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算计(1 / 2)

听到陈太后语气之中隐隐带有怜惜,魏太妃眼神一闪,巡盐御史林如海为何得了万历另眼相待,别人不知道,她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林如海这一次的政绩,可没少用她侄儿恩师一派人的前途去换,就连她侄儿都差点受到牵连。

别的御史多少顾忌同门之谊,或相托之请,可林如海心如铁石!

许诺荣华富贵,他无动于衷,反倒差点让他抓到把柄。

知道他死了夫人,又没儿子,送去千娇百媚的良家女子给他续弦,被他毫无情面地拒绝,还对外直接放话:与亡妻伉俪情深,毫无续弦之念,亦无嗣子之执着。若再敢上门说媒,便是与他结仇。

这,太令人恼火!

他又不是海瑞,学海瑞作派做什么!

想起海瑞,魏太妃差点再吐一口血。自小皇帝万历掌权之后,便重新启用海瑞,命他回京,朝廷官员无不胆战心惊,他侄儿的恩师亦不敢轻举妄动。

就说这次,明明不赞同公主或其她女子入学国子监之事,愣是不敢出头,只敢暗戳戳行事,还失败了。

至于说,去扬州的御史林如海上京述职,他们更是不敢过分巴结或打压,怕惹出事端,让小皇帝万历的人抓住把柄。

故而她侄儿便写了信给家里面,让家里面想办法与林如海搭上线,最好能交好。

扬州可是块大肥肉,谁不想啃食几口呢。若巡盐御史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能得天大的好处。

若实在搭不上线,也要让林如海有去无回。想办法叫他调离扬州,最好想办法让万历厌恶了他,再不启用。

只可惜,即便朝廷里那么多人都盯着林如海,直到今日还无从下手,而林如海像泥鳅一样滑不溜秋。

魏太妃特意提起,想着让李太后多透露几句,看看她有没有办法出力。

想着自己的心事,魏太妃压根没有发现她被永宁公主注意到了。

毕竟,在她心里,寿阳公主、永宁公主、瑞安公主,包括她自己的女儿延庆公主,都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

永宁公主一时没有想明白魏太妃想做什么,只当没有看到她眼中的算计。

李太后似无意提起:“哀家记得魏妹妹家有人在扬州为官,应该认得林大人吧?”

“李姐姐好记性,臣妾侄儿在扬州下面谋了个知县。”魏太妃一脸温和笑意,就像一个普通长辈提起家里有出息小辈一样,“只是林大人毕竟高攀不起,因此两人并无深交。”

永宁公主挑了挑眉。

李太后点头,“哀家记得是你大哥的长子,说起来也算年少有为了。”

听李太后如此赞扬,魏太妃心中无不欣喜,露出怀念之色,笑道:“臣妾大哥年长臣妾十几岁,侄儿出生时,臣妾也才几岁,那时候家里清贫,长辈们要谋生,无人管束我们,倒是臣妾总带着他一起胡闹。”

永宁公主看了眼李太后。她神色未变,让人猜不出心里在想什么。

永宁公主知道母妃小时候也过得苦,家道中落。大舅舅和二舅舅与她同父异母,而同父同母的三舅舅从小就被送进宫做了太监,母妃自己也进宫做了宫女。

后来外祖父娶了新妇,又得了一女儿,家里儿女双全。

直到母妃得宠,生下皇兄,还得了祖父嘉靖帝喜爱,地位才稳固,放三舅舅出去。

魏太妃语气颇为谦卑,丝毫听不出在两位太后面前炫耀之意,言词即为妥帖。

李太后也似被勾起了思念之情,颇为动容,笑道:“你要是想他们,等哪日他回京,你召他媳妇进宫见见也无妨。”

陈太后亦是点头。

“多谢陈姐姐、李姐姐恩典!”魏太妃连忙跪下,延庆公主也跟着跪下,分别给两位太后行了大礼。

这份感激全然不似作假。

比起其她妃嫔,魏太妃在宫里的日子是过得最好、最有体面的。除了与她生了延庆公主有关,更重要的是她会说话,会做人。

但永宁公主更佩服自己的母妃。

虽看起来像是魏太妃主导,但以她对母妃的了解,母妃绝对不会毫无缘由说这些话,一切都她掌握之中。

她看了看林黛玉的名帖,略一思量,这其中必然有某种联系。

从细枝末节中可以窥到魏太妃对林如海并无好感,甚至充满恶意。

她信息有限,一时不好下定论,只能等下次有机会从别处旁敲侧击,只是她肯定要护着林黛玉的。

得了这么大的恩典,魏太妃不敢继续试探,乖乖看起其她人名贴。

李太后虽在与魏太妃周旋,其实也在暗中观察其她人反应,见永宁公主时而不动声色观察众人时而陷入沉思。

暗自感慨以往是她太小看永宁了,只当她是个资质蠢钝、一窍不开的,想着既如此也不必费心教养,等她到了年纪,为她选一个驸马嫁出去,衣食无忧地过一辈子也好,只是没想到自己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些时日皇上与她再未针尖对麦芒,有事都愿意与她有商有量,待她态度也更加恭敬。

以前没想通的事,现在她想通了。明明她也是为了大明江山好,为了皇上好,可最后却闹得母子不和。原是旁观者清,她也没自己想的那般无欲无求,大公无私罢了。

有欲求,有利益,便有冲突。

因此他们母子间需有一个双方都信任的人从中调和方为上策。

永宁这个角色扮演得极好。

众人心思各异,又继续看起了名帖,几位公主时不时小声地议论几句,这些都是她们未来学伴人选,她们也都十分好奇。

看完所有帖子之后,李太后发话:“此次入国子监就读遴选事宜交给寿阳和永宁去办。”

众人讶然。

万历虽下旨让东厂负责,但东厂的人毕竟都是太监,是奴才,能负责的无非是些在外面跑腿的事情,有些事情需得主子拿主意,也需要主子出面。

原本万历因李太后反对公主入学,便打算将此事交给陈太后,只需陈太后盯着,万事有他拿主意。

不是因为他信不过陈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