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番外六(1 / 2)

宜妃对德妃的到来十分不欢迎, 结果德妃还要硬闯,真是不要脸。

“德妃,我儿是有鸿鹄之志, 有心为大清办差而已, 我这个当额娘的, 自然是支持的。”宜妃冷着脸,脸上满是对德妃的不欢迎。

德妃扬起了笑容, 很是温婉和善, “那倒也是,皇上重视恒亲王,不过, 恒亲王办差怎么也带上福晋孩子了?”

“带上孩子也就算了,可以说是带着他们历练学习一番, 可带着福晋,实属不太像话啊, 一家子全跑了, 就像是丢下……哎呀呀,说错了。”

德妃手帕捂嘴轻笑,温柔刺骨的道歉, “这不是过来关心一下你嘛, 恒亲王肯定平安归来,到时候还不知道带着多少海外的西洋货回来呢。”

在后宫女子看来,西洋货是贵, 但也不是得不到,买就成了, 可若是因为这样就经商, 实在是太低贱了。

古代的等级讲究士农工商, 商人排在最低级的一位,宜妃的两个儿子现在都步入了这个行列,啧啧啧,真是太丢脸了。

“德妃,本宫还有要事要忙,就不招待了。”宜妃怎么不知道这个时候,她更应该要忍耐的性子,不能够被人看笑话。

可是,被德妃这么狠狠地戳了心窝踩了痛脚,就是忍功了得,也不代表着非要听这些刺耳的话。

反正自己再怎么忍气吞声,等德妃离开了翊坤宫,还是会在背后嘲笑自己,宜妃就不想忍了。

德妃看完了笑话,也不介意宜妃此时的赶客行为,想起之前也是恒亲王害得宜妃丢脸到闭宫养病,指不定过没两天呀,宜妃又闭宫养病了。

为此,德妃才亲自前来,看了一场笑话,也不枉费自己特地跑过来对宜妃嘘寒问暖一番。

等到德妃离开后,宜妃砸了好几套瓷器,满脸愤怒,却又憋屈,她怎么不知道德妃故意的,恐怕后宫还不少人看她笑话呢!

闭宫养病的借口,只会让人更加笑话,但硬着头皮也只是让人戳心肝的疼,宜妃气死了,自从进宫,备受皇上宠爱,成了四妃之一后,就一直傲视群雄。

结果呢?屡次因为老五被人看笑话,还有老九也是,没一个让她省心的。

纵使心里埋怨老五,但对于老五留下的那个孩子,还是多关怀了一些,为此,刘佳氏本来还因为恒亲王离开而悲怆万分的绝望……一下子又打起精神来了。

“哈哈哈,我儿终于成世子了!!”

“我儿终于成世子了!!”

“我儿终于成世子了!!”

刘佳氏开心得仰天大笑,连续大喊三声,恨不得让整个皇城的人都知道,结果,大喜大悲之下,喊完就吐了一口血,昏了过去。

“啊!侧福晋???”身边伺候的人,一开始还担心侧福晋这么仰天大笑的嚣张话语传出去,会引得皇上和宜妃娘娘的不高兴。

谁知道……

侧福晋吐血了?

“快,快叫府医。”

现在,府邸的主子就侧福晋和弘昇阿哥了,可不能出事儿了啊。

弘昇在听到自己额娘出事了,连忙赶着回府,他知道,额娘的身体一直都不太好。

之前就是吊着一口气,因为放心不下自己,询问了额娘身边的人之后才知道,额娘竟然……

大悲大喜之下,昏迷了过去,还吐了口血,还醒不来。

担心得弘昇也咳嗽了好几声,刘佳氏身体不好,是因为常年郁结于心,已经熬不住了。

弘昇是被刘佳氏逼迫努力学习,为了能比过正院的那几个阿哥,不仅跟着皇宫里曾经皇阿哥们的学习时间,还要求他每晚熬夜背书,早起练武的同时,又不能够耽搁早晨学习时间。

于是……

睡眠不足就用冷帕子捂住脸清醒清醒,逼得严重了,就生病,病了也不敢将此事告诉主子爷。

渐渐地,弘昇的身体就这么一直病弱着。

成婚这么久,还没生下个孩子,现在,也是一直拖着个身子,见到自己额娘躺在病床上,脸上的病容怎么也遮掩不住。

弘昇微微垂眸,没有说什么。

当天晚上,刘佳氏薨逝。

刘佳氏临死前说的那番话,也被人传了出去,毕竟现在恒亲王府,因为主子爷与福晋的离开,带走了不少人,留下的人还有一部分是别人的眼线。

当宫里知道刘佳氏的这番开怀大笑的话语后,宜妃特别不满,什么意思?我儿现在生死未卜,都不知道会在海上经历什么恐怖的事情。

你一个身为妾室的女人,不担心自家主子爷就算了,还仰天大笑的盼着她儿死吗?

顿时,刘佳氏这个侧福晋的葬礼就显得格外冷清。

皇上和宜妃都对其不满,其他皇阿哥们才不会因为一个侧福晋而亲临,尚且,他们现在正夺嫡的关键时刻。

谁都不会因为她而惹得皇上不高兴,其他官员自然是跟着自己战队的主子们走。

什么?你说是恒亲王的侧福晋?恒亲王现在都不在了,人走茶凉,恒亲王留下的庶长子一看就不长命的,管他得罪不得罪。

弘昇虽然对自己额娘曾经逼迫自己上进的事情略有丝丝的不满,若不是额娘,自己的身体也不会病弱成这样。

可,好歹也是他额娘,从小照顾他长大,现在,额娘就躺在了棺材里,再也醒不来了。

他,再也看不到他额娘了。

给刘佳氏办完葬礼后,弘昇大病了一场,身体更加羸弱了。

宜妃对老五留下的这个儿子十分怜爱,让人多照顾几分,叮嘱老九经常过去看望一下弘昇,多关心一下。

老九能怎么办?

弘昇身体病弱,只能够悉心养着了。

康熙五十八年,经历了一系列‘毙鹰事件’后,朝臣们奏请立皇太子被拒,又传出‘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的话,胤禩自知上位无望,转而准备扶植十四胤祯上位。[源于百度资料]

为了平衡朝堂的康熙也明白,驻扎在朝堂上多年的胤禛,不是老十四这个刚步入朝堂没有任何功绩的人可以媲美的,于是,十四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