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经历对凶手的重要影响。
“地铁,某种意义上就是挖洞,在地下挖出一个新世界。伦敦地铁的修建,可能是诱发史蒂文对地洞着迷的起因。麦考夫瞧这张报纸,没有配图,只有一段较为干瘪的文字描述。
“仅仅是这篇新闻报道,不足以成为诱因。二十年前,史蒂文的现实生活被地铁改变
了。或许是拆迁搬家,或许是他的父母在地铁工程中伤亡。
不论哪种情况,史蒂文自称出生爱尔兰,从小在孚德镇长大,那些都是谎言。
莫伦更倾向于遭遇家庭变故
“二十年前,他的生活因为地铁修建而向负面变化,当年他无能为力。二十年后,他要对这段地铁投弹,证明他不再是被操纵的人。”接下来就是要找到史蒂文。
麦考夫:“其实,1853年通过的提案时已经拟走六公里地铁线路的具体走向,但这份报纸上没写。只提及法灵顿作为起始站,周边建筑即将被全部拆除。史蒂文非常在意这张报纸。
那就有理由假设,他曾经的生活与法灵顿区域相关。
麦考夫:“以史蒂文的动机,他会回到最开始的地方,藏身在法灵顿的概率很高。
莫伦认同这种推测,可是情况正在飞速变化。
“您说的应是史蒂文的原计划。第一次与第二次爆,炸却都没达到他的预计,他会不会修改方案?”改成什么样的?
人都有路径依赖,史蒂文恐怕也难以免俗。
莫伦猜测:“史蒂文有过绑架我的想法,现在说不定会继续实施绑架计划,将人与炸,弹绑定去攻击地铁。只是更换了目标。为了观察被绑架对象,他换了住处。史蒂文是一个计划性很强的人。
更换目标,因为要制造有关联性的轰动效果。炸地铁,就绑与地铁相关的人。
换成谁呢?
这篇旧闻只提到了一个人名,是地铁计划的提案人-
一查尔斯.皮尔逊。
“皮尔逊先生11年前就去世了,享年69年。”
麦考夫说到这里,眼神一凝,
“但他的孙辈之中,有几位今年刚好七八岁,正是二十年前史蒂文的年纪。”
莫伦挑眉。
这就对应了当年你改变我的人生,现在轮到我改变你的,哪怕你已经死了。
莫伦站起来,“我们可以回伦敦了,您能够查到皮尔斯家人的联络方式吗?”
麦考夫看了一眼怀表,现在是09:45。
“我先去电报所,发消息让同事查地址。45分钟后旅店门口见,出发回城。等我们到市区,应该能马上拿到皮尔逊家人的联络方莫伦:“好,我去和阿卡曼先生打个招呼,安排一下地洞勘察的后续。”
去年来打猎的詹姆斯父子在地洞内被杀害。
昨夜已经取出尸骸,也能推定是史蒂文杀人,但仍须尽力搜查塌方的实验室,也是排除可能潜在的风险护林队会跟进调查,在完成搜查后会彻底封锁地洞。
因建筑结构不稳定,避免其他游客或猎人误入地洞,遭到地陷塌方等事故。
10:30,一辆马车驶离「沼泽旅店」,莫伦与麦考夫返回伦敦。
车轮滚滚,扬起尘土。
此时,艾坪森林的密室地道,不知从哪吹进一阵冷风
塌方实验室内明明空无一人,却似响起一声幽幽的叹息声。
如果有谁靠近查看,一定会认为刚才是幻听了。室内没有活物,怎么会有叹息呢?只能是风吹过形成的杂音。12:34,伦敦市区。
驼背胖老头从报童手里买了一沓刚到货的午报。
从《泰晤士报》到《伦敦大爆料》,他全都买了。
报纸油墨印没干透,刊登的都是最新消息。
第一份报纸没有写!
第二份报纸也没报道!
胖老头把报纸翻得噼里啪啦作响,把一摞报纸都看了。
越看越气,十三份报纸,没有一家提到1月10日的白厅炸线,也没有报道昨天北方剧院的事故。
昨夜看晚报,以为是伦敦的这些报社来不及反应。
只有两家报社用潦草几句话提到北方剧院疑似被投弹袭击,警方正在调查中。
今天再看,从早报到午报还是没有相关新闻!
那两枚炸,弹就像哑了,竟然没能炸响伦敦新闻界。
怎么会这样?
他以为的完美作案,怎么会没有溅起一滴水花呢?
比起萨米·沃尔匆忙去杀人灭口被警察抓个正着,他先炸白厅再袭剧院,难道不是聪明得多,凶悍得多?沃尔到死也被他蒙在鼓里。不知他故意提供了氰,化物,也不知道他对沃尔挑唆露娜是乐见其成。
这样的蠢货能被大肆报道,他怎么就不能?
不该这样的。
整个伦敦应该笼罩在投弹客的阴影下,人们为下一次不知何时何地发生的爆炸而心惊胆战。
他享受着操纵这一切的快感,瞧着警方焦头烂额却又找不到凶手,最多也就是查到胖老头买过炸,药原料。胖老头,也就是进行伪装的乔治·史蒂文,气得把报纸撕掉往马路上一扔,直接砸到等客的马车夫身上。马车夫怒骂:“你有病啊!乱扔垃圾!”
史蒂文转头,狠狠瞪了车夫一眼。
车夫缩了缩脖子,不敢吭声,这个胖老头的眼神太阴毒了。
史蒂文没搭理车夫,朝着查令十字街的方向去。
他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昨天的炸.弹没能炸死人,而是被提前发现扔到草坪上。
既然A与N都没能“响”,那就让T响得震耳欲聋。
史蒂文决定改变原计划。为了增加地铁被炸的轰动性,必须要死一个相关名人。
原本想要完成ANT爆.炸后,再对地铁创始人查尔斯·皮尔逊的家人下手,现在改变计划。
皮尔逊是死了,但他家人活着。
直接瞄准皮尔逊的孙子。他就不信了,绑不到神出鬼没的莫伦,还绑不一个八岁小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