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直播]> 第 86 章 (内容有修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86 章 (内容有修改)(3 / 22)

,谁敢压其贵体?

见众卿商讨不出个所以然,李世民急了,抬头直接问天幕:“请问神迹,承乾发疾的遗传病如何治?”

房玄龄听到陛下不避忌讳,他们亦是抬头相问:“请问神迹,唐太子疾病如何治?高血压是何疾病”?

或许是心诚则灵,他们的疑惑化为弹幕,从陈雪眼前飘过:李氏遗传病是什么?该怎么治疗?

正在讲解的陈雪语顿,她怎么知道?

谁那么无聊问这些专业问题?

她又不是专业医学博士,还懂痛风高血压?

于是她干脆地略过此问,继续按正常流程讲述:【李承乾优秀吗?

唐太宗即位后,立八岁的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史书称其聪敏,丰姿峻嶷,性格仁孝纯深。

在贞观十年前,唐太宗及大臣对他都是满意的,贞观四年唐太宗下令尚书省事务先奏李承乾,大事不能决断者,再行找他。

到贞观九年令太子在东宫处平庶务,要他知军国事,锻炼他的政治能力。

从12岁听诉到17岁决断政事,李承乾的能力,让唐太宗侍臣嘚瑟:朕让太子写国事大体,谁知他写了二张,颇有论见,深得治国经要】

天幕上闪出一张‘耶耶超自豪’的图像,图像四周闪着五彩光亮,刺得众人忍不住眯眼抱怨:后人又戏耍唐太宗了?

李世民眉头紧皱,‘龙凤猪’太子皆翻车的谶语时时回旋在他心上。

汉评结束后,他与诸臣猜测许久,也不敢确认承乾因何翻车?

难道承乾想要日早登位,举兵逼宫谋夺皇位?

不可能!

逼宫猜测一出,但被他否认,承乾与他父子感情深厚,他年岁不长,又是他嫡子,是再正统不过的皇位继承人,岂会逼宫朕?

那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后人戏耍朕?

但天幕并没有嬉笑他,仍是正经地讲述:【唐太宗对李承乾是冀于厚望,那么对嫡次子则是宠爱。

李泰天资聪颖,又是嫡出老二,或许又有同为老二移情作用,反正唐太宗对李泰地态度,像个毫无理智的溺爱父亲。

贞观二年,九岁的李泰改封越王,并受封扬州、越州都督,封地多达22州。

而同时期封王的李恪只有八州(可怜的家伙)。

从贞观五年到八年,李泰身上的官职不断扩大,最后更是领雍州牧。

雍州牧指京兆府,相当大唐长安在他的管辖范围内,所以他也是掌管西京长安的长官】

天幕语气带上了几l分调侃:【如果为李泰建档,在任职位那栏,高低要写二档才能将官名填完。

贞观十年按唐律诸皇子当去封地,但唐太宗表示:青雀(李泰)体弱,去什么封地?

不去!

而与李泰同年封王的李恪(伸头):耶耶,我能不去封地没?

唐太宗(呵呵):走吧你!】

秦始皇看着刺史、督相等一连串的官职名称,脑海里只浮出四字:礼秩逾制!

他微微疑惑:难道唐太宗要让嫡次子代替唐大子?

若无换立太子之意,那唐太宗此举便是溺爱成害。

况且...他目光移到唐皇子嗣李格上:此子沦为李泰陪衬,真甘心久居人下?

天幕深深叹口气:【唐太宗溺爱李泰到何种程度?

听信谗言认为朝中重臣对李泰不尊重,立马召房玄龄等人质问,结果又不得不在魏征据理力争下,承认自己因私忘公。

然后他又还想想让李泰入住东宫之西的武德殿】

闭眼的魏征再也忍不住,高呼:“陛下,臣要谏言!”

李世民见他诤诤神色,不由脸皮一抽:朕不想听。

他不愿听但魏征仍要直谏:昔日武德殿为刺王(李元吉)住所,且陛下即位时在此殿听政,陛下是要太子与四皇子相争吗?”

难道陛下要再次上演谋夺之变?

话刚落音满殿寂静,魏徵话外音李世民怎么不懂,只是...天幕讲是未来的李世民,现在的他又怎么知晓当时的自己想法?

且朕宠爱青雀(李泰),只是想让他过得好些,并无动摇承乾根基之意。

【李承乾有崇贤馆,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就令李泰别置文学馆。

李承乾命颜师古注汉书,贞观十二年,李泰着人修撰括地志上呈唐太宗。

李承乾足疾难以行走,李泰腰腹肿大,唐太宗就准许他乘坐小轿到朝会。

很难形容唐太宗宠爱李泰的行为,特别是贞观十年后李泰的宠爱,似乎掐着李承乾的出格放纵的时间。

贞观十二年,李承乾多打猎废弃经文。

结果被太子左庶于志宁撰‘谏苑’书谏。

到贞观十四年,李承乾在自毁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宠幸太常乐童,见对方长得美善歌舞,为其取名‘称心’。

唐太宗知道后,大怒杀了此童,最后被李承乾认定李泰告密,深恨之。

称心死后,李承乾痛悼不已,在东宫建造衣冢坟,他在坟前徘徊流涕以申哀悼。

甚至彻底放飞自我,学起胡人打扮,设穹庐在东宫牧羊,模拟自己是死去的突厥可汗,该举办何种葬礼】

嗯?刘彻不解,都是从太子过来的皇帝,刘彻倒能理解唐太子宠幸乐童缘由,但不明白唐太宗为何要杀他?

太子喜欢就喜欢,逗趣缓解心中压力而已,值得大惊小怪?

他懒懒地将自身重量往后靠,眯着眼盯着‘称心’二字轻笑:给乐童取名称心?

唐太子平日是有多不开心?

【为什么李承乾会变成这样?

先提他身处的大环境:贞观初期唐太宗即位后,君臣对唐国祚长久,是比较忐忑不安。

历睹前代,自汉以后四百余年混乱分裂,权更迭纷繁,国祚鲜有长久者。

唐代隋立,隋发展到宋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