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武侠修真>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一个体面的落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个体面的落幕(3 / 4)

“朕只有一个目的,哪怕征召的二十万将士全死光了,哪怕朕也死在战场上了,也不让元人越长城一步!”刘盈把刀再次拔出来,一脚踩在刀身上,刀弯曲折断。

这时,终于有官员大呼“皇帝三思”。

刘盈把人叫出来,问道:“三思?你让朕还思什么?‘天子守国门’乃是太宗皇帝定下的规矩,你要不要去明长陵,让太宗皇帝三思?若太宗皇帝显灵,告诉朕天子可以不用守国门,朕就不去了。否则,别废话。”

官员闭嘴。头顶的死谏条没闪烁。

“郕王,见深年幼,担不住事。朕亲征后,你辅政监国。”刘盈微笑着看着自己的方块人弟弟,“如果朕出事,你就登基,为朕报仇。”

朱祁钰差点吓出好歹来:“陛下!不可!臣……”

刘盈一拳头砸在朱祁钰头顶上:“闭嘴,安静地听着。”

朱祁钰捂着脑袋,不敢说话。

刘盈道:“虽然满朝文武都没把也先南下当回事,但朕知道,朕不去,这大明恐怕要变南明了。朕先去守国门了,若朕能回来,以朕的功绩,你只能乖乖把权力还回来;若朕回不来,国不可一日无君,你就替朕继续镇守国门。”

他看着朱祁钰和史莱姆似的,从椅子上滑到地上,跪在自己面前。

“我们朱家没孬种,哥哥死了,你也要提着刀冲上去,懂吗?你当我是让你来享福的?”刘盈满脸嫌弃,“你看看你这破身体,怕不是连我们的爹的年龄都活不过。”

朱祁钰瘪嘴:“兄长,这话太不孝了。”

刘盈拍着弟弟的方块脑袋道:“不孝?他丢下年幼的我,怎么不先算算他自己的不慈?再说了,这边塞武备松弛,难道不是他的错?他犯错,我戍边。去了九泉下,曾爷爷也要护着我,打死他。我还怕他不成?你说是吧?弟弟?”

面对刘盈,朱祁钰只是个弟弟,他不敢回答。

“总之就是这样了。”刘盈继续道,“至于你死后皇位给谁,你自己随意。我管不了我的身后事。再说了,我不一定会战死沙场呢。”

在场人都不敢说话,但刘盈哈哈大笑,好像自己说的是什么特别好笑的事似的。

安排好一切后,刘盈拿殿中的无头方块人祭祀战旗,领兵出征了。

方块人将领们骑在马上,都对队伍最前面的刘盈行注目礼。

英国公张辅眼前一恍惚,仿佛回到了少年时。

回到了他跟随在父亲张玉身旁,为燕王朱棣护卫的时刻。

(“你叫张辅?”

“来来来,跟着俺去草原,俺们去给元鞑子搞个大的!”

“哈哈哈哈,驾!”)

“英国公,你在想什么?”

“啊,我想先帝了。”

这先帝那么多,英国公想的是哪个?

肯定不是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了。

……

刘盈敌不过明英宗的本事,开始本色发挥破罐子破摔,要带着废物大臣和二十万兵卒去玩命时,天下形势发生了巨变。

咸阳,赵高把秦二世杀了,正准备杀蒙毅的时候,蒙毅带着家臣突围出城,又带着公子高杀了回来。

事情是这样的。

秦二世虽然对赵高偏宠偏信,但他牢记蒙毅说的话,不能让赵高独揽大权,需要制衡。

蒙毅就是他用来制衡赵高的人。

赵高仍旧搞了个指鹿为马,被蒙毅骂得狗血淋头,瞬间破防。

破防的赵高扒拉了一下自己的兵马,发现自己已经可以逼宫夺位。

他也是嬴姓,虽然是赵王那一支的嬴姓,但八百年前和秦王是一个祖宗,四舍五入,怎么就不算大秦宗室了?

这秦皇之位,自己也坐得。

于是赵高让女婿带兵入宫把秦二世杀了,又去杀蒙毅。

蒙毅却早就得到了消息,已经带着家丁出城,领着明面上已经病逝的公子高杀了回来。

秦二世以其余兄弟为人质,逼迫公子扶苏自尽殉葬后,就将其他兄弟贬为庶人,全部流放。

流放后,秦二世还是不放心,便派人去追杀这些兄弟。

在蒙毅的操作下,除了一些体弱的人,被流放的秦公子大多找了替死鬼。在秦二世眼中,这些人都是病逝或者被杀了。

蒙毅早就想过,要不要给大秦换一个皇帝。

只是秦二世刚登基第二年,天下就大乱,他不敢在咸阳掀起内乱。

陈胜吴广都打进关了,若咸阳生乱,王翦在世都救不了大秦。

但得知赵高有反意后,蒙毅就不得不动手了。

如果是秦始皇,他和赵高没有一个人能动手。兵权在皇帝手中,他们连带甲的家丁都没有。

现在,不仅赵高和蒙毅能拉出千余人对冲,其余秦臣家中谁没有几百甲士?

蒙毅虽然赢了赵高,但心里十分苍凉。

王离和章邯还在南边,刘邦已经快打入关中,此刻咸阳内乱,谁输谁赢,都等于大秦回天乏术。

诸位秦公子都知道这一点,所以除了年轻的公子高,无人回来。

他们会隐姓埋名,远遁避祸。谁愿意当这个亡国之君?

“本来应是我殉葬,扶苏兄长替了我。”公子高回来时如此道,“那我就要替他守好大秦,哪怕只能守几日。”

蒙毅跪在公子高……不,跪在秦三世面前,直呼自己对不起君上。

他不该让君上回来,不该啊。

秦三世嬴高只笑了笑,披甲领军,前往霸上,约刘邦决一死战。

他的兵卒很少,远不是刘邦的对手。

刘邦却暂时安营扎寨,同意秦三世的约战。

刘邦不是贵族,但此刻,他愿意以春秋那老掉牙的贵族传统,给秦三世一个体面的退场。

“此战之后,朕只求将军一件事。”秦三世向刘邦作揖,“朕……我秦皇一脉,愧秦人良多。请将军不要行屠城之事。”

刘邦挠了挠头,把秦三世扶起来:“我做不来屠城之事。要是我敢屠城,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