正色道:“让计官掌握户部,就是在文官系统上撬开一道缝。”
早朝正常开始。
某月某日某时,我给某某人安排了某某事,结果全都没做。
就不信你敢把所有人都杀了。
很快宫门打开,众人往谨身殿而去。
朱元璋处置党争的办法很简单,杀。
开弓没有回头箭,朱元璋既然决定提起屠刀,就不会这么轻易的放下。
朝堂已然陷入了一片肃杀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