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卫霍的汉武帝,用兵战果直接从VIP跌到普通体验区。
漠北之前的战役,无论战果打得怎么样,总有卫青兜底,汉家不至于毫无所获。
而霍去病则是扩大战果的将领,扩到多大,取决于他能跑多远,体能多少,遇见的匈奴人头有多少。
而漠北战役后呢?
暂不提其间汉武帝南下用兵事件,只看汉家对外匈奴的记录。
元鼎六年,因西羌与匈奴联合反汉,汉武帝发兵十万,遣李息、徐自为征西羌,平之。
元鼎六年,遣公孙贺出九原,赵破奴出令居,深入大漠两千里,不见匈奴踪影而还。
元封四年,汉武帝再次遣使者,让其称臣,匈奴的回应是:发兵寇边。
太初元年,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数万大军西征大宛,因无法破城,率领剩下的几千士卒而未还。
太初元年,秋,遣赵破奴率两万骑出朔方,接应想要投汉的左大尉。结果左大尉事泄被杀,赵破奴被八万匈奴骑兵俘虏。
太初三年,遣徐自为筑五原塞,屯兵筑居延。秋,匈奴入定襄、云中杀数千人,又入张掖、酒泉,杀都尉。
太初四年春,李广利西征获得汗血宝马返京。
天汉二年夏,李广利率三万骑出酒泉,与右贤王交战,斩首俘虏万人;同时又派李陵步兵五千人出延北,与单于战,斩首俘万人,兵败,投降匈奴。
天汉四年,李广利六万骑、步兵七万人出朔方,公孙敖万骑、步兵三万出雁门,韩说步兵三万人出五原,路博德步兵万余人与李广力相会。
成果:李广利与单于连战数日,公孙敖与左贤王交战不利,全败而还。
征和三年,匈奴入五原、酒泉,杀都尉,三月遣李广利七万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二万人出西河,马通四万骑出酒泉,李广利兵败,降匈奴】
汉
刘邦捂住眼,难怪天幕讲有卫青在,总会有打底收获,与卫霍相比,后面的战绩实在没眼看。
他的乖曾孙哟,你收收那骄傲自满的心,卫霍是神将,神将!
张良以额抵住竹筒,吸取竹上凉意,抬眼望向萧何:你咋看?
若说军事,萧何自认不如张良,但提到政务后勤,他还是能道几句:“汉武帝将国家打完了,征和三年连御史大夫作将派出,可见朝廷无将可用。”
说着萧何瞄了眼陛下,慢吞吞道:“对战匈奴,骑兵最为重要,最后一战却将四万骑交于他人,而不是李广利...”
未尽之意君臣尽都明白:汉武帝已不信任李广利,却又不得不让其领军出征。
唉...
而刘邦则是骂骂咧咧:“这小子将国家搞成一团糟,竟然连矮个子将军没有,气死乃公了。”
【此列表即可看出,元鼎六年起,匈奴再次席卷而来,到太初元年时,匈奴骑兵恢复到八万,为何匈奴很回血那么快?
因为匈奴虽被汉家打败,但是西域还控制在他们手中,匈奴在专设‘日逐王’负责西域,而他又设立“僮仆都尉”职位,专门管理西域,负责向西域诸国征收赋税,匈奴补充血液。
所以大汉不是在跟匈奴打,而是匈奴+西域,偶尔还要加上羌人,可以说是:汉家,与世界为敌!】
秦
秦始皇莫名其妙地抬眼扫过天幕,不明白后世人语气为何那般微妙?
与世界为敌?
他快速地批改完一卷竹简,又抬手拿了卷新政务:按天幕所说,他大秦不也是与世界为敌?
还对敌六国+周边夷蛮呢,有何好说的?
他眼眸扫过殿内众臣,原本他想让群臣回去处理政务,谁知都不愿,宁愿将政务搬至朝殿,也不愿离开天幕,探听后世消息。
既然他们坚持,他也无异,政务没处理完,就加班干吧!
何时处理完成,何时归家入睡!
反正秦时没加班费!
【为了斩断匈奴血包,元封三年,汉武帝派赵破奴与王恢袭击西域,破车师国,虏楼兰王,从此大汉名声彻响西域,刻进西域诸国。
而赵破奴因功封侯:浞野候,浞有湿水,淋湿之意。
但眨眼看去,真像‘捉野候’,好像指赵破奴前往西域,捉了几只野猴子回大汉】
唐
听到天幕语中笑意,李世民噗地将口中蜜水吐出,以袖遮脸笑个不停,捉野猴子?
后人也太过戏谑,怎么想到由‘浞’变‘捉的’?
长孙无忌捊须摇头道:“这后人实在无礼,封侯之名,基本从受封之地,及功绩而来,怎么会被后人随便理解成捉野猴子?”
如汉初时张良的封地在留候(江□□县),又是与汉高祖相遇之地,于是张良的封侯便为‘留候’。
另一种则是相反,如张骞出使西域有功,被封为博望侯,有广博瞻仰之意;他的封地在东汉时,就被改名为博望县。
他不明白后人到底怎么想的?
浞野是汉时西域的古名,赵破奴定在此处立下过大功,因此才被称作‘浞野侯。’
怎么看也跟野猴子扯不上关系啊?
汉
霍去病听着自己未来副手封号有变,顿时摇头心道:还是从前的‘从骠候’好听,一听便知是他霍去病的人,出门在外谁敢欺之?
赵破奴那家伙,定然是犯罪没保住侯位,若他在...向来胆大的霍去病终于意识到:自己将来会早死,护不到一帮属下,也无法再为舅舅撑腰。
瞬间心情低落下来,正难受之际,突然察觉到发心一暖,抬眼张望,是舅舅...
【虽然汉对西域有所震摄,但汉对匈奴的战果已不再亮眼。
与匈奴交锋中,除了斩首普通首级外,其他的大王小王战俘根本不见踪影。
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实在是难以为继。
因此在卫青去世后,原先将人才当
做器具的汉武帝,立马颁下诏书:“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简而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