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被看的说不出话。
屋里静悄悄的,只有孩子的哇哇哭声。
沈知秋这才扶着谢晚凝坐起来,把孩子轻抱过来,拿起炕桌上的米汤尝试喂孩子。
“那我来提,娘,我们兄弟三个都成家,该分家了。
“不行!”沈母瞪圆了眼睛,一巴掌拍在大腿上,想坐在地上嚎哭。
沈知秋轻飘飘来一句: “娘,你坐地上也没有用,等爹回来了再说。”
贺母被儿子这态度搞的心慌,分家,那家不就散了吗?找老头子,她心里没底。
还是等老头子回来,让老头子出出主意。
都怪那个祸害!
沈母恶狠狠的瞪了谢晚凝一眼,拽下头巾子一甩,离开了这屋。
谢清河兄弟俩看着沈知秋的态度是护着她的,他们就打算回去。得把这事跟爹娘说说。
谢清河兄弟俩走了,卧房里只剩下一家三口。沈知秋端着碗,一边用勺子喂孩子,一边问谢晚凝,“晚晚,是今天生的吗?怎么是清河和清俊送回来的?”
“你在家里受委屈了吗?”
最后一句话,沈知秋说的小心。
他一直不在家,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跟公公婆婆生活,有很多不自在。
谢晚凝被他这句话问的,眼睛一热。
像是豁出去了一样,她硬邦邦的跟沈知秋说,说她这次差点死过去,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她害怕极了。
说沈知秋寄回来的票和钱被婆婆要走,自己也没用到一分。
说儿子听奶的话不喜跟她。
说嫂子防着她,仿佛她不检点会勾引两个大伯哥。
沈知秋默默听着,等他喂好了沈小宝米汤,举起粗糙的大掌给谢晚凝擦了擦眼泪。
“是我的错,早该分家的。”
这时候小宝也被他哄睡了过去,沈家其他人也都干完活回来了。
大门口。
“老头子,老头子,我跟你说……”
沈母守在门口,就等着沈父回来。
她就拉着人去了一边,偷偷跟沈父嘀咕。
“三儿回来了!老头子,三儿媳妇仗着咱儿子回来,闹着要分家!”
“你说她个丧门星,哪家儿媳妇敢这样!”
“老头子你说话啊,儿子也说要分家,咋办啊?”
沈父一直没说话在心里沉思,干了一上午的活了,他累的很。
沈母情绪太激动,拉着老头子说话声音不小,被后面跟着的其他儿子儿媳听到了。
“他爹,要分家?!”
这是老二媳妇问自己丈夫。
“娘?真的吗?”
这是大房两口子的女儿大丫,偷偷拉娘的衣摆问。
两口子也震惊,互相看了一眼。
老二媳妇冲自己丈夫使劲挤眼睛,沈家老二没明白媳妇的意思,也懒得跟她掰扯,上前去问他娘:“娘,咋突然说分家?三弟回来了?是他提的吗?”
沈母刚要说话,沈父开口了:“先吃饭。”
沈父打断了话,其他人有心思也不敢去问了。
两个儿媳妇赶紧去张罗吃饭,孙子孙女也去忙着喂鸡收拾庭院。
大丫手里牵着沈大宝,还背着沈二宝,也给赶紧送到三娘娘那里了。
过了不久,饭桌上人齐了。
谢晚凝坐月子,身体虚,在自己屋里吃的。
沈父扒拉了两口饭,说道:“都说说,分家这事,你们都咋想的?”
何氏看了一眼丈夫,她心里是想要分家的。
家里屋子挤,他们这房有俩闺女和儿子,都住一个屋,一个大屋放两张床睡的,现在孩子也大了,再这样下去不合适。
而且,她也想过自己的日子。
但是何氏老实,她听丈夫的。
二房的老二媳妇崔氏可不想分家,在地里刨食能有几个钱?家里填点荤腥那都是仰仗着小叔子的津贴。别以为她不知道,小叔子寄给谢晚凝津贴都被婆婆给哄走了。
要是分家了,那布票,粮票,肉票可都是谢晚凝一个人的!
崔氏忍不住私下偷偷掐自己丈夫,不能同意分家!
沈家老二沈知明疼的一把甩开媳妇的手。
个婆娘下手这么狠。
沈知明不啃声,他们兄弟三个感情是真的不错,而且,爹还没有说话呢,他们说什么说。
沈知秋放下碗筷要说话,沈父抬手打断了他,从桌上拿起一个本子,里面夹着老三当兵以来寄的汇账单。
后来沈知秋结婚后是把津贴分两份寄的,一份给爹娘,一份给媳妇,只是媳妇的津贴也被老娘给拿走了。
这时候沈父说道:“村里的人孩子结完婚就分家的不少,我们这一大家子总在一个锅里搅食也不是办法,要想分家那就分吧,刚好趁着老三这次回来。
沈父说着把手里的本子递给了老大:“这是老三这几年往家里寄的津贴单子,你们看看。”